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非遗为高校美育教育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2019-10-29 08:56:00

图1 南虹苑广场非遗走进社区展演活动现场

2019年10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师大”)联动成都市武侯区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在南虹苑广场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走进社区展演活动。该活动是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川师大分会场“传承·创新·弘扬——非遗美育与师大实践”主题活动中非遗技艺活态展演的一部分。


图2 南虹苑广场非遗走进社区展演活动现场
活动开幕式上,跳伞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方方向广大居民介绍了来到现场的非遗传承人,并致活动开幕词。方书记指出,非遗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非遗进社区活动,将通过社区展演的方式对相关非遗项目进行传播和弘扬。随后,非遗传承人为社区居民展示了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羌族刺绣、绵竹木版年画等传统手工技艺,让300多位社区居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图3 南虹苑广场非遗走进社区展演活动现场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首次设立市州、高校分会场。川师大分会场以“传承·创新·弘扬——非遗美育与师大实践”为主题开展相关活动,包括非遗技艺活态展演、传统手工艺影像与作品展、非遗美育大讲堂、非遗文创教学成果展、巴蜀书画美育作品展、高校非遗美育建设论坛共六个部分,通过论坛、展览、展演、讲座、实践等形式让“非遗走进高校”。

图4 高校非遗美育建设论坛
其中,19日下午举办的“高校非遗美育建设论坛”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天津美术学院、西南大学等高校专家及川师大附小领导作主旨演讲,与10余所省内外高校美术学院的参会嘉宾共同探讨新时代高校非遗美育的建设与发展。

图5 第七届非遗节四川师范大学分会场活动海报

图6 四川师范大学分会场非遗活态展演活动海报

图7 四川师范大学分会场传统手工艺影响与作品展活动海报
据了解,2019年初,川师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非遗美育”的概念,并成为四川省教育厅高校美育教育建设改革试点项目单位;美术学院院长蔡光洁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还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美育工程的相关建议。

图8 四川师范大学分会场非遗美育大讲堂活动海报

图9 四川师范大学分会场非遗文创教学成果展活动海报
2019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

图10 四川师范大学分会场巴蜀书画美育作品展活动海报

图11 四川师范大学分会场高校非遗美育建设论坛活动海报
本次分会场活动即川师大主动践行非遗美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为“非遗进高校”、高校美育课程建设提供了生动案例,也为加强高校与社会间的合作互动进行了有益尝试。
编辑:李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