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9 星期六 农历六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185)
机构
(1)
政策
(138)
资讯
(7378)
清单
(94)
资源
(1101)
学术
(1195)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贵州民俗石阡说春 百名春官劝农耕唱春词送春贴
2017.02.06
其他新闻
图为仪式上,古时装扮的“县官”给“耕牛”套上红布,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图为春官手持通关文牒,开始走村串寨。图为春官走村串寨图为春官踩千家门见万家人,唱春词,派发春贴。图为春官在田间唱春词、劝农耕。图为“春官”手持竹竿敲打篾编纸扎的“土牛”。图为“春官”手端春牛、春贴,准备说春。 2月4日,贵州省石阡县楼上古寨,百名“春官”穿戴祖传的蟒袍、玉带、乌纱帽、粉底靴,手端春牛,走村串寨,演讲“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劝农耕、唱春词、送春贴等精彩的迎春活动,让当地民...
查看更多
立春第一祭 民俗系乡愁
2017.02.06
专题报道
立春,点上二十四节气灯笼。本报记者 严红枫摄/光明图片日本的来宾制作年糕2月3日,立春日。 锣鼓响起来、鞭炮响起来、歌声唱起来、灯笼挂起来、彩旗飘起来…… 开春的第一天,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妙源小山村举行的一场立春祭祀仪式,不但引来了四方群众,还引来了中国民俗学会的专家、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专家。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春神祭祀活动,为什么能引起世人如此关注?春神庙的美丽传说 2016年11月30日,以衢州柯城“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被...
查看更多
惠山泥人的守望
2017.02.06
专题报道
华天骅和外婆喻湘涟惠山泥人代表作《阿福》喻湘涟作品《和合二仙》喻湘涟捏泥人。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档案馆内的“天心莲工作室”里,开着两盏小灯,几张木桌上放着各种工具、泥料,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成品、半成品的泥人。77岁的惠山泥人国家级传承人喻湘涟,正在吃着外孙华天骅给她点的外卖。这里是属于祖孙两代人的艺术“天堂”。 祖孙俩每天7点一起来工作室,一人一张桌子,一边捏泥人,一边交流技法,有时会因为想法不同而起争执,到了晚上一起回家,每一天都平淡而充...
查看更多
展民俗 添年味:春节期间,各地
非遗
展演展示活动精彩纷呈
2017.02.06
专题报道
在云南弥勒市举办的国家级
非遗
项目——彝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比赛现场 (摄影:陈保舜)江苏东台春节巡游踩街活动现场(资料图)江苏东台春节巡游踩街活动现场(资料图)原标题:春节期间,各地
非遗
展演展示活动精彩纷呈——展民俗 添年味春节是我国最具民族风情、影响最广泛、最热闹、最深入民心的传统节日,也是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繁衍生息的摇篮。为了丰富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展现
非遗
的独特魅力,各地政府、文化部门和
非遗
保护中心在新春期间策划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
查看更多
丁酉鸡年,
非遗
传承人创新作送吉祥
2017.02.06
专题报道
在中国,鸡谐音“吉”,酉鸡有吉,是吉祥如意的体现,且我们祖国的版图被老百姓比喻为一只雄鸡,“雄鸡一唱天下白”,也寓意着朝气蓬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丁酉鸡年的到来,各地
非遗
传承人纷纷创作出与鸡有关的作品,在介绍并展示出精湛的传统工艺及其背后的文化寓意的同时,也向百姓送去最真诚的祝福。奚小琴(国家级)《金鸡展翅》 上海剪纸“记得家里曾经有友人送的一只9斤的大公鸡,神态威武雄壮,毛色亮丽,挺胸展翅时高度可达成人的腰际。”这只公鸡让上海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
查看更多
江西省积极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2017.02.04
其他新闻
编者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旨在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将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在完整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为有效研究、保护、弘扬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对318名年满70周岁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记录。按照工作计划,文化部在“十三五”时期将继续推进...
查看更多
立春祭,二十四节气入世遗后衢州首个祭奠上演
2017.02.04
其他新闻
柯城九华乡的春糕由手工完成,口感软糯与光泽柔亮,是可以供于神前的供品。九华立春祭时,村民们家家都要吃春糕,除了“尝春”之意,还有与春神共享季节馈赠。 2月3日是丁酉年立春,衢州柯城九华乡的的梧桐祖殿香火旺盛,四处赶来的村民虔诚地在春神句芒前祭祀上一炷香迎春,以祈求新年平安福瑞。这,是衢州柯城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立春。国内唯一一座供奉春神的神庙的衢州柯城九华乡妙源村,正举办一...
查看更多
秦淮灯彩照亮新年
2017.02.03
专题报道
曹真荣制作完成的荷花灯扎框子扎花瓣贴花瓣做花头“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了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这是南京的一句老话。古往今来,秦淮花灯和金陵灯会,都是南京必不可少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民俗文化活动。 延续和传承着金陵民俗的秦淮花灯,怎么制作呢?日前,记者采访了73岁的江苏省
非遗
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曹真荣。 曹家扎制花灯,到曹真荣时已经是第三代。受家学影响,他从小就迷上了扎灯,花灯事业一做就是60多年。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还有一道道清晰可见的伤痕,那都是他...
查看更多
“
非遗
”艺术与科技的交融——访清华大学“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2017.02.03
专题报道
清华美院教授贾京生(左一)对传统印染进行田野考察浙江嘉兴,小朋友正在学习扎染传统工艺(摄影:金鹏) 不知道有多少次田野考察,让醉心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剑石痛心不已:“以天然大漆为例,我国具备丰富的生漆资源、丰厚的工艺技术储备、庞大的从业群体和广阔的消费潜力,但制漆技艺却不够精细,使得国外低价采买中国生漆、再高价把精炼漆卖到中国,一出一进,价格整整差了十倍。” “还有天然染色,在贵州、云南等地山区,以蜡染、扎染工艺表现...
查看更多
舌尖上的
非遗
那些年的年味儿
2017.01.26
专题报道
随着又一年春节的临近,摇一摇抢红包、集福卡的数字狂欢再次铺天盖地,人们再一次感慨:生活越来越好,年味儿却越来越淡了。 回想过去,一过农历腊月二十三,甚至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吃食,必然要忙上很多天。如今,年夜饭桌上的菜肴也日益“现代化”,许多人家的年夜饭还搬进了饭店,主妇们似乎再不必费尽心思地为丰盛的年夜饭熬上几天几夜了。 在人们飞速奔向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其实心理上仍不免对过去那种传统的、充满人情味的节日生活有所怀念。想起那些年...
查看更多
1
631
632
633
634
635
73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