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蜀风宋韵——川浙非遗保护传承交流系列活动今日开幕
地方新闻
山海相连,川浙情深。11月21日,由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蜀风宋韵——川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系列活动”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隆重开幕。开幕式活动由启动仪式、非遗展演、互动观展及交流座谈等四大板块构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珂,非遗处副处长古云健,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艺,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琳,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勇及川浙两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出席本次活动...
查看更多
原生民歌绽放江西景区,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鹰潭分会场展演在龙虎山景区举行
要闻
11月1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鹰潭分会场展演在龙虎山景区古越水街举行。展演包括了来自全国12个省(自治区)的田歌、山歌、小调及吹奏乐、丝竹乐、鼓吹乐等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为广大游客和网友带来了一场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艺术文化盛宴。 展演以贵溪畲族山歌《唱起畲歌迎远客》开场,绚丽多彩的灯光、梦幻的舞台效果、美妙悠扬的歌声,迅速将现场观众带入了欢乐的海洋。随...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初寅
访谈
林初寅(1934.4.8- ),曹村镇西前村人,出身于耕读世家,以读书荣名。林家几代人以木活字印刷宗谱为业,从其祖父林上德开始,林家就开设了“林问礼堂”谱局,以修谱为业,传承这门技艺。 林初寅14岁时就随父亲林时生学习修谱和木活字印刷技艺,他很快就掌握了木活字印刷技艺,也了解文史知识和谱牒文化。1952年,其父去世,林初寅挑起了祖传修谱的担子,接续祖父、父亲修宗谱的业务。 林初寅记忆力好,理解力强,修谱手艺佳...
查看更多
学者王其全
2023.11.21
学者王其全
访谈
一、中国活字印刷术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意义和它存世的精髓是什么? 中国活字印刷术实际上是中国印刷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体现在古代的四大发明当中,其中印刷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在整个文化的传播、文明的推进过程当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贡献。 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术从发现、发掘、整理到申报成功,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政府以及民众,尤其是传承人...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超辉
访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活字印刷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王超辉于2020年10月29日去世,享年65岁。王超辉在世期间,全心投入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实践与保护,不遗余力地传承授徒,为该项目的传承发展坚守一生。 感谢王超辉老师对此次中国活字印刷术资源采集及拍摄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谨以此片纪念王超辉老师! 王超辉(1955.12.28—2020.10.29),平阳坑镇东源村人。1974年,19岁的王超...
查看更多
中国活字印刷术资源采集成果·访谈篇丨保护工作者——金铠(口述访谈片)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为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档案建设,形成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相关的,全面、系统的数字化记录成果,我中心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自2018年起持续开展入选项目资源采集工作,并已经先后完成了7个项目。 该项工作的开展以我中心组织编制的系列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相关规范为指导,关注并记录入选项目的本体内容、传承主体、文化生态、履约实践和保护成果...
查看更多
侧耳听,非遗的古韵与潮音
专题报道
苏州评弹青年演员谢岚在表演(供图:受访者) 福建省晋江市南音艺术团把南音艺术带到群众中间(供图:受访者)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非遗音乐传承人】  “小小阳雀学做窝,细细娃儿学唱歌……”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一首悠扬的《阳雀歌》回荡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大厅。来自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小学少儿歌队的少年儿童为与会嘉宾们献唱侗族大歌,清亮澄澈的天籁之音萦...
查看更多
让非遗的花朵盛开在青春田野
专题报道
草原上马头琴琴声悠扬(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村寨里侗族大歌气氛热烈(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青年人在唱民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是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中,中国大地出现了各类音乐和曲艺。今天,它们有的以非遗的形式得以传承。其中,青年功不可没...
查看更多
世界茶乡看浙江
专题报道
茶,不仅是中国的国饮,更是世界的共同语言。从西湖龙井到安吉白茶,浙江名茶不仅香飘四海,更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1月17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一周年浙江主场活动暨浙江“非遗茶生活”传统工艺联创大赛成果展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同时拉开成果展演和交流对话等系列活动的序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年来,浙江以...
查看更多
公益诉讼助力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劳动成果与智慧的结晶,具有珍贵的历史及现实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开展非遗领域公益诉讼是我国探索非遗司法保护的新路径,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一段时间以来,公益诉讼在非遗领域的研究探索以及多起成功的非遗公益诉讼案例,对我国非遗的保护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将非遗纳入公益诉讼的保护范围、构建完善的非遗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利于提升新时期我国非遗司法保护力度,推进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