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0 星期二 农历四月廿三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婚俗(赫哲族婚俗)
2018.12.14
婚俗(赫哲族婚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世代以渔猎为生,其传统婚礼习俗延续至今,主要流传于黑龙江省同江市的街津口赫哲族乡和八岔赫哲族乡。 早年,赫哲族流行比武择婿的风俗,以摔跤、划船、滑雪、射箭、捕鱼和打猎等技能作为择婿的主要条件,这是渔猎生产方式下的自然选择。确定婚约后要送彩礼,聘礼多少依家庭贫富而定,一般为一头猪和一箱酒,富户还需加一匹马和一张貂皮。聘礼在婚前三四天由媒人带新郎送往女家,女婿向岳父母行三叩首礼,媒人敬酒并告知...
查看更多
婚俗(哈萨克族传统婚俗)
2018.12.14
婚俗(哈萨克族传统婚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哈萨克语中称“婚礼”为“克勒恩吐苏入托依”。哈萨克族作为马背民族,其婚俗也表现出古老游牧民族的遗风。哈萨克族婚庆仪式包括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主要有说亲仪式、订婚仪式、送彩礼仪式、出嫁仪式、迎亲仪式。哈萨克人在同一个氏族部落内结亲时,七辈之内不得通婚。七辈之内不准通婚主要是以男方的氏族血缘关系来计算的。 “哈萨克族婚俗”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辖的塔城、阿勒泰两个地...
查看更多
婚俗(锡伯族传统婚俗)
2018.12.14
婚俗(锡伯族传统婚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嘎善文化传播中心 锡伯族传统婚俗主要流行于新疆锡伯族聚居区。凡是锡伯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大都保持着本民族的婚姻习俗,在新疆除乌鲁木齐、伊犁地区以外散居的锡伯人当中亦有本民族的婚姻习俗留存。 锡伯族的婚俗历史悠久,至今在传统婚姻习俗中依然留存着古代渔猎文化及其后来从事农耕生产时期形成的婚俗文化。 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属从夫居的父权制婚姻形态。通婚讲究辈分,坚持同姓不通婚的原则。 锡伯族的婚姻形...
查看更多
婚俗(回族传统婚俗)
2018.12.14
婚俗(回族传统婚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婚俗与宁夏回族族源的形成相辅相成,它不但是穆斯林信众人生礼仪的一部分,也是多民族风俗结合的产物。人们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回族婚俗也是宁夏地域特征在民俗生活中的集中反映,承载了诸多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和丰富的文化事项。 回族老人常常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做“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也是老人的责任。婚姻大事进入婚礼议事日程,有提亲、看家道、相亲、道喜...
查看更多
婚俗(裕固族传统婚俗)
2018.12.14
婚俗(裕固族传统婚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张掖市 裕固族婚俗是裕固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裕固族古代语言、民歌、神话传说、谚语故事、传统礼仪等丰富的内容,也蕴藏着承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内容,如萨满教、原始崇拜、佛教信仰等。其内容之丰富、特色之鲜明、参与人数之广泛、形式之多样,是其他民族婚俗无法比拟的。 裕固族婚俗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也有自由恋爱。到了婚龄,由男方准备聘礼,明媒正娶,举行隆重的婚礼仪式。裕固族婚礼仪式繁多而隆重,主要有:求亲订...
查看更多
婚俗(彝族传统婚俗)
2018.12.14
婚俗(彝族传统婚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美姑县 以凉山腹心地美姑县为代表的彝族婚俗礼制,以其古老、独特的习俗,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观。 据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记载,彝族先民曾历经了“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时期,史尔俄特为寻找父亲,历经磨难,在兹尼史色的教导下,娶妻婚配,步入生子见父的父系时代。 彝族婚俗内容极其丰富、独特别致,不论是婚姻选择、闹婚、节食节水、泼水、背新娘,还是赛克智、哭嫁等古老传统,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独特的价值...
查看更多
婚俗(达斡尔族传统婚俗)
2018.12.14
婚俗(达斡尔族传统婚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 达斡尔族传统婚俗是流行于黑龙江富拉尔基罕伯岱村达斡尔族人的婚俗。千百年来,达斡尔族以渔猎、放牧为生,婚礼中的礼俗等传统文化,穿插着大量传统民歌。如提亲时唱的“提亲歌”,相亲后唱的“思念歌”,出嫁时妈妈唱的“嘱托歌”,婚宴中的“祝酒歌”、“醉酒歌”及回门时唱的“回娘家”,表达了达斡尔族人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是一部史诗般的生动画卷。 达斡尔族传统婚礼一般经历提亲:由男方族内德高望重的...
查看更多
婚俗(朝鲜族回婚礼)
2018.12.14
婚俗(朝鲜族回婚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回婚礼是延边朝鲜族地区盛行的为纪念结婚60周年而举行的传统民俗贺礼。回婚礼同“花甲宴”一样,大致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在朝鲜族的先人观念中,“六十甲子”的轮回称做“周甲”或“回甲”,周甲成为一种特殊的时间概念,含有长久和吉祥的寓意。回婚礼比一般婚礼还要隆重。这一天老夫妻身穿婚礼盛装,在院子里举行奠雁礼、交拜礼、合卺礼,接着进入屋内共同享用丰盛的大桌(婚席),接受子孙及村里男女老少的祝福...
查看更多
月也
2018.12.14
月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黎平县 月也,侗语意为“集体出访做客”,当地汉族称为“吃乡思”、“吃乡食”,一般在农历正月和八月举行,是侗族传统交际联谊活动。拦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月也”时间长短由内容决定,参加人数一般是一家一名代表。由寨中有威望的人率领,集体到某友好村寨拜访。甲寨客人快到乙寨时,乙寨众人要到寨口迎接,同时用日常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等,设置重重路障,双方摆开歌阵,对唱拦路歌。主队用歌提问,客队用歌回答,答...
查看更多
网船会
2018.12.14
网船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 网船会是流行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民主村的渔民水上庙会。每年清明、中秋、除夕举行三期庙会。届时,江浙沪一带渔民、船民数万人,纷纷驾船前来赶庙会,船只汇集荡面,不下数千艘,蔚为壮观。 庙会的祭祀主神叫“刘猛将”。传说为元代灭蝗将军刘承宗。当地有刘王庙,主祀刘猛将。历史上,中国农民为抵御蝗灾而形成的“蝗神信仰”分布极广,历时久远,如今大多已衰落,嘉兴网船会堪称研究古代虫灾史的“活化石”,具有极...
查看更多
1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