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地方新闻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荐申报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共同指导,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征集宣传活动已全面启动。为加强甘肃省“非遗+旅游”工作力度,遴选出市场前景好、具有代表性的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促进甘肃省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省文旅厅拟组织各市(州)文旅部门开展线路推...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荐申报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的通知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资源开发司共同指导,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2022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征集宣传活动已全面启动。为加强甘肃省“非遗+旅游”工作力度,遴选出市场前景好、具有代表性的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促进甘肃省非遗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省文旅厅拟组织各市(州)文旅部门开展线路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穿越山海,共赴“四叶草”之约。11月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如期而至。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5年来,这里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正勾绘着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大画卷。 “我没来中国之前就对中国文化很向往,如今能在这里体验这些非遗项目真是太棒了。”来自厄瓜多尔的媒体记者拜伦在进博会新闻中心的上海非遗客厅体验了中医推拿后连连感叹,“真是太舒服了,身心都放松了。” 每年进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1月2日的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古城,几位游客正在摊位前购买“端慕点心”。作为当地特色非遗美食,“端慕点心”在聊城已有上百年历史,深受群众和外地游客喜爱。类似的非遗消费业态如今在东昌古城处处可见,生意普遍不错。 近年来,聚焦非遗在新时代“活”起来的命题,山东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主动作为,挖掘部分非遗项目的产业优势,让非遗通过文旅产业有机融入当下消费市场,打造新兴消费增长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创意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90...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1月4日至7日,“第三届中国傩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万载成功举办。研讨会由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宜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中共万载县委、万载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李志远,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杨静,县委书记严旭辉,宜春市文广新旅局局长李智勇,县委副书记喻满根,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云辉,县政府副县长龙水莲,全国知名非遗和傩戏研究学者50多人参加会...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06期:2022年10月24日-11月6日 1.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取消王金勇等5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2.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工作启动 3.我国出台黄河保护法 4.《非遗学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滔滔黄河为中原大地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以一种鲜活的方式保护和传承非遗,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通过文旅融合,让其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异彩?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秘书处联合发起青年乡村营造行动,让激扬的青春与厚重的非遗擦出创意的火花。从土布织艺体验空间、鸡窝改造成的打卡点到泥咕咕“泥小妮”、“豫西味道”视觉形象,通过一个个非遗空间、一件件非遗文创,“黄河非遗”点亮了“老家河南”…… 泥咕咕非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1月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名优茶制作技艺研修班”在安徽省黄山市开班。这次培训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承办,黄山市文化旅游局协办。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小飞,黄山市文化旅游局、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建筑园林系有关人员以及参训学员和部分学院师生参加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汪小飞介绍了黄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大阳古镇 游客制作云丘山花馍 皇城村重阳习俗 日前,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的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中,山西的云丘山景区、大阳古镇旅游景区、洪洞大槐树景区、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等14个项目分别入选“非遗旅游景区名录”“非遗旅游街区名录”“非遗旅游村寨名录”。此次评选既是山西发现、培育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项目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