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四川省公布第一批非遗项目体验基地
地方新闻
7月16日,在第七届非遗节动员部署会暨四川省非遗保护管理干部培训会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171个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这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继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公布10条非遗之旅线路后,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为更好贯彻落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进“非遗之旅”创新理念落地实施,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此次非遗体验基地的命名,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
查看更多
重庆:非遗扶贫让百姓“居家”致富
专题报道
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考察调研,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大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以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总方向,聚焦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就近居家就业,以非遗传统技艺作为结合点,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把文化“软资源”转化为“硬实力”的文化和旅游扶贫特色之路,推动“不...
查看更多
海南八音 声声不息
专题报道
灵山镇中心小学八音队在排练(摄影:枉源)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流传千年的海南八音,记录着当地人的点滴生活,承载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但在传承过程中,海南八音也面临创作人才匮乏、如何创新等非遗共性问题。 为了留住这份文化之音,从提供排练和演出场所到开办校园培训班,当地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以期让海南八音经久流传,声声不息。 在很多海南人心里,海南八音是一种特殊的...
查看更多
赵晓波:身体力行,传承非遗
人物
传承非遗,走进非遗人背后的故事......文旅龙江特别策划——龙江非遗人 本期嘉宾:赵晓波 赵晓波 赵晓波,二人转领军人物,人美戏甜,扮相不输20岁花样少女。先后获得“金牌名旦”、“十大文艺名家”、“省百名优秀民族民间文艺带头人”和“黑龙江省基层优秀文化人才”等荣誉。2006年,黑龙江北派二人转被选定为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008年,赵晓波被评定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众多荣誉背后,是她对二人转艺术...
查看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
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15日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他首先来到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了解社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融合等情况。随后,他来到赤峰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沿革,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
查看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为这些非遗项目点赞
专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15日赴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在赤峰博物馆,习近平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沿革,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 《格萨(斯)尔》是蒙、藏两个民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是蒙、藏人民智慧的结晶。藏族称为《格萨尔》,蒙古族称为《格斯尔》,统称《格萨(斯)尔》。2006年,格萨(斯)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被...
查看更多
蕙质兰心艺自芳——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口述访谈
访谈
“说实在的,我说的水平多高吗?我觉得我的老师比我高,我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当时文艺舞台不那么繁华,《岳飞传》一播出去,大家就都听到了;地利,我是个北方人,北方的普通话,不管南北都听得懂;人和,评书是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太大,适合中国人听。得益于这几个优点,我占了便宜,走到今天我还得感激观众,感谢国家,感谢党的培养。”——刘兰芳 出身曲艺世家 我的家庭是曲艺世家,我...
查看更多
理性看待手工艺的创新
论坛
试错是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常用的方法。手工艺的创新也有发现问题,通过观念创新、工艺创新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可能有新知识的产生,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手艺人综合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去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所以,手工艺创新有个试错过程,但它与知识创新比较,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手工艺的创新是围绕产品展开的。有时新在对新材料尝试新的加工工艺上;有时新在造型设计和装饰设计上;有时新在产品实用功能的拓展或老产品的功能转换上,等等。其次,手工艺的创新相...
查看更多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10月启幕——四川将推出10条“非遗之旅”
要闻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定于10月17日至22日在成都举行。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非遗传承保护的创新实践,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出非遗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非遗之旅”。四川省以非遗项目为核心、以旅游线路为依托,以非遗传习所、非遗体验区和体验基地等为载体,通过产品设计、线路策划,推进非遗元素与旅游线路融合,与知名景区融合,与旅游服务融合,与...
查看更多
经济学视角下的非遗保护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兴起的最初几年,群众理解它为“跟主流、大众不一样”“已经没用了”。非遗不是“物”,今天“用不上”、偏离大众的非遗,恰是过去百姓最“有用”的日常生活,是历史中由普通民众以“物”与“用”为根本需求构建起的精神体系:以人为主体,以物质为媒介,以口传心授为途径,将世代积淀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论,传导到社会生态链的各个序列。在近代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它长期呈现为“无用”的状态,却具有固定且持续变化的价值——盖因其塑造了整个民族的审美和人格...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