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在京成立
2018.07.30
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在京成立
要闻
为深入贯彻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饮食类非遗在激发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代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巨大作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中国烹饪协会牵头,来自非遗保护、文化研究及餐饮行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7月20日在北京举办。中央宣传部原秘书长官景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副司长王晨阳,国资委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局副局长刘旭浩,中...
查看更多
一点如漆 万载存真
2018.07.30
一点如漆 万载存真
专题报道
墨与纸、笔、砚一同,相随文房,伺奉案头,被国人称为“文房四宝”。墨,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材料,也是独特的工艺品。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墨渐渐被赋予审美性和哲学性,不但水墨成为最具中国哲学意味和中华美学精神的艺术形式,墨本身也逐渐成为集绘画、书法、雕刻等于一体的艺术品,惜墨、赏墨、藏墨成为文人的雅逸之举和情怀寄托。中国是墨的故乡,自古就有对制墨、用墨方面的系统研究,从墨丸到墨锭再到墨汁,从松烟墨到油烟墨,无不体现着墨文化的精奥。其中,尤以徽墨造型美观、质量上乘...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变“软实力”为“硬支撑”
2018.07.27
非遗扶贫:变“软实力”为“硬支撑”
专题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作出具体部署,为非遗扶贫打出“组合拳”: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搭建平台,支持电商企业等通过订...
查看更多
“传世共珍——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亮相2018第六届融媒体粉丝节
2018.07.27
“传世共珍——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亮相2018第六届融媒体粉丝节
地方新闻
2018年7月27日至29日,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亮相“2018第六届融媒体粉丝节”梅江会展中心N馆。本次粉丝节,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别在N5展馆举办“传世共珍——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作为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展览将向每一位前来参观的人们,传递“让非遗融入当代生活”。综合展示互动,让非遗传承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老美华、达仁堂、果仁张、宏仁堂……众多非遗品牌汇聚,这注定是一次将非遗带入生活的展览,将非遗与美学结合,用那些藏于东方秘境...
查看更多
浙江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座谈会
2018.07.27
浙江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座谈会
地方新闻
7月25日下午,浙江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座谈会,总结2017年全省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成效,对2018年的研培工作作出部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瑶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11所参与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的院校代表参加会议。2015年底,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致力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上海高校成果展亮相上海大世界
2018.07.26
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上海高校成果展亮相上海大世界
要闻
7月1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上海高校优秀成果展在上海大世界开幕。作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要宣传项目,文化和旅游部于6月5日至7月7日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为了延续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该展在上海大世界继续展出。 本次展览是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的重要成果,以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
查看更多
在国图感受“燕京八绝”之美
2018.07.26
在国图感受“燕京八绝”之美
要闻
小观众现场体验北京宫毯织造技艺(摄影:陈曦)观众与“雕漆版”摩托合影留念(摄影:陈曦)6岁的张彤阳一走进国家图书馆学津堂就被一辆红色摩托车深深吸引了。与人们常见的摩托车不同,这辆车的油箱、挡板等外观部件被雕漆包裹着。 为了宣传非遗保护理念与实践成果,发挥图书馆在非遗推广中的作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国家图书馆于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了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活动,共举办7场专题讲演和一场特别活动,这些活动涉及民间文...
查看更多
让民间故事代代相传——记浙江绍兴徐文长故事大王吴传来
2018.07.26
让民间故事代代相传——记浙江绍兴徐文长故事大王吴传来
人物
吴传来在给百姓讲故事(绍兴市文化馆 供图)浙江绍兴古城,台门如星,有句民谚云:“绍兴城里十万人,台门足有三千多。”这一极具特色的建筑模式,蕴藏着绍兴古城老一辈人的岁月记忆,推门而进的天井里、曲径上、花园里似乎都散落着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奇闻逸事。徐文长的故事、绍兴师爷的故事、王羲之的故事……大人们讲得兴致盎然,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台门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那些代代流传的民间故事也从此散落于民间。 在绍兴,有一位老人叫吴传来...
查看更多
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
2018.07.26
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
论坛
内容提要:文章认为在纯粹的形式与对象化的史诗作品之间,创造性的叙述者与受众是必要的前提,它是史诗传统作为历史过程得以延续的不可或缺之条件。史诗作为体裁具有超越性,其意义超越了某一个史诗作品的局限。这种意义是创造性的叙述者与史诗受众的个人经验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体裁的概念从它一开始出现在民俗学理论中,就是一个与“形式”或“类型”相近的同义词。从这种视角来看,民俗学包括神话、史诗、故事、歌谣、谚语等方面的研究。但是...
查看更多
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
2018.07.26
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
论坛
摘要: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乡村传统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文化传统的重要资源。在当下的城市化过程中,民间信仰面临着被挤压,甚至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因此,保护民间信仰资源应该成为当前城市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概括而言,提高民间信仰对于城市文化建设功能的认识,保护民间信仰的物理空间,保护拆迁居民的社区结构,将是保护城市民间信仰、促进城市民间信仰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研究民间信仰有诸多的视角,或着眼于社会管理,或着眼于结构功能...
查看更多
1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