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七月初七七夕节:看民间都有哪些风俗
专题报道
七月初七七夕节:看民间都有哪些风俗  乞巧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穿针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传说: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在民间,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
查看更多
专家研讨曲艺发展:文艺轻骑兵不待扬鞭自奋蹄
其他新闻
文艺轻骑兵 不待扬鞭自奋蹄——曲艺家研讨曲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之际,2011年8月2日,中国曲艺家协会组织全国知名曲艺家在京召开座谈会。    今年上半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根据中国文联组织开展大调研活动的统一部署,深入到全国十几个省、区、市进行广泛调研,在全面把握曲艺事业发展现状的同时,深入了解影响曲艺事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对当前曲艺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不良现象有了更...
查看更多
古琴的复兴之路
专题报道
古琴的复兴之路     当古琴随着中国传统“士”阶层的消亡而日渐衰落的时候,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的几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改变了它日渐式微的命运:2003年,“古琴艺术”被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古琴的声音。自此之后,“古琴”从远古的“高阁”上向我们姗姗走来,它变得不再高处不胜寒,变得不再曲高和寡。    清冷,“上世纪50年代 弹琴的人不到一百”    5月在“琴川”——江苏常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古...
查看更多
寻找朝鲜族农乐舞的DNA
专题报道
寻找朝鲜族农乐舞的DNA    为了拍一部片子,赵玉琦和他的团队一大早从北京出发,驱车数千公里,抵达目的地吉林延边汪清县的时候,已是第二天凌晨2点多了。    这位曾在电视台工作近十年的媒体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为了拍片而披星戴月长途跋涉了。不过,此行与以往不同,他们是受人之托要完成一项科研任务。7月28日,在北京广西大厦的项目验收会上,赵玉琦回忆起最近的这一次旅程,成就感写在了脸上。    委托他们去汪清的是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目的则是拍摄一部以朝鲜族农乐舞...
查看更多
文化部关于公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通知
通知公告
文化部关于公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通知     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办非遗函[2010]499号)要求,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示名单已经确定。为增强推荐评选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现将入选项目企业和单位公示如下,公示期...
查看更多
“老字号”现状堪忧 第二届中国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将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老字号”现状堪忧 第二届中国中华老字号博览会将在京举行  中国到底有多少“老字号”?现状如何?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主任安惠民10日透露,粗略估算中国老字号有上万家,其中大多数只能算是发展正常,若得到扶持或有更好的前景。  安惠民在10日举行的中国中华老字号博览会(2011·北京)发布会上称,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家老字号,尚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粗略估算有一万多家。其中,大多只能算发展正常,勉强维持现状,效益好的仅10%左右,其他则或是长期亏...
查看更多
文莱达鲁萨兰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后申遗时代福建土楼现状调查(上)
专题报道
后申遗时代福建土楼现状调查(上)谁来保护非“世遗”土楼未被破坏前的诏安县秀篆镇大坪村半月楼。黄汉民 供图如今的半月楼,楼内空地上和楼墙外,已崛起了一座座红砖白瓷的新建筑,周围的不少树木也遭到砍伐。 黄汉民 摄漳州市华安县齐云楼是目前发现的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居民已经全部迁出,采取了“冻结式”保护方式。马子雷 摄位于平和县九峰镇黄田村的景云楼,正门的土墙已经部分倒塌。马子雷 摄咏春楼门口搭起了猪圈,由于污水长期渗入地下,导致楼基下沉,墙体倾斜。马子雷 摄...
查看更多
要注意保护传承的多样性
论坛
要注意保护传承的多样性    来到阳光普照下的鄂尔多斯高原,吸引我们的除了那神圣的成陵文化外,还有古老苍凉的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你会被这些灿烂的遗产所震撼,震撼的主要原因是这些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遗产是对地域文化绝好的归集与总结。人类往往企图通过这些珍贵的遗产对一片土地的生存特征和精神信念进行概括,于是一个地区的非遗往往成为最能吸引人的精神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发掘、概括和分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乌审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怎样破解《格萨尔》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
论坛
怎样破解《格萨尔》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 降边嘉措     同其他民族史诗和民间文学作品一样,《格萨尔》基本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本刻本保存和传播。而最基本、最主要的是靠众多的民间艺人世代相传。因此,对说唱艺人的研究,应该是《格萨尔》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优秀、最受群众欢迎的人民诗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