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一线一提百出戏
专题报道
《目连救母》剧照图《卢俊义》剧照图《钦差大臣》剧照图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戏”,又名“傀儡戏”“嘉礼戏”。源于秦汉,发展至唐宋时期开始渐渐走进泉州老百姓的生活,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木偶戏种。它有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 “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指尖上的舞蹈《赵氏孤儿》剧照图  木偶身上的排线粗略估计也在二十根以上众所周知,凡是提线木偶想动起来,身上的线不能少。常见的也就四五根,而...
查看更多
为非遗的当代价值传递、实现、增值赋能
论坛
当代社会,品牌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非遗品牌传播的效果,可反映大众对非遗的知晓度、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可度,因而也是当代非遗保护实践成果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对于具有商品性的非遗项目而言,品牌价值可一定程度上反映非遗资源的当代价值。在学术研究领域,老字号的品牌营销传播的研究较多,而以非遗为品牌传播研究对象还是一个新命题。笔者认为,当代与非遗相关的品牌形态有专业品牌、工匠品牌、时尚品牌、公益品牌及电商品牌五类,这五类品牌形态在提高非遗传承水平、确保...
查看更多
福建抢救保护四平戏古戏服
专题报道
四平戏演员和闽江学院调研教师  资料图片四平戏戏服  资料图片夏夜的山乡,田间的蛙声与村口的锣鼓声齐鸣。福建政和县杨源乡禾洋村的古戏台上,村里的四平戏老演员李典焕精神抖擞,正演出今晚的压轴大戏《宝带记》。灯光下长时间的唱念做打,他身上的深红色戏袍都被汗水浸透了。  李典焕今年已经82岁了,而他身上的老戏服比他年龄更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古朴典雅的戏服,和四平戏一起,在这个闽北的山村流传了一代又一代。如今,台上的演员老了,曾经光彩夺目的老戏服也渐渐褪色...
查看更多
匠杆、仪式和生命的桥:侗族风雨桥的营造及其文化内涵
论坛
摘要:以侗族风雨桥的营造为例,研究影响其产生的文化传承、传统的工匠技术和度量系统的建立,以及风雨桥建造过程的仪式。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作者第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展示了成型和根植于当地文化传承的侗族风雨桥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内涵。侗族的传统聚居地位于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的毗邻山区。其建筑依山而建,这种高架木屋称作干栏结构。侗族村寨通常由家族发展而来。一个村寨属于同一姓,通常由50~60个家庭组成,有时超过100个。村寨的中心是高高升起的侗族...
查看更多
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
论坛
提要:“抢救第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之一, 而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施的抢救性保护,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首先,从现代化、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亟待加强。其次,历时性地回顾了我国运用抢救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的实践,通过一些实例凸现出已取得的成效。最后,厘清抢救性保护应树立的正确理念,并紧密联系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何全方位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及运用数字技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张树萍:初心不改,戏大于天
人物
8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那时候,张树萍每天上学都会经过家附近的桂剧团,每当听到屋内传来的唱戏声,看到演员们穿着漂亮的戏服排戏时,张树萍满是羡慕,学戏的种子也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所以,每次只要有桂剧团、曲艺团、歌舞团招收学员,她都会报名,可惜考了几次都没有如愿。 直到13岁,张树萍在参加广西艺术学校的招生时,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著名桂剧表演艺术家“小金凤”尹曦。受到尹曦青睐,张树萍顺利过关,开始正式步入梨园学艺。其间,张树萍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也学...
查看更多
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在银开幕
10周年媒体报道
7月30日,作为“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宁夏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由自治区文化厅协同西部十一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厅(委、局)共同主办,宁夏文化馆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在宁夏人民会堂开幕。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永清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开幕,自治区副主席杨培君致辞,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洪洋出席。 当晚8时20分,开幕式文艺演出在舞蹈《百花争艳盛世欢》中拉开帷...
查看更多
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在银开幕
地方新闻
7月30日,作为“喜迎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宁夏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由自治区文化厅协同西部十一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厅(委、局)共同主办,宁夏文化馆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在宁夏人民会堂开幕。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永清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十六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开幕,自治区副主席杨培君致辞,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洪洋出席。 当晚8时20分,开幕式文艺演出在舞蹈《百花争艳盛世欢》中拉开帷幕...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14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4期:2018年7月16日—7月29日 本期信息一览: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
查看更多
首届非遗品牌大会关注多项非遗品牌话题
要闻
非遗品牌大会开场表演(摄影:苗雨)7月2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的首届非遗品牌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与会领导与嘉宾共同发起“中国非遗品牌计划”(摄影:苗雨)此次大会搭建起非遗品牌的高端对话平台,邀请了百余项非遗项目和品牌的代表齐聚会场,共同聚焦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品牌跨界等要素,从多个层面探讨非遗品牌和相关生态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