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董直机
2018.11.15
董直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5年11月生,2018年4月去世,浙江省泰顺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7岁师从艺大木师傅学习木工,28岁主持建造岭北乡泰福桥。后来从事过多种行业,主要以民间建筑营造为主。从2005年起,先后建造泰顺同乐桥、温州三垟湿地琼华廊桥,其中,同乐桥(长36米,宽5.8米,高14米)为国内半个世纪以来新建的第一座编梁木拱桥。通过建桥收徒授艺,使手艺得到传承。
查看更多
姚炎立
2018.11.15
姚炎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8月生,河南省洛阳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师。少时受家传饮食文化影响,对烹饪情有独钟。1964年在洛阳大利饭店向程灶开、朱产明、王玉秋、徐向荣、许继焕等老师学习上海菜、徽菜、淮扬菜的烹饪技艺。1997年接掌真不同洛阳水席,根据洛阳水席的传统工艺、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秉承唐文化,融入中原文化元素,提出了“围着唐朝做文章、紧紧拉着武皇手”的思路,恢复挖掘,提升包装,推出了宫...
查看更多
罗世伟
2018.11.15
罗世伟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9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师,中国烹饪大师。1978年得到聚春园强祖淦、郭则贤、郑玉春、姚宽余、姚信锐等名厨指导,学习佛跳墙烹饪技艺。在佛跳墙的选料、煨制方面大胆创新,出台了《“佛跳墙”量化标准》,使革新后的佛跳墙闻之荤香浓郁,食之清淡精细,适合现代人的口味。获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国烹饪大师金爵奖。一向重视闽菜制作技艺的传承,培养了一批闽菜名厨。进行闽菜研究...
查看更多
赵铁锁
2018.11.15
赵铁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52年1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羊肉烹制技艺(烤全羊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烤全羊技师。自幼跟随父亲赵布音学习烤全羊技艺。赵布音师从广宗寺一位专门从事烤全羊的喇嘛,学习和传承了烤全羊技艺,并将其传给赵铁锁。1983年至1984年在阿拉善左旗牧民招待所从事烤全羊,1985年至1994年在阿盟宾馆从事烤全羊。1994年退休以后在家继续从事烤全羊,并将烤全羊技艺传授给弟子。继承了传统的阿拉善烤全羊技艺,出色的技...
查看更多
满运来
2018.11.15
满运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46年6月生,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羊肉烹制技艺(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月盛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牛羊肉熟制技师。青年时期进入月盛斋工作,师承第五代传承人马霖、马慰,完整继承酱烧牛羊肉制作技法,全面掌握配料、配方。在公司支持下,研究、恢复五香酱牛舌、五香酱羊蹄等多个产品,并结合牛羊肉的特点和优势,研发出多味牛肉粒、南味牛腱子、孜然牛肉、香叶牛腱、清香牛肉等三十多种新品,这些产品屡次获奖,畅销市场。收徒马强...
查看更多
白永明
2018.11.15
白永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58年5月生,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烤鸭技艺(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便宜坊焖炉烤鸭技师。1978年进入便宜坊烤鸭店,师从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第四代传人唐春兹,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主持创新开发绿色健康型“蔬香酥”专利焖炉烤鸭。合作研发花香酥烤鸭及其制作方法、桂花酱及其制作方法,自主改进、研发多款机器设备,获国家专利。曾获中国饭店协会颁发的金鼎奖,获得中国烹饪协会颁发的中华金厨奖等。还获得过全国劳...
查看更多
于良坤
2018.11.15
于良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10月生,浙江省金华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腿制作技艺(金华火腿腌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金华火腿腌制技师。19岁进入公私合营金联火腿厂,跟随许朝春师傅学习金华火腿制作技艺。按传统火腿腌制行业规定,三年学徒期间不能随便碰火腿。不过于良坤用心看,细心学,不懂之处就去请教另一位师傅厉世奎。刻苦学习的同时还练就了一些“绝活”,比如叠火腿十二层不倒,用他的话说,靠的就是技艺与用心。在长期的腌制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积累,形成了一整...
查看更多
赵友铭
2018.11.15
赵友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9月生,上海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素食制作技艺(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技师。自1979年进入功德林学艺,经第二代大师罗来耀等多位前辈精心传授,掌握了素食选料、制作、切配、雕刻、烹调等一系列技艺,成为功德林主厨,并获中国烹饪名师称号。选料精细,刀工精巧,注重形态,富有艺术感,烹饪方法多样,调味别具一格,求新求变,致力于将素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1997年参加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所制作的...
查看更多
徐永珍
2018.11.15
徐永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6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式面点师。拜朱万宝为师,熟练地掌握了擀、捏、、剁、蒸等面点基本功。娴熟掌握了水调面、油酥面等传统技艺,擅长宴席点心制作,博采众长,能制作三百多种淮扬名点。所制作的面点,造型讲究,色泽饱满,制作精细,馅心多样,风味绝美。讲究用酵,使酵面“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能挺然而高”,松软柔韧,恰到好处。制作的点心馅从选料、刀工、加工方法、火候到调味都...
查看更多
杨银喜
2018.11.15
杨银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11月生,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酱菜制作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师。1980年进入六必居酱园,师从第十一代传承人董志武,全面掌握传统酱菜制作的选料、腌渍、储存等生产加工技艺。所制酱菜酱香浓郁悠长、口感脆嫩、咸甜适中,有光泽。在传承中注重品种开发,1989年合作设计生产甜酱长丝菜、甜酱油泼黄瓜条、甜酱宫廷小黄瓜,参加北京市经济委员会第二届新产品展示会,获三等奖。1993年合作设计开发瓶装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