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九)
2009.03.09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九)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九) 甘肃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主要产于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刘集乡及周边地区。保安人打制腰刀的历史久远,保安腰刀的出现与元代的军事活动密切相关。传统的保安腰刀制作工序多达四十至八十道,其中制坯时的加钢、炼烧后的淬火至关重要,只有恰到好处的处理才能保证刀具刚柔相济...
查看更多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八)
2009.03.09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八)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八) 上海金银细工制作技艺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是以金银为主要材料,制作供室内陈设欣赏或兼具实用功能的传统金银器物的一门独特精细工艺。创始于清代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上海老凤祥。经历清代、民国、新中国至今数代人的传承,融汇了我国传统金银细工技艺的精华。其中抬压、鎏金、扳金、拗丝、镶嵌和錾刻等技法,是见证我国金银细工历史的活...
查看更多
以科学发展观看“非遗”保护
2009.03.09
以科学发展观看“非遗”保护
论坛
以科学发展观看“非遗”保护 李 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家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理念的形成、远景目标的设定及社会功能的实现均源于特定时期中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复杂、变化并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什么、为什么要保护,是由文化的价值观决定的。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是由不同的发展观所决定的,在不同的发展观下,文化被赋予的价值和社会功能有很大的差别。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的发展观是从工具理性出发,被置于从属地位的...
查看更多
关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思考
2009.03.06
关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思考
论坛
关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思考 徐艺乙 所谓生产性保护,可以理解为一种带有生产性质的保护手段。与博物馆式的保护以及其他的保护方式相比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的保护而言,生产性保护无疑是其最为合适的保护手段。 生产,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讲,就是人类从事某种创造财富或者使财富增值的活动过程。如果把财富理解为大众社会生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那么,传统手工艺恰好具备了这样的生产性质。传统手工艺一词的构成说明了传统手工艺的特质:工...
查看更多
“恢复繁体”提案引争议 专家倡识繁写简
2009.03.06
“恢复繁体”提案引争议 专家倡识繁写简
其他新闻
“恢复繁体”提案引争议 专家倡识繁写简 恢复使用繁体字的建议激起千层浪 众专家:识繁写简是必然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近日在一份提案中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专家认为,完全排斥繁体字,将其陌生化、边缘化并不妥当,但识繁写简足够了。多数网民也认为,这条提案不具备可操作性。 由繁趋简 隋代开始 古汉语学家许威汉认为,汉字自古就存在繁与简的矛盾,商代甲骨文,殷、周时期的钟鼎文也分繁简不同写法。从秦代...
查看更多
范庄龙牌会,图腾崇拜的活化石
2009.03.06
范庄龙牌会,图腾崇拜的活化石
专题报道
范庄龙牌会,图腾崇拜的活化石 范庄村村民在龙牌会表演民间传统文艺“骑驴” 侯志华 摄 在龙牌前祭祀的人群 侯志华 摄 龙牌会各种活动热闹非凡 张雪松 摄 人们在龙牌前顶礼膜拜 张雪松 摄 在河北省赵县范庄村每年农历“二月二”举办的龙牌会上,人们将用木头刻成的龙牌作为“天地三界十方真宰龙之神位”加以崇拜,从而形成一种十分独特的民间信仰现象,并逐渐形成了以崇龙为核心,以广泛吸收儒、释、道各教派信仰为特征的民间祭祀活动。 农历二月初二, 又被称...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图书馆法列入立法规划
2009.03.0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图书馆法列入立法规划
其他新闻
记者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获悉,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其审议的66件相关议案,已经全部审议完毕。这些议案共涉及34个立法项目,其中要求制定法律的21项,包括关于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和制定图书馆法的相关议案共3件。 目前,我国正在抓紧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其立法宗旨是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
查看更多
影响当前曲艺传承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09.03.06
影响当前曲艺传承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论坛
影响当前曲艺传承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吴文科 曲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典型的活态特征。这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曲艺传承,不是文物式的原样维护,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化延传,而是要在坚持本体特征,即保持本真特点的前提下,不断赋予其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合理内涵,通过发掘、激扬和彰显其在当代人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亦即通过不断提供民众喜闻乐见的精彩节目,提升自身创作表演的品质与能力,强化存在理由,夯实发展根基。 这提醒我们,在传承保护...
查看更多
委员建言:加强博物馆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3.06
委员建言:加强博物馆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委员建言:加强博物馆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美协顾问杨力舟的提案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他表示,近几年我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开创性的努力,建立和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准公布了国家级名录1165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名录4155项,并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这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然而,建立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只是迈出了新的一步,因为“申遗...
查看更多
委员呼吁:加大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
2009.03.06
委员呼吁:加大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
其他新闻
委员呼吁:加大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 “如不立即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将难以为继。”谢京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一份提案,建议加大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力度,将其列入国家“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京指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妇女把棉、麻等纤维用来纺纱、染线、织布、刺绣制作衣被时所使用的传统手工艺。该工艺以“絣染”、“双面绣”、“单面织”等最具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中国棉纺织业...
查看更多
1
2355
2356
2357
2358
235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