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圣-康斯坦丁和圣-海伦娜节
2013.12.10
圣-康斯坦丁和圣-海伦娜节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保加利亚西南斯特兰扎山区保加利村的蹈火舞仪式(Nestinarstvo),是每年圣-康斯坦丁和圣-海伦娜节(6月3日、4日)仪式的高潮。这项仪式的举行旨在保障村庄的康宁和丰产。清晨,即开始隆重的祭祀和典礼仪式,在鼓和风笛的伴奏下,持有象征两个圣徒的圣像的游行队伍,向村外行进到圣水泉。在泉水所在之处,圣水和蜡烛被发给每一个在场的人,表示祝愿健康。节日在晚上的蹈火舞中达到高潮,蹈火舞是一种表示对圣徒的最高敬意的形式。人们在庄严的鼓声引导下,静默地绕着燃烧的...
查看更多
伊斯的利亚音阶的双声部歌唱和演奏
2013.12.10
伊斯的利亚音阶的双声部歌唱和演奏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克罗地亚西部的伊斯的利亚半岛上,克罗地亚、伊斯特罗-罗马尼亚和意大利的团体保存了几种不同的伊斯的利亚音阶的双声部歌唱和演奏。这种风格的特点是有力的、部分鼻音的歌唱。它包括两个声乐部分一定程度的变化与即兴演唱,而结尾总是两名歌手的一致齐唱或相差一个八度的演唱。典型的乐器是肖姆管(sopele),通常两支一起演奏,以及风笛、长笛和坦布拉琴。这种风格所包括的地方的若干附属种类的音乐发展出了各自的特点。例如,在起初是由克罗地亚人表演的卡纳特(kanat)中...
查看更多
哈瓦斯科-扎国基的传统儿童木制玩具制作
2013.12.10
哈瓦斯科-扎国基的传统儿童木制玩具制作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克罗地亚北部的哈瓦斯科-扎国基(Hrvatsko Zagorje),有一条通往玛利亚-比斯特利卡(Marija Bistrica)的圣母教堂的朝圣路线,在它沿线的村民发展出一种世代相传的儿童木质玩具的传统制作工艺。男人把这个地区柔软的柳树、酸橙树、山毛榉和枫木木材采来晾干,用传统工具砍、切、雕刻;女人把自然生态的涂料涂在木料上面,"凭借想象"即兴画出花卉或几何图案。今天制作的哨子、木马、小汽车、微型家具、旋转舞人、跳跃的马和振翅的鸟几乎和一百年前的一...
查看更多
阿塞拜疆游吟诗人音乐艺术
2013.12.10
阿塞拜疆游吟诗人音乐艺术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阿塞拜疆的游吟诗人音乐艺术是将诗歌、讲故事、舞蹈、声乐和乐器融合在一起的传统表演艺术,它是阿塞拜疆的一种文化象征。表演在一种民间弹拨乐器“saz”的伴奏下进行,经典的演出曲目包括200首歌曲、150篇音乐文学作品“dastans”(历史故事或歌谣)、近2,000首诗歌,具有不同的传统诗歌形式和大量的故事内容。这种艺术的区域的差异可能表现在不同的乐器上,而一种共同的语言和艺术史又使它们相互统一。在整个高加索地区,游吟诗人参加婚礼、友好的晚会和节庆活动,出...
查看更多
奥能登的田神祭
2013.12.10
奥能登的田神祭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奥能登的田神祭是能登半岛上种植水稻的农民世代相传的一种农耕仪式,能登半岛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心石川县的北部。在亚洲的各种收获仪式中这种每年两次的仪式的独特之处是:一家之主邀请稻田神到他的家中,主人的举止如同看不见的神灵真地在场一样。十二月,为表达对收获的感激,农夫为稻田神沐浴、开始准备一餐饭,用舂米糕的声音把稻田神从田地招引来。农夫穿着正式服装,手持灯笼欢迎客人――稻田神,把它引到客房休息,然后帮助它沐浴,招待吃饭、豆和鱼。据说稻田神的视力是不好的,于是主...
