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把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下去
2014.10.22
把人类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下去
专题报道
徐朝兴 徐 凌 竺娜亚 哥弟结合三环瓶 徐朝兴 制 双龙熏炉 竺娜亚 制 秋韵 徐 凌 制 徐朝兴,1943年出生,龙泉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会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从艺57年来,勤耕不辍。制瓷严谨,为人朴实,善于钻研,制瓷技...
查看更多
民间力量是非遗保护主体
2014.10.22
民间力量是非遗保护主体
论坛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非遗生产性保护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护工作也进入良性循环和活态传承阶段。许多地方非遗保护的实践表明,突出人民群众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才能有效地把非遗保护工作深入扎实地向前推进。 近年来,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创新保护方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查看更多
传统戏剧的传承特点与非遗保护
2014.10.15
传统戏剧的传承特点与非遗保护
论坛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传统戏剧的“脆弱性”变得尤显突出。事实上,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已经证明了任何一种元素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戏剧保护和发展的契机和危机。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戏剧变得越来越脆弱,城乡人员流动带来的戏剧观演关系的失衡,城乡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娱乐消费的取舍,城市商业中心的新旧更替带来戏曲演出环境的改变,城市文化建构中对于传统演剧生态的忽视和改变,这些因素都为传统戏剧的合理存在和有序传承提出挑战。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传统...
查看更多
蒙古族乌力格尔
2014.10.15
蒙古族乌力格尔
专题报道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说书”,是蒙古族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及我国东北各省蒙古族聚居区。与草原上的蒙古族群众生活习性一致,这种艺术具有浪漫开阔的气息。它最初的形式与西方中世纪的吟游诗人相似,艺人们身背四弦琴或者潮尔(马头琴),在大草原上随风漂泊,四处流浪,追逐蒙古包和王爷贵族们的府邸,一人一琴,自拉自唱,精彩的说唱、长篇的传奇成为草原上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内蒙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乌力格尔是流传...
查看更多
朱仙镇木版年画:与现代文明寻求和解
2014.10.15
朱仙镇木版年画:与现代文明寻求和解
专题报道
精致美观的年画已从日常生活中渐渐消失 放在架子上晾晒的年画 【遗产名片】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都城东京(开封)所开创的木版门神画,主要分布于开封城南的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的民间年画在历史上为繁荣我国的民族文化起到过重要作用。2006年5月,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河南传统美术的杰出代表,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食有豆腐干,听曲儿祥符调,喝得是竹杆青酒,讲的是英雄信义,在汴梁城南二十公里处...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让非遗不再“非常遗憾”
2014.10.15
活态传承,让非遗不再“非常遗憾”
专题报道
提起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少人脑海中会浮想到这样的画面:白发苍苍的老人,独守一门技艺,整日为“绝活儿”后继无人而烦忧…… 这种描述难免偏颇,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部分非遗项目濒临消亡的窘境。 样本 招徒半年,留住一人 牙雕技艺青黄不接 南宋御街一隅,“藏”着一间古色古香的茂源牙雕收藏馆。步入店中,一件件惟妙惟肖、精美绝伦的牙雕作品映入眼帘,而更令人惊叹的是林立于展柜间...
查看更多
创新技术手段推进非遗保护
2014.10.15
创新技术手段推进非遗保护
专题报道
文化部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多年致力于非遗保护,他做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对传承人的状态十分了解。昨天,文汇报记者就如何保护非遗这一话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文汇报:据您观察,民间非遗近些年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 孙冬宁:目前,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中央财政每年给予1万多元的补贴。这对于传承人,尤其是中西部一些贫困地区的传承人来说,算是一个比较高的补贴。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也设立了很多专项经费,扶持...
查看更多
“非遗”后继乏人困局怎解
2014.10.15
“非遗”后继乏人困局怎解
专题报道
10月10日上午9时,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博览会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交易、创意衍生品和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示、整体性和生产性保护成果展示为主要特色。经济导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博览会吸引了近700个非遗项目参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不能离开传承人而独立存在,但现实中,许多项目却因缺少传承人而举步维艰,如何培养传承人因此成为非遗文化发展的瓶颈。 后...
查看更多
国家级藏纸技艺传承人强巴遵珠:用藏纸书写灿烂人生
2014.10.13
国家级藏纸技艺传承人强巴遵珠:用藏纸书写灿烂人生
人物
强巴遵珠(右)在向顾客介绍藏纸产品 强巴遵珠(右四)在和徒弟探讨藏纸制作技艺 导读: 藏纸是藏民族特有的文化产品。历史上,每个时代均不乏藏纸造纸大师涌现。强巴遵珠,就是当代著名的藏纸造纸大师。都说:三十不学艺。但年过三十的他,游历整个藏区,遍访各地藏纸造纸艺人,拜师学艺。期间有过失败,但他从不气馁,每一次经历都当成是成功的铺垫,最终他成功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造纸技艺传承人。不仅如此,强巴遵珠还热心公益,他创办的西...
查看更多
怎解“非遗”绝技传承无人之忧?
2014.10.13
怎解“非遗”绝技传承无人之忧?
论坛
日前,文化部召开季度例行发布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成为发布会焦点。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落实非遗保护工作,关键是发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从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每人每年8000元的传习补贴,而从2011年开始,金额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0元。此外,针对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未来文化部将会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提高非遗研究、传承和生产创作的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
查看更多
1
2107
2108
2109
2110
2111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