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孙家正:保护文化遗产要注重发挥群众主体地位
其他新闻
 孙家正:保护文化遗产要注重发挥群众主体地位  2010年9月7日,“中国石家庄·正定古城文化保护高峰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出席并讲话。  孙家正强调,文化遗产保护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实现文化遗产价值的现实需要,也是保护发展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文化遗产保护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由原来的被动保护变成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自觉行为,形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城...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亟待保护矿产资源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亟待保护矿产资源谷泉  我在江西婺源进行歙砚田野调查多年,基本认同两个数据:一是歙砚原料龙尾石的价格,10年涨了10倍;一是最近10年龙尾石开采量,堪比过去的1000年。这两个干枯的数据,在现实生活中,代表着当地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矿产资源的破坏。比如原本在特定季节用手工挖掘的子石,现在一律改做不分时间的、用大型的挖掘设备反复挖掘。比如因为市场的开发,对歙砚的需求量突然增大,大量优质的龙尾石被粗制滥造,成为低档的旅游纪念品...
查看更多
戏曲学会龚和德、昆剧名家蔡正仁和舞美设计师刘月美谈《中国昆曲衣箱》
论坛
戏曲学会龚和德、昆剧名家蔡正仁、舞美设计师刘月美谈《中国昆曲衣箱》     【主持人的话】    在昆曲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衣箱制及其穿戴规制与昆曲表演艺术一样,是昆曲演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江湖行头”,到清代宫廷戏剧史料《穿戴题纲》,以至20世纪60年代印行的曾长生的口述录《昆剧穿戴》,在这些有限和不甚完整详尽的记述中,我们可一窥昆曲历史演变中的服饰道具以及角色装扮。    【聊天实录】  [主持人]:“聆听名家,品味书香...
查看更多
《中国昆曲衣箱》出版
其他新闻
《中国昆曲衣箱》出版    由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题词、尚长荣题签的《中国昆曲衣箱》近日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蔡正仁、郭宇、龚和德分别为该书作序。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昆曲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衣箱及其穿戴规制与昆曲表演艺术一样,是昆曲演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昆曲衣箱》将几百年来形成的昆曲衣箱内容从文字、图片上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分大衣箱(文服、文扮)、二衣...
查看更多
手工业老字号:不可待字闺中
专题报道
手工业老字号:不可待字闺中    很多老字号一直以为自己身负金字招牌,自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现代商战中,品牌传播已经成为企业壮大和保持长久影响力的不二法门。曾有人说,如果可口可乐一天不做广告,其销售量将下降10%,现代企业的品牌传播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往往是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进行海陆空立体轰炸。     全球化的中国,对所有的企业,无论是新兴企业还是老字号,都发起了挑战。老字号若要复兴,最主要的元素,即是融入现代社会,以变应变,与时俱进。对老字号...
查看更多
热贡艺术:从“深锁寺院”到产业化发展
专题报道
热贡艺术:从“深锁寺院”到产业化发展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一些村庄“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制作和销售热贡艺术品成为农牧民重要收入来源。     为扶持传统文化,青海省成立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热贡艺术产业化。    为农牧民创收    热贡艺术属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包括唐卡、壁画、雕塑、雕刻、堆绣、建筑装饰图案彩画等形式,发祥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尖扎一带。    在同仁县郭麻日、年都乎等村,从事热贡艺术品制作的艺人有两千余人。不到40岁的...
查看更多
汪寅仙:非遗紫砂传承人
人物
汪寅仙:非遗紫砂传承人 汪寅仙制作的 “曲壶”     汪寅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酷爱紫砂艺术,勤奋研习,探求创新,技术全面兼容各派技艺,善于将自然美的生态注入壶艺之中,施艺严谨、手法独特,共设计创作300多件(套)作品,种类丰富,造型各异,格调高雅。其中4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3件被北京紫光阁收藏陈饰,国内外许多知名博物馆也均有收藏。作品在国内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出访礼品。汪寅仙德艺双馨,多年来为紫砂...
查看更多
非遗流失首因何在?八成人认为是公众保护意识不强
其他新闻
非遗流失首因何在?八成人认为是公众保护意识不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 85.5%的人认为首因是公众保护意识不强。    专家提醒“非遗”进入市场有几个东西不能丢,第一是地域性,第二不能盲目产业化。            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及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社会各界群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截止日期为9月30日。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清...
查看更多
失传工艺复原难入国家级非遗 因传承谱系不明确
专题报道
失传工艺复原难入国家级非遗因传承谱系不明确 用象牙蔑丝编织技艺制作的团扇(王铮/摄)        在传统手工技艺行里,制作技艺由辉煌、鼎盛直至走向衰败、失传的个案层出不穷。当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家用品,今天也只能通过稀有的现存文物一睹其芳容。面对无法复制的旷世奇物,人们只能扼腕叹息。能不能恢复制作是业内人都做过的内心拷问,有的人开始了长久的探索,并最终复活了这一传统技艺,他们在工艺美术圈里饱受赞誉,然而在申遗路上却走得并不顺风顺水。    象牙蔑丝编织...
查看更多
热贡艺术,危机警报如何解除
专题报道
热贡艺术,危机警报如何解除  博览会上展出热贡唐卡作品(陈沸宇摄)  第三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热贡唐卡博览会,2010年8月22日在有着“热贡艺术之乡”称号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举行。  前几年,同仁县的热贡艺术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整体艺术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质量参差不齐。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十分担忧,将其称为“繁荣背后的严重危机”。现如今,危机警报是否得到解除,热贡艺术这朵“民族文化艺术奇葩”还有哪些难题待解……日前,记者再一次走近了...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