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一   大暑 大暑
搜索
第五届“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圆满闭幕,研讨交流成果丰硕
地方新闻
编者按:9月10日,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正式启幕。从7月开始,组委会通过系列推文聚焦浙江非遗保护新成果和传承传播新路径,一起走近浙江非遗,走近非遗博览会(工艺周)。 9月13日,第五届“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顺利完成分组研讨等活动议程,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沙龙分别设置开幕式、主旨演讲、实地考察和分组研讨等项议程。13日上下午分别进行分组研讨和闭幕式。在分组研讨环节中,专家...
查看更多
广东省“非遗进校园”十大精品案例揭晓,非遗传承有新招
地方新闻
将咸水歌唱进校园,把“非遗小剧场”搬上舞台,让校园化身为“非遗小镇”……广东省非遗进校园,新招让人眼前一亮。 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我省非遗保护传承事业蓬勃发展,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南方报业天空城兴趣社区协办的2020年度广东省“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近日启动...
查看更多
运河传情 匠心筑梦 ——北京非遗赴淮安参加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
地方新闻
2020年9月5日至7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省文联、无锡市人民政府和淮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分会场暨第三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在江苏省淮安市举办,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 活动现场主题展示板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大运河蜿蜒流淌,孕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查看更多
林继富 覃奕:中华民族共同体里的民俗学——郝苏民民俗学建设思想研究
论坛
摘要:郝苏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学术实践的民俗学思想体系,站在民族国家历史与现实的高度,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出发,彰显中国民俗学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郝苏民坚持从多民族语言维度切入民俗的整体性研究,从区域、民族维度探索民俗与民众生活的关系及民俗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这也是其民俗学思想的实践过程与系统呈现。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郝苏民;民俗学;学术实践;学科建设 在谈到中国民...
查看更多
非遗地图带你玩转粤港澳大湾区
专题报道
非遗地图带你玩转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读本对大湾区68项非遗项目进行了“地图导览式”介绍,包括内容简介、小贴士、游览资讯和延展知识等栏目,插图精美,语言生动有趣。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近几年的热词。 都说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将三地连接在一起?三地文化又各有什么特色?或许我们能从这本《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地图》中找到答案。 INTANGIBLE CULTURA...
查看更多
教师节——师者匠心,致敬传承人
专题报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每一位非遗传承人来说,为师不仅是为了授徒,在一些非遗面临“人走技失”的环境下,他们更肩负着保护与传承非遗的重任。 肖顺瑜 国家级非遗四川清音代表性传承人 肖顺瑜深知四川清音的传承是历代清音艺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肖顺瑜把对四川清音的爱倾注到培养后来者的身上,对弟子们倾囊相授。对清音感兴趣的孩子们她都会进行指导,她希望从幼年时就培养...
查看更多
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开幕
地方新闻
编者按:9月10日,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正式启幕。从7月开始,组委会通过系列推文聚焦浙江非遗保护新成果和传承传播新路径,一起走近浙江非遗,走近非遗博览会(工艺周)。 9月10日上午9点30分,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以下简称非遗博览会(工艺周))正式拉开帷幕。从10日至30日期间,分别在线上开展系列展览展播活动,在线下举办第五届“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薪传奖”评审等...
查看更多
一场非遗的雅致体验:“流淌在生活”廊坊非遗美学展在省会石家庄开幕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弘扬河北非遗的深厚价值、独特审美和社会功能,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非遗智慧,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廊坊市群众艺术馆、廊坊市非遗中心协办,特邀李媛媛担纲策展,廊坊非遗志愿者团队执行的“流淌在生活”廊坊非遗美学展2020年9月9日在...
查看更多
中医药非遗:传承保护是基础 守正创新是方向
专题报道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为了更好的转化与发展,只有实现中医药非遗的更有效转化与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真正的保护。比如,努力构建合作开发平台,推动建设献方者(持有人)、企业和国家三者共赢的利益分享机制,促进民间验方秘方的保护利用,这是中医药非遗保护、转化和发展的有效途经之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不久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简称“中医药委员会...
查看更多
非遗文创展亮相主会场——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成功举办
地方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江苏段是全线历史最悠久、文化遗存最丰富、沿线城市最繁华的段落,吴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和金陵文化等地域文化和谐共存。深厚的历史文脉和繁华的现代文明,为江苏打造“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人文品牌奠定了雄厚基础。 继2019年在扬州市举办首届运博会之后,2020年9月3日至7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外事办公...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