查看更多
新泻县鱼沼地区苎麻布织造工艺
2013.12.10
新泻县鱼沼地区苎麻布织造工艺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用苎麻纤维制成的高质量又轻便的图案织物是日本的湿热夏季里理想的布料。在小千谷、后越上布,新泻县鱼沼地区的苎麻织物制作工艺在日本主要岛屿的西北部得以发展,并且是该地区较冷气候,特别是有降雪的冬天的标志。人们用手指甲把苎麻纤维从植物中摘取出来,并在手中拧成线绳。在扎染时,成捆的苎麻线用棉线扎紧,然后染色,这样可以在用一种简单的织布机把线纺织成布的时候,做出一个几何图形或花草图案。布料在热水中洗,并用脚踩踏,然后将湿布放在雪地上十到二十天,让它受太阳照射,使...
查看更多
北宁官贺民歌
2013.12.10
北宁官贺民歌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越南北部的北宁省和北江省,许多村庄结成了友好村庄,北宁官贺民歌这样的社会习俗使村庄的关系得到巩固。一个村庄的两名妇女逐段地轮换演唱歌曲,非常和谐,另一村庄的两名男子用相似的旋律和不同的歌词来唱应。妇女戴的大圆草帽和丝巾是富于传统特色的,男子的装束包括头巾、伞和长衫。400多首歌词,演唱时213种不同的旋律变化,表达出了人们的渴望、离别的悲伤、爱人团聚的喜悦等情感状态,但是传统习俗禁止与演唱伙伴结婚。官贺演唱常见于仪式、节日、竞赛和非正式聚会,客人在这...
查看更多
卡塔阿苏拉
2013.12.10
卡塔阿苏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卡塔阿苏拉(Katta Ashula,字面意思是“大歌”),是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河谷地区的一种传统歌曲,它是居住在那里的各民族的共同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包括塔吉克人、维吾尔人、土耳其人,和一部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人。卡塔阿苏拉是一种独创的艺术种类,综合了表演艺术、歌唱、器乐、东方诗歌和宗教仪式,主题广泛,从爱情到有关宇宙和自然的哲学与神学的概念,也有一些即兴创作的空间。这种技艺世代在师徒间口头传承,其间经历一个严格的学徒期,最少由两名歌...
查看更多
早池峰神乐
2013.12.10
早池峰神乐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十四或十五世纪,日本陆地北部的岩手县人民把早池峰山作为神来崇拜。他们开创的一种民间舞蹈的传统,赋予了花卷市八月一日的早池峰神社大型节日生机,并使节日延续至今。早池峰神乐是一系列的面具舞蹈,以鼓、钹和笛子伴奏;演出从六支仪式舞蹈开始;五个舞蹈叙述神的故事和中世纪的日本历史,最后一个舞蹈展现的是表演者扮作狮子(“shishi”),一种想象中的狮子样的动物,它代表着早池峰山神。早池峰神乐起初是由神社的神职人员表演的舞蹈,以展示山神的力量并祝福人民,现在由整...
查看更多
冈东贝及其社会文化空间:一种社会活动
2013.12.10
冈东贝及其社会文化空间:一种社会活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省南部的苏尔、巴勒莫和科登县,居住着非洲裔人民,那里每个星期天和许多节日里都回响着冈东贝(Candombe)鼓声。冈东贝的活动围着公共火堆进行,人们聚集到一起,协调好他们的鼓声,准备开始行进。起步之后,鼓声召集的队列由最有声望的人们带领,这些家庭的鼓乐演奏世世代代受到社会的承认;其他鼓手有组织地排在后面,非正式的参与者、舞蹈者和观看者随着队伍行进,或在看台上观看。最大最低沉的鼓的击打,因三个相邻的区域而有所区别,这样,冈东贝活动有组织...
查看更多
1
2143
2144
2145
2146
2147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