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7   星期一   农历六月十三   
搜索
蒙医薪传的推动者——乌兰
人物
26年前,国内外还没有一所正规医院拥有蒙医疗术科。今天,掌握蒙医疗术的医生已经达到800余人,遍布国内八省区,以及蒙古国、波兰、俄罗斯的部分医院。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个人,她就是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的薪传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乌兰。蒙医是蒙古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源于公元前的北方游牧民族,18世纪,蒙古族医学家伊希巴拉吉尔集毕生行医经验编创了蒙医学巨著《甘露四部》。作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体系之一,蒙医药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
查看更多
继承传统,面对现代——只为昆曲更加“姹紫嫣红”
专题报道
由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黎安、吴双、罗晨雪等共同主演的小剧场昆剧《夫的人》剧照   昆曲艺术素有“百戏之师”美誉,是明清两代最具代表性的官方戏曲艺术形式,其艺术范式在中国戏曲历史与发展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5年来,无论专业舞台演出还是学者案头研究,乃至民间曲社清唱,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中国戏曲遗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对待传统的态度是要把继承传统放在第一位,在总结传承与保护...
查看更多
敬畏传统 敬畏自然
论坛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这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们仍然在跟时间赛跑,竭尽全力从急剧变化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抢救保护那些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劳动、具有重大历史与文化价值、对我们今天与未来仍有启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化过程中大工业化、旅游开发、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无一不产生剧烈的冲击,毫无停歇的迹象:当长江上搏击风浪的木船早已经换成了马力十足承载千吨的巨轮,那高亢雄浑的船工号子到哪...
查看更多
让回归传统和实验创新无缝对接——探索小剧场戏曲的发展之道研讨会综述
专题报道
2016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京剧《明朝那点事儿——审头刺汤》、粤剧《浮世三生梦》、昆曲《望乡》、新编梨园戏《御碑亭》等优秀剧目在拓展了小剧场新活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为梳理这些问题,文化部艺术司与中国文化报社共同举办了“探索小剧场戏曲的发展之道研讨会”,文化部艺术司有关领导和此次展演戏曲作品的部分主创、戏曲评论家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戏曲变“小”观众群变大与会专家首先探讨了小剧场戏曲的“小”。所谓“小...
查看更多
古琴非遗保护获重大成果 破译“天书”有据可查
其他新闻
11月6日,《古琴指法谱字集成》新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开始正式发行。这是古琴非遗保护获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也是献给古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一份厚礼。  已有4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古琴艺术被誉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但是,古琴“减字谱”的记谱方式与现在的记谱方式不同,晦涩难懂。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见到林黛玉所看的琴谱,惊为“天书”。这对今人解读琴谱,尤其是对指法的解读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障碍。  经天津七弦琴院二十余位师生4年多的不懈努力,完成《古琴指...
查看更多
“无害”即道德——《民族文学研究》:“田野调查伦理原则”笔谈
论坛
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单从技术层面上说,其实非常简单,诸如提问、记录、整理、归档之类的操作细则,半天就都学会了;难的是如何跟人打交道,而这又是根本教不了学不到的,因为田野就是社会本身,被调查的人也就是社会上的形形色色芸芸众生,并非在社会之外另外有一片时空叫做“田野”。所以田野调查就是社会阅历,所有前辈学者的成败得失,都只是你的镜鉴,绝不是你的准则,你只有靠自身摸爬滚打地去领悟,一如领悟你的自我人生。我第一次独立进行田野调查时,还是一棵大三的空心青葱。临行前师...
查看更多
“长征路上的非遗”亮相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博会
其他新闻
“长征路上的非遗”展演现场非遗展品《井冈山会师》非遗展品《红色娘子军》  海风温润,三角梅香。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长征路上的非遗”活动在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上精彩亮相。  活动邀请江西、湖南、贵州、四川、陕西、宁夏、甘肃等红军长征途经的八省区参展,分为传统表演、展示展销、非遗精品三大板块,精选了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莆田木雕、德化瓷烧制技艺、兴国山歌、醴陵...
查看更多
当代语境下庙会文化空间整体保护及重构——以上海龙华庙会及宁波梁祝庙会等为研究对象
论坛
  摘要: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今后这项工作的重心和目标仍将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入选各级非遗名录的一类传统文化遗产,庙会的保护与研究还留存一些问题以及一定的研究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性文化空间,庙会的保护和传承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重构都应从非遗保护整体性原则出发。  关键词:当代语境;庙会文化空间;保护与重构;整体性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许多重要成果。非遗保护作为一项...
查看更多
“神秘水乡 秀秀三都——水族文化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京开幕
其他新闻
11月5日,由民族文化宫、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民族文化宫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神秘水乡 秀秀三都——水族文化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民族文化宫副主任陈丹、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欧善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民族图书馆馆长吴贵飙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水族少女现场展示水族歌舞(摄影:殷泓)此次展览,以水族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展出水文古籍...
查看更多
“粮进仓,菜入窖”:7日7时48分“立冬”
专题报道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中国天文年历》显示,11月7日7时48分将迎来“立冬”节气。  据天文专家介绍,立冬节气在每年的公历11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黄经225度。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冬眠的动物们都已经钻入地下的洞穴中,准备过冬了;二是说,各种粮食作物已经“粮进仓,菜入窖”了。  据史料记载,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