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实践总结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19-12-24 18:34:00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年来,海南省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行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制定法规,保障传承。海南省陆续制定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村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保护培养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制定传承人考核制度,确保传承有序。

二、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保护传承机制。为支持和扶助传承人开展传艺授徒和教育培训活动,省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在该项目5个保护单位所在地的村一级命名了16个传承村、16个传习所,在市县一级建立5个传习馆,由市县文化馆组织该项目传承人定期开展传习与交流活动。

三、开展传承人认定工作,促进技艺传承。海南省现有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3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和200名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使该技艺传承后继有人,通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校园工作,把技艺传承纳入到正规教育中,传承人数已经增加到上万人。

四、加强非遗项目立档,全面整理该项目的档案及实物资料。近年来共收集整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文字资料约500万字,图片资料2000张,音视频资料50小时,黎锦实物2000多件,专题纪录片《黎之锦》五集。建立了专项数据库,开通了网站(www.hnsfy.org)。

五、践行非遗整体性保护理念,确保项目存续力。建立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原料种植基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种植规模,以满足周边市县纺棉、染色、织锦的原料供给,确保项目传承保护整体生态良性运行。

六、注重理论研究,出版研究成果。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黎族织贝珍品·龙被艺术》《黎族传统织锦》《符号与记忆——黎族织锦文化研究》《黎族服装图释》《黎族织锦图谱》《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来自田野的研究报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实践》、《黎锦图谱破译》《海南黎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上卷叁——黎族服饰》等。

举办“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南省首届传统工艺高峰论坛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活动”等,推广、宣传、研究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展示项目保护成果。

设立海南传世黎锦工艺研究所、新达达黎锦研究室等民间研究机构,对该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七、大力开展宣传展示,提高项目可见度。建立该项目陈列馆、展示馆。在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民族博馆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中国黎锦专题陈列,建立槟榔谷“海南黎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等多个展览展示场所,并通过参加各地文化展览展示活动,加强该技艺的传播。

下一阶段,海南省计划从以下方面继续深入开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

一、继续扩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开展各种形式的传习活动,使传承人掌握技艺更加全面,同时继续推进普及教育和正规教育,保证该技艺持有者、实践者数量持续增长;

二、注重中青年传承人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培养,努力提高其传承能力;

三、提高黎锦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鼓励成立更多的产销合作组织和企业,并帮助他们拓宽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

四、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宣传和交流;

五、继续制定和完善保护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相关法规、政策和规划,加强行业组织建设管理和质量管理,加强技艺整体生态的保护;

六、努力推进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10周年宣传活动情况

海南省举办“十年深耕·织造辉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成果汇报展”,通过黎锦·故事篇、支持·保障篇、保护·传承篇、振兴·发展篇、展望·未来篇五个篇章,用图片展示、实物展示、传承人活态展示和视频展示方式,完整、系统、详细展示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10年来的履约保护成果。

举办“黎锦经纬记:守护与传承——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及传统游戏、方言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选派各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示精湛技艺和中国开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的丰硕成果。

举办“海南省首届传统工艺高峰论坛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活动”,为海南的传统工艺发展把脉献策,助推海南省非遗传承保护。(供稿: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