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大文化助推大扶贫——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贵州探索
2018.07.02
专题报道
传统工艺传习活动现场
传统文化
的创新作品
传统文化
的创新作品 如何科学有效地传承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振兴传统工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并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是实现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命题。近年来,贵州省在决胜脱贫攻坚行动中,提出了“大文化助推大扶贫”和“文化富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工作思路,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积极推动非遗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与文化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 建立振兴工艺的...
查看更多
非遗活得好 得有新道道
2018.07.02
论坛
名师包伟进校园介绍扬州弹词(作者供图)非遗进校园(摄影:郁兴/光明图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历经千年的精神记忆,形成了难以磨灭的文化符号,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扬州非遗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3个,国家级19个、省级46个、市级202个,非遗传承人国家级27人、省级82人、市级278人。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但要保护好,更要传承好。时移势易,社会快速转型...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谈起
2018.06.29
论坛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瑰宝丰富了
传统文化
、弘扬了民族精神,是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乡变迁、人口迁徙,很多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消亡的境地,亟需加以保护。中国民族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物藏品,曾举办过不少高水平展览,且该馆博物馆人类学研究独树一帜,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今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专题活动期间...
查看更多
李心峰:非遗保护视野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讲座实录摘编)
2018.06.29
论坛
图1 主讲人 李心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一、传统节日是
传统文化
中的瑰宝 (一)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行为方式、精神产品的总和。传统节日便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包含人们一定信仰、情感、观念、仪式、习俗等因素在内的复杂的文化现象。 (二)传统节日是一种
传统文化
形态 文化包括
传统文化
与时尚文化等不同形态,它们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的传统节日不是时尚文化,而是...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
2018.06.28
论坛
摘要:通过探讨贵州省民族中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类型,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主要问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路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挖掘和培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的强大压力和冲击,一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已经消失,大量传统的民族技艺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中国网与国家京剧院合作助推国粹传承
2018.06.27
要闻
日前,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与国家京剧院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在京剧数字化、京剧IP创新孵化、京剧艺术传承与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尝试与创新。 此次合作,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与国家京剧院以数字科技为理念,实现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双方表示,在战略合作框架之下,国家京剧院将提供可构建京剧IP孵化的资源支撑,包括图像、音频、影像、表演者、创作者、团队、场地等;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将提供对外传播平...
查看更多
传承经典 琴韵悠长——访古琴艺术(虞山琴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朱晞
2018.06.27
人物
朱晞在弹奏古琴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古琴以其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影响为世人所珍视。江苏常熟古琴艺术馆馆长、虞山琴派艺术工作室主任朱晞,潜心学习、研究、传承古琴艺术30多年,因其突出成绩,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自1979年起,朱晞先后跟随虞山琴派传人翁瘦苍学习古琴演奏技艺。多年来,朱晞参加了大量的演出、宣传、讲座活动,积极展示虞山派古琴艺术。“古琴艺术是中国
传统文化
的瑰宝,至今已...
查看更多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报名公告
2018.06.26
通知公告
为进一步激发传统工艺创新活力和从业者的自尊自信,提高技艺水平,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培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品牌活动,特举办传统工艺比赛。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传统工艺比赛决赛时间地点时间:2018年9月13日—9月17日地点: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28号)期间将按照类别进行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决赛。二、参赛对象参赛项目主要有以下6类项目。(一)技艺比赛:草柳藤编织、剪纸、泥面塑、陶瓷成型 (二)表演赛:金属...
查看更多
重返校园 寻找非遗新可能3年来,全国有1.8万人次参与了高校举办的390余期传承人研...
2018.06.25
专题报道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彩嵌牡丹花卉黑陶陶缸”“千里江山图缂丝跨界服饰”“侗王服饰情侣装”等“非遗+时尚”的跨界设计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在精美的千里江山挎包前,几位观众感叹:“这包真好看,设计丝毫不逊色于国际大牌,缂丝织造技艺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让人开了眼界。”此次展出的涵盖竹艺、木雕、漆器等的1...
查看更多
与戏痴缠一世 坚守黄梅初心——记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俊
2018.06.25
人物
杨俊在黄梅戏《妹娃要过河》中饰演阿朵 她是家喻户晓的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至今仍能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从《孟姜女》的声名鹊起,到《妹娃要过河》的自我突破,一路走来,她不断收获着成长的徽章,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金奖尽入囊中。作为当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的杨俊,如今又多了一个头衔——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曾有人说,杨俊人生路看似平顺,实则更像一出戏,情节跌宕、故事有趣:在黄梅戏的兴盛之地安徽...
查看更多
1
514
515
516
517
518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