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访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加快推进非遗保护法的立法进程
其他新闻
专访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加快推进非遗保护法的立法进程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接受了中国文化网记者的专访,他介绍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立法进程的提案,介绍了我国这几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就亚太地区非遗保护中心成立对非遗方面工作的意义和影响发表了看法。     “我今年的提案里面有一个关于非物...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增47项遗产
其他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增47项遗产     内罗毕,2010年11月16日 - 比利时阿尔斯特狂欢节、京剧、弗拉门戈、哥伦比亚瓦尤社区的规范体系、伊朗卡山地毯的传统编织技艺,以及由11个国家共同申报的猎鹰训练术等,在今天获准被收录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47项遗产中榜上有名。由肯尼亚国家遗产与文化国务部常务秘书雅各布-米亚龙(Jacob Ole Miaron)担任主席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对29个国家申报的47项非...
查看更多
王文章委员: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精神创造
其他新闻
 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精神创造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带来了《加快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的提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还就贯彻落实新近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促进当代文化创新、文艺创作如何提升社会文化品格、地方戏曲保护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非遗要依法保护重在传承  王文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味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法制轨道。“我们要...
查看更多
蔡武部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其他新闻
 蔡武部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化建设立法的里程碑3月1日,文化部举行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图为文化部部长蔡武(前排左二)、副部长王文章(左三)在座谈会上。  文化部部长 蔡 武  同志们,2011年2月25日,社会各界翘首期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获高票通过,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喜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顺应了历史和时代发展要求,回应了各民族人民群众...
查看更多
蔡武部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化建设立法的里程碑(2011年3月1日)
重要论述
3月1日,文化部举行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专家座谈会。图为文化部部长蔡武(前排左二)、副部长王文章(左三)在座谈会上。 文化部部长 蔡武   同志们,2011年2月25日,社会各界翘首期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获高票通过,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喜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出台,顺应了历史和时代发展要求,回应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适应了文化多样...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广州开班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广州开班  2011年3月10至15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广东省文化厅承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培训班”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培训班”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150余名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活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
查看更多
“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十二五”规划非遗亮点
其他新闻
 “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十二五”规划文化亮点   推进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试点    “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力量分层次制定‘十二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规划,明确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使这项工作及时纳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地区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更多帮助。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安排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
查看更多
内价值是民俗文化之本
专题报道
内价值是民俗文化之本 运用“遗产”概念,将民俗与前人留下的文物古迹等同看待,强调了民俗文化具有某种重要价值,但同时也暴露出人们对民俗文化内价值的实现缺乏信心。  当前的民俗学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话语难解难分,这一方面使民俗学拥有参与解决现实文化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由此引发了一些理论上的混乱。一个还未澄清的核心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真的能够说明民俗文化的价值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关于文化分类和价值判断的概念,主要指那些即将消失或发生根本改变的民俗...
查看更多
全国政协委员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的“根”
其他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的“根”  “短短五六年间,我们初步建立了‘非遗"四级保护名录,向联合国申报的‘非遗"保护项目有28项,还有6项亟待保护的项目,这在世界都是领先的!”  全国政协委员田青在2011年两会召开之际接受记者专访,交谈的话题离不开“非遗”、“文化传承”、“软实力”……  “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不管是精英阶层以文字传承的经史子集,还是民间口口相传的戏曲、民间故事、传统技艺等,都是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构...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国家意志体现和民族文化自觉的双重结晶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国家意志体现和民族文化自觉的双重结晶  2011年3月1日下午,当来自中国财政部的官员透露,2011年中国政府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高达四亿多,比十年前增加了900倍的时候,著名舞蹈家、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的资深委员资华筠女士对在场的文化部部长蔡武笑着说:“蔡部长,你赶上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最好的时代。”   最好的时代当然不仅是指中国政府给予文化遗产保护强大的资金支持,而是5天前刚刚通过的一部法律――《非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