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4 星期六 农历四月廿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67)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62)
清单
(3477)
资源
(743)
学术
(1080)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廷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12月生,河南省汝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汝瓷烧制技师。能全面掌握汝瓷烧制技艺的十八道工序,独立配制汝瓷天青釉、天蓝釉、卵青釉、月白釉、豆绿釉、亚光釉等多种釉色,熟练掌握汝窑铁还原的烧造工艺,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色。理论研究方面,在国内陶瓷刊物上发表论文《汝官窑的质感及鱼鳞纹》《浅谈汝官瓷的釉色》《汝瓷的造型、釉色及鉴赏》等八篇,出版理论专著《汝窑新论》。为了对汝瓷传统技艺进行专项研究和保护...
查看更多
斌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蒙古族,1951年6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包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蒙古包营造技师。十几岁开始跟着母亲塔嘎学习苇莲蒙古包制作基本技艺,之后跟随婆婆进一步学习苇莲蒙古包制作技艺,并帮助亲戚朋友参加营造苇莲蒙古包的劳动,积累了多年的经验。苇莲蒙古包营造技艺包括制作苇莲德部日(顶盖)、柳条套日嘎(围墙)、编制马鬃绳等技艺。虚心地向老一代艺人学习制作马鬃绳的传统技艺,因此加工的马鬃绳精美且耐用。
查看更多
李茂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5月生,甘肃省庆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窑洞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窑洞营造技师。1969年开始跟随堂兄李茂刚、李茂奈学习挖凿窑洞。1971年前往陕西省淳化县、华池县等地修建窑洞,掌握了石料和土坯箍窑技术。1995年以来先后收徒李振国、蒋亚峰、李军海、李兴勇四人。数年带徒挖窑、镟窑和箍窑,窑洞建造技术娴熟,懂得不同类型窑洞勘察技术,擅长取土、斩面、挖窑、镟窑、箍窑、扎肩等常规窑洞建造与盘炕、盘锅台、掏烟囱等窑内修造技艺。20...
查看更多
王四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7月生,河南省陕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地坑院营造技师。自13岁起跟随父亲学艺,从最简单的拉线、挂土开始,十八九岁上架抹泥,24岁时已全面掌握方院、刷洗崖面、维修坍塌窑洞以及各种垒砌砖瓦等工艺,后长期从事刷洗地坑院崖面、窑壁,维修破损窑洞以及用土坯在平地箍明窑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多年来,对地坑院的各种营造技艺、相关数据和民俗事项都了如指掌,操作十分稔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收...
查看更多
张和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4月生,山西省平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窑洞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窑洞营造技师。1973年高中毕业后在镇公社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跟随父亲张建德学习地窨院营造技艺,协助张店村村民修建了不同类型的地窨院十余座。1980年开始带队建筑地窨院,共计传授徒弟十余人,熟知从选址、建筑到入住的整个流程,特别是对建造细节和技巧非常熟练,同时还从事地窨院民俗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是当地有名的民俗专家。由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地窨院慢慢开始回填...
查看更多
陈和永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4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师。从小就特别喜爱闽南的传统民居建筑,16岁师从祖父与父亲,全面传承建筑平面与空间设计、大木制作、细雕、剪瓷雕和厌胜物制作、油漆、彩绘、贴金等整个技艺流程。后又到山西、安徽、台湾等地区和新加坡学习观摩,形成自己独特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表现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积极开展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交流活动,同时建立厦门市湖里区闽南传...
查看更多
蒋钦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3月生,福建省惠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师。13岁起便在祖辈和父辈的精心传教下钻研工法技艺,后师从王为尧、张由芳系统学习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技艺特点是:“修旧如旧,虽为今作,宛如亘古”;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弘扬与传播地域性文化遗产。不仅将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授给下一代
传承人
,而且创建了三大传承基地,每年培养技艺人才上百人。被本领域行业协会评为中国民...
查看更多
胡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9月生,浙江省庆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师。1982年初中毕业后,拜父亲胡永德为师,学习修建廊桥和大木作建造。传承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同时,对木拱桥造型、外观、耐用性等方面进行探索,十多年来,主墨建造的木拱桥及各类廊桥三十多座。完整地继承了传统造桥习俗,造桥的每个环节都有一套相应的民俗仪式,体现出流传千年的廊桥文化。将民间松散的施工队组建成廊桥古建有限公司,拥有一支固定的造桥...
查看更多
亓飞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3年2月生,山东省济南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酱肉制作技艺(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第七代
传承人
,自幼跟随祖父学习酱肉制作技艺。在继承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从1991年成立亓氏酱香源店到2011年改组山东省亓氏酱香源食品有限公司,制作的酱肉已达十六个品种,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积极开展传承和公益活动,开办了亓氏酱香源博物馆,培养后继人才。2013年5月...
查看更多
王天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2月生,山西省平遥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羊肉烹制技艺(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第六代传人。17岁进入食品加工行业,师从兴盛雷牛肉铺第五代传人王永智学习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在全面继承老字号传统制作工艺屠宰、腌肉、卤煮的基础上,对切块刀法、时间掌控、水温高低、季节差异、急火温火、老汤封顶等繁复工序做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丰富了平遥牛肉的加工技艺,提高了平遥牛肉色泽红润、绵香可口、肥而...
查看更多
1
626
627
628
629
630
121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