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西藏非遗:让遗产真正“活”起来
专题报道
    12月20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公示了首批12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一举措符合文化部于今年8月提出的“让遗产真正‘活’起来”的非遗保护新思路。截至2013年底,文化部已命名4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江西、海南、江苏、河北等省也已相继命名了4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据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发布的公告,此次入选公示的12个自治区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分为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三大类...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绵拳”:柔似棉花 得势则刚
专题报道
       清朝末年,一个叫孟光银的镖师来到上海,住在富商李瑞九家教授名为“绵拳”的功夫,从此,绵拳开始在上海开枝散叶,传播开来。历经百年,这个富有特色的传统拳种,如今依然有些神秘。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坐落在兰州路857弄“兰桂坊”内的“上海兰桂坊绵拳武术俱乐部”依然有种“隐于市”的感觉。   “这批名录公布后,绵拳的报道仍然十分有限,可以看出外界对其依然有些陌生。”上海杨浦区文化馆副馆长张亚非说,很希望借助此次申遗成功...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山东经验”
专题报道
  日前,“齐鲁非遗大讲堂”在山东颐正大厦开讲。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作了题为《新形势下弘扬传统文化的机制建设与制度保障》的授课报告,梳理并阐释了山东在挖掘非遗项目及对齐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挖掘、阐发中的亮点工作和未来展望。   与此同时,省直及各市文广新局下属的非遗保护单位就非遗保护中的经验与做法展开介绍与交流。   抢救性挖掘濒危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方式和重要内容,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凝练、积淀形成的精华。提起非遗,人们有...
查看更多
揭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粒安宫牛黄丸的诞生
专题报道
       北京同仁堂等单位申报的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已获批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中药急救药丸,到底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记者来到同仁堂公司生产车间,见证了一粒安宫牛黄丸的生产全过程。   传承216年 选材极苛刻   中成药生产必须要依照处方。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使用的是老方子,这个方子到底有多老?北京同仁堂集团顾问金霭英老人告诉记者,“216年了。”安宫牛黄丸是清代名医吴鞠通根据古方“牛黄清心丸”多次调整加减药味所成。安宫牛黄丸具有...
查看更多
非遗衍生品,为古老技艺注入活力
专题报道
宝鸡社火脸谱创意衍生品 创意剪纸灯    对于衍生品,大众并不陌生,实体店、淘宝网上都能买到各种影视、动漫的衍生品。如今,非遗也有了衍生品,并以雨后春笋的势头走进大众生活。相对于传统非遗产品而言,非遗衍生品更注重产品的实用和美观,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非遗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非遗衍生品开始走向市场,这是非遗自身延续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让老传统更时尚     “夏布是以苎麻为原料,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平纹布。苎麻是我国特...
查看更多
纪念叶盛兰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其他新闻
  今年是京剧叶派小生艺术创始人、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京剧院开院元勋和艺术风格的奠基者之一——叶盛兰诞辰100周年。12月14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京昆室主办,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协、国家京剧院承办的纪念京剧大师叶盛兰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京昆室主任卢展工,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以及文艺界...
查看更多
用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民众
论坛
  核心提示: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我国民族政策的应对,应以坚持一国多民族教育的国家特色为前提,将文化多样性问题纳入国家教育理念,而文化多样性的学科教育就是民俗学教育。   如何正确处理全球化下经济社会发展与各国各民族民俗文化教育权利的关系,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全球化下教育市场国际化和信息网络化,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目前我国民族政策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也与这个背景有关。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我国民族政策的应对,应以坚持一国多民族教育的国家特色为前提,将文...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学会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申报“审查机构”
其他新闻
  2014年11月28日,北京时间02:18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九届常会上,中国民俗学会竞选成功,进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新成立的“审查机构”,将在2015年至2017年间全面参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优秀实践名册及国际援助四类申报项目的评审工作。 第九届常会开幕式 会议场景 缔约国申报项目的现场展示 中国政府代表团 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   在以往...
查看更多
让非遗保护工作的“四有”成为标配——温州非遗保护经验谈
专题报道
   近年来,浙江的非遗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一面旗帜,而温州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浙江省内又可谓独树一帜——在还没造访温州前,就多次听闻温州市非遗馆的大名,有幸拜访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后更是感慨,这个民营企业众多、素来以重商闻名的城市,居然并不“轻文”。这显然是一片在走向开放的同时仍对传统怀有深深情感的土地,为了守护珍爱的地域文化,温州人不仅乐于付出、勇于奉献,更敢于实事求是,先行先试。     是什么让温州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驶入了快车道,引得政府、学...
查看更多
舞蹈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资华筠逝世
其他新闻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资华筠,因病医治无效,于9日晨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资华筠,1936年3月出生,汉族,原籍湖南。1950年开始专业舞蹈生涯。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至1987年历任中央歌舞团领舞、独舞、领衔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等职,系国家一级演员,曾任第五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资华筠...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