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9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三   
搜索
四天签约三千四百五十万
专题报道
10月19日、20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迎来首个周末,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主会场现场参观人数超过40万人次。在本届非遗节的众多展览中,位于五洲情展厅的“中国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吸引了大量企业和观众关注。据悉,这是非遗节自举办以来首次聚焦“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开展主题展览。展览开展4天成功对接项目70余个,签约金额达到3450万元,为非遗授权和成果转换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不同于传统以实物为主的非遗...
查看更多
要闻
原标题:保护非遗即保障民众生活——2019年世界非遗论坛与韩国非遗节在全州举办 如今,让非遗更充分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非遗领域的国际交流互鉴,则不断推动全球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向着协调、有序的方向稳步迈进。10月10日至12日,2019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在韩国全州举办,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350多名非遗界研究者与实践者齐聚论坛,深入交流探讨非遗保护观点与经验,用一份份严谨的学术报告与生动的实践样本,印证了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国家扶贫日(10月17日)前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中国手艺网承办的“非遗+扶贫”主题采风活动顺利开展。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农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
查看更多
要闻
2019年10月17日,时值第六个全国扶贫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项目成果亮相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主题展——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观众可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区近距离欣赏赤水竹手工艺可持续生计培训班师生的竹编作品、石林的撒尼刺绣传统手工艺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来自石林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亲临现场,用精湛的撒尼刺绣技艺讲述非遗扶贫和文化助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故事...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22日晚,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定西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北五省区传统戏剧(秦腔)会演活动在定西大剧院隆重开幕。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西北五省区参演秦腔艺术院团和甘肃省各市(州)文旅部门负责同志,五省区各秦腔艺术传承人、媒体记者及社会各界群众10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当晚演出。甘肃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奉真出席并致辞。 周奉真在讲话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
查看更多
论坛
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这个扶贫日显得尤为特别。如何在最后关头,攻克最后堡垒,稳住阵脚,关系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关系到全国人民能否一同迈入小康社会。这一天,同是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开幕日,全球关注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也是焦点所在。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在当下,对贫困人口实现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期间,位于成都非遗博览园世纪舞广场的东展厅举行了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活动。该活动分为传统乐器展演、核心技艺竞技活动和传承互动活动三个板块。乐器按拉弦、弹拨、吹奏、打击划分为四类,汇聚了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40个民族的89项民族乐器。这些乐器中,既有被誉为“人类音乐活化石”美称的口弦琴,也有“大山的交响乐”美称的“打溜子”;既有竹筒排列而成的“奇科”,也有精雕细刻的“龙头琴”……市民扫描乐器展品下方的二维码,就可轻松了解乐器介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历届非遗节都会邀请各国的传统表演艺术队伍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本届非遗节邀请了来自意大利、俄罗斯、保加利亚、乌克兰、印度、埃及等21个国家1200余名表演人员参与国际展演,包括20支外国表演队伍和44支国内表演队伍。展演内容涵盖两场开幕演出、五洲风情荟天府、时空旅演出和十大天府旅游名县主题日演出。自10月17日第七届非遗节开幕以来,各种精彩演出在博览园轮番上演,令前来参观游览的民众大饱眼福。 国际展演集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1 南虹苑广场非遗走进社区展演活动现场 2019年10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师大”)联动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在南虹苑广场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走进社区展演活动。该活动是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川师大分会场“传承·创新·弘扬——非遗美育与师大实践”主题活动中非遗技艺活态展演的一部分。 图2 南虹苑广场非遗走进社区展演活动现场 活动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很多年轻人回贵州雷山麻料村学习手艺 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在决胜脱贫攻坚战阶段,各个领域集中精力、稳住脚步,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在湖南花垣县子腊村,25岁的石翠凤加入非遗扶贫工坊学会绣花后,不用离开家人就有了经济来源;在贵州雷山县羊排移民安置小区,40岁的文尚兰在非遗扶贫工坊学习了花蔸制作技艺后,告别了贫困,生活逐渐有了光彩;在山西静乐县,30多岁的巩艳萍自从跟着她舅舅参与了剪纸的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