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走进非遗展示馆”系列之九: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
查看更多
去昆山,看全国戏曲最精彩的亮相——首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启幕
专题报道
    11月,秋意渐渐从北方的树梢上溜走,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还沐浴在暖阳之中。此时,爱看戏、研究戏曲的人都有个冲动——走,去江苏,去昆山,去听戏!眼下的昆山就是一座戏曲百花园,正值鲜花盛开、争奇斗艳之时。    10月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此开幕,计划用3年时间将全国348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折子戏)进行集中展演。开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表示,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举办戏...
查看更多
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一团一策”促传承
专题报道
现代沪剧《红梅颂》剧照    每三年新创一至两部贴近时代、反映百姓生活的现实题材原创剧目,每年新创或复排折子小戏一台;每年演出总场次不少于150场,其中送戏下乡的公益演出100场……“一团一策”改革实施以来,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的创演目标更明确了。    2015年,上海对市级文艺院团全面启动“一团一策”改革,通过出台特色化、切中实际的政策,逐渐释放院团的艺术生产力和发展活力。    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原为宝山沪剧团,发展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它...
查看更多
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一个“中心”守护一个剧种
专题报道
青年苏剧演员在苏剧名家尹斯明家学戏    对大部分观众来说,号称“百戏之祖”的昆曲耳熟能详,而对苏剧,或许就没那么熟悉。    苏剧是由花鼓滩簧与南词、昆曲合流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苏南、浙北一带,其前身“苏滩”是一种围坐清唱的传统曲艺形式。1941年7月,前辈名家朱国梁等创建“国风新型苏剧团”,成为第一个以苏剧命名的剧团。    苏剧在文学、音乐等方面都与昆曲有着渊源,时常以苏昆剧团为单位一起演出。上世纪80年代,昆曲演出不景气,而苏剧则蓬勃发展,苏...
查看更多
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三件大事”保护传承花鼓戏
专题报道
花鼓戏《桃花烟雨》剧照    1953年5月,18名文艺工作者组成湖南花鼓戏演出队,他们被戏称为“十八罗汉”,也成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最初的生力军。65年来,这支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创作、改编、移植剧目达200多个,排演的剧目夺得全国舞台艺术类奖项中几乎所有的奖项。    作为长沙花鼓戏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2012年,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更名为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在繁荣花鼓戏创作、培养花鼓戏艺术人才的同时,扛起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的大旗,为新时代...
查看更多
福建评出首批25家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重点单位
地方新闻
    日前,福建省文化厅评审并公布了首批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重点单位,福州脱胎漆艺制作中心、福建南平市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有限公司、福安市畲医药研究发展中心、福建盈盛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25家单位入选。下一步,福建将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重点单位管理,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新模式,打造福建非遗保护传承新品牌,更好地推动非遗保护和活态传承。    根据《福建省文化厅关于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重点单位管理的通知》,从细化完善非遗项目保护传承规划、积...
查看更多
墨西哥非裔族群政治动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坛
摘要:在以美洲各族土著居民和印欧混血人种为基础的墨西哥族群国家建构过程中,非洲黑奴的形象只作为殖民历史的组成部分出现过,当代非洲后裔的社会动力实际上并未得到了解。这一状况正在改变,多方力量力求使其能被认可为社会团体与法律主体,进而成为墨西哥文化多样性的组成。政府机构在学院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支持下,通过对奇卡海岸不同支系的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及多种形式的族群政治动员,从人口数量和领土领地方面为非裔人口的存在认可做出了大量努力。本文旨在墨西哥非裔人口文化权力斗争的框...
查看更多
山鹰之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造过程
论坛
摘要 本文是民俗纪录片《山鹰之行》(The Flight of the Condor)的叙事词,讲述“非遗”概念如何从来自玻利维亚政府的一封信开始,发展出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故事,成为至今广为使用的政治、学术和民间话语,并在文尾提出一个关键的学术和伦理问题。该片由沃尔迪玛·哈福斯特和制片人艾纳斯多迪尔(AslaugEinarsdóttir)合作完成,是哈福斯特的最新专著《制造非物质遗产: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老鹰之歌”和其它故事》(Making Intang...
查看更多
河南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座谈会在洛阳召开
地方新闻
  2018年10月25日—26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座谈会在洛阳召开,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鹏出席座谈会,来自全省国家级、省级35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孙鹏在座谈会上强调了生产性保护对振兴传统手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非遗保护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对此应充满信心。传承人群、非遗生产性保护...
查看更多
三门祭冬
2018.10.31
三门祭冬
节气名录
三门祭冬是传承于浙江省三门县各乡镇聚族而居村落之中、在冬至节举行的隆重而庄严的拜冬祭祖民俗活动。尤以亭旁镇杨家村、海游镇上坑村与健跳镇小莆村宗族祭冬规模最大、程式最完整、传承最完好。 三门祭冬由取长流水、祷告祈天、祭祖、演祝寿戏、行敬老礼、设老人宴及与之伴生的相关民俗文化组成。每年冬至日,三门各村落参加祭冬的主祭、陪祭、童男童女、执事等选择都有严格的族规约定。冬至日寅时,主祭、陪祭、童男童女、执事等就位。先祷告祈天,后举行祭祖大典,三献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