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陈淮山
2018.11.15
陈淮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生,河北武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三级作曲。陈淮山自1981年以来一直在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工作,师从武安平调落子作曲家孟永祥,其作曲技艺成熟,旋律优美流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陈淮山已为平调剧作曲28部,为落子剧作曲36部,并有著作八十余万字。代表作品有落子剧《夕阳红》等。
查看更多
杜银方
2018.11.15
杜银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河北武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安平调落子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杜银方出身梨园世家,自幼师承父亲杜更会,主工文武小生,兼工二净三脸(丑),精通武安平调、武安落子各行当唱腔板式,12岁参加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直至退休。其嗓音嘹亮,唱腔有独特韵味,能扮演除旦脚外的各行当和角色,身段和唱腔均无人能比,在群众中影响广泛。代表作品有:《雄关红哨》《卖妙郎》《吕蒙正赶斋》《丢官记》等。
查看更多
筱俊亭
2018.11.15
筱俊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1年生,山东乐陵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评剧筱派创始人,一级演员。筱俊亭1929年至1952年在唐山、河北、长春、锦州等地演出,1952年后调入沈阳评剧院直至退休,其间曾插队。初拜师杨义,后又拜朱金才,她充分利用自己嗓音低而宽厚的特点自创新唱腔,善于运用“掏、闪、顶、垛、急、顿、搓、抡”等手法变换节奏,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灵活巧妙,成为“筱派”老旦艺术创始人。代表作品有:《对花枪》《打金枝》《杨八姐游春》《杨门女...
查看更多
冯玉萍
2018.11.15
冯玉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9年生,辽宁葫芦岛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冯玉萍1973年考入沈阳评剧院少艺班,1979年毕业后一直留院工作,其间曾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两年。1981年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为师,专工青衣。其嗓音高亢,音色纯美清脆,唱腔既保持“花派”艺术之铿锵有力,又博采众长,吸收其他流派之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代表作品有:《穆桂英挂帅》《洪湖赤卫队》《谢瑶环》《半把...
查看更多
洪影
2018.11.15
洪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0年生,2012年去世,河北滦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洪影先后工作于唐山专区胜利剧社(后并入唐山市评剧团)、唐山市评剧团、唐山市艺术学院。1938年始学京剧,师从刘玉林(喜连成班)、赵月生习老生,1952年改唱评剧,并自创“洪派”小生。其演唱腔美味足,声情并茂,唱、念、做俱佳,表演有程式而不拘泥于程式,动真情而不失美感。代表作品有:《红龙传》《嫦娥奔月》《成兆才》《香妃与乾隆》等。
查看更多
刘秀荣
2018.11.15
刘秀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6年生,河北阜城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剧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团长,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刘秀荣自1971年起先后工作于河北省阜城县评剧团、河北省艺术学院石家庄分校、石家庄市评剧院青年评剧团等单位。1982年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为师,继承“新派”艺术唱腔清新甜润、玲珑婉转、韵味浓厚的特点,发挥自己高亢激昂、刚柔相济的特长,表演朴实真挚。代表作品有:《春兰》《杨三...
查看更多
张绪斌
2018.11.15
张绪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生,河南范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张绪斌1975年加入范县四平调剧团担任乐队伴奏员,1986年考入河南省濮阳戏曲学校学习音乐,1989年毕业后回团任四平调作曲兼主弦,1993年调入范县文化馆。1980年拜范县四平调第二代传人、著名高胡伴奏琴师白殿选为师,现为范县四平调第三代传人,主要从事四平调音乐创作及高胡演奏。张绪斌的音乐创作南北并蓄,既有南方的委婉,又不失北方的高亢、粗犷,做到小而不土,俗中有雅,雅俗...
查看更多
崔太先
2018.11.15
崔太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范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崔太先1975年开始学习四平调,师从范县四平调第二代传人刘效慧,1988年担任范县四平调剧团团长,现任范县文体局副局长。崔太先主工老生兼小生,在唱、念、做、打方面均有成就,嗓音浑厚、纯净,吐字清晰,扮相俊美豪放,翻爬滚打应手。代表作品有:《杨八姐智取金刀》《李世民挂玉带》《桃花仙子》《王宝钏》《三子争父》等。
查看更多
拜金荣
2018.11.15
拜金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1年生,2011年去世,河南博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拜金荣12岁拜张明华为师,学唱评戏、京戏、河南坠子,14岁入班演唱,19岁加入商丘市四平调剧团,兼工生、丑、彩旦。她的嗓音浑厚嘹亮,演唱风格激越豪放、说唱自如、顿挫有序、收放得当、刚柔相济、旋律清新,表演纯朴自然,形象生动。代表作品有:《打面缸》《挑女婿》《审诰命》《三不愿意》《小包公》等。
查看更多
邹爱琴
2018.11.15
邹爱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9年生,河南沈丘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调代表性传承人。邹爱琴9岁随义父邹玉振学艺,专工四平调旦脚,12岁便在多个戏中担当主角。她的嗓音纯净明亮,演唱吐字真切,清晰入耳;润腔质朴无华、典雅大方,声情并茂,委婉流畅。邹爱琴现为河南省商丘市四平调剧团艺术顾问。代表作品有:《陈三两爬堂》《丰收之后》《梅香》《刘海砍樵》《生死牌》等。
查看更多
1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