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1   星期三   农历四月廿四   
搜索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6号)
地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
查看更多
守住承载乡愁的农村传统景观
论坛
  农村传统景观文化是经历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的乡村风貌,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配合浙江淳安县景区化建设调查,近期,笔者走访了该地区,感到农村传统景观保护已时不我待。   农村传统景观一般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成。它包括山水、古树、古屋、古桥以及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甚至牧童短笛、晨暮炊烟等特定的农村符号和画面也包含其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浙一带的农村,还可以看见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和砌成的围墙、戴斗笠的农夫背着犁耙的身影,还能听见老水车吱吱呀呀的转...
查看更多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去世
其他新闻
武生泰斗王金璐 《八蜡庙》中扮演褚彪   记者从中国戏曲学院获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金璐,于6月1日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6周岁。   王金璐1919年生于北京,1931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专工武生。曾与金少山、侯喜瑞、尚和玉、马德成、筱翠花、言慧珠、李洪春、奚啸伯等合作演出。1947年参与组织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友剧团。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上海京剧院演员...
查看更多
2016年”文化遗产日”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5周年。6月2日上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 2016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
查看更多
细致务实的帮扶是一剂良方
论坛
印度穆巴拉克普尔织艺织工在织布   编者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传统工艺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国际培训”日前在广东深圳成功举办,会上来自亚太地区多国非遗领域的代表,深入探讨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的有效传承与发展方式。本文为全印度艺术家及手工艺者福利协会执行主任玛德胡拉·杜塔介绍印度传统织艺的发言摘要。     印度有很多艺术家和艺术品,但是有很多的实践还不完善。我做了一些案例分析...
查看更多
“中国手工造纸联盟”在清华成立
其他新闻
  为了促进手工造纸企业与学术机构及其他社会团体的相互交流,促进手工造纸类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推广普及,日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科技大学手工纸研究所与参加研修培训的相关传承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手工造纸联盟”。   此次联盟的成立是在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分别承办文化部、教育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过程中,两家高校及参与研修的学员共同萌生的想法。该联盟的建立旨在促进手工造纸及笔墨纸砚等相关行业的交流,促进手工造纸分类标准及知识体系的建立,促进纸纤...
查看更多
白族绕三灵
2016.06.03
白族绕三灵
图集
大理白族绕三灵,白族称为“观上览”,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生活在苍山洱海一带数百个村庄的白族民众,身着节日盛装。他们以村庄为单位,几十人至上百人不等,成群结队,携带祭祀用具和简单的行李以及食品、炊具等,从四面八方赴会。人们满怀热情,希望通过自己虔诚的祭拜,使当年风调雨顺,秋后五谷丰登;也祈祷阖家平安。走在“绕三灵”队伍前面的是一男一女(有时也为两男或两...
查看更多
光影留声 音韵永传——从《百鸟朝凤》谈非遗抢救性记录工作
论坛
  随着著名制片人方励的一跪,原本不被关注的小众题材电影《百鸟朝凤》成为近日热词。这部反映西北土地上新老两代唢呐匠人命运转乘的文艺片,在难得地展现了根植于乡土间的文化传续以外,更令人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产生反思。   影片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已日渐渗透到那片原本淳朴踏实的黄土地上,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逐步走向衰落瓦解的边缘。面对洋乐队所代表的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老一代唢呐班主焦三爷一声令下,带领...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复州皮影戏为例
论坛
  皮影艺术,又称皮影戏、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驴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隔亮布进行演戏,它是集绘画、文学、舞蹈、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中国皮影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在明朝传入辽南地区,复州皮影文化由此开始形成,经过历史的发展,几经传承和演变,最终形成了扎根本土、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复州皮影戏文化。复州皮影戏被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警钟在敲响   众所周知,一个时代或地区的经济...
查看更多
一场立体式时空对话 京津冀三地非遗展6月亮相
其他新闻
  在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期间,由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主办,京津冀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美术馆承办的“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于6月8日至12日在天津美术馆举办。   故宫博物院等国宝级专家首次莅津   本次联展以“非遗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展览展示、专场演出、“新皇会”展演等三个部分,展览展示部分汇聚了京津冀三省市及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的1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