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雕花剪纸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在孝感地区民间广泛应用,其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构图精巧、隽美秀丽,是民间艺术之瑰宝。2009年孝感雕花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间,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为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保护作了大量工作。
一、传承保护常抓不懈
一是立档建册加大传承摸底。目前,孝南区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3名,区级传承人5名,省级工艺大师3人,省级工艺美术名人2人,省级艺术家2人,民间剪纸艺人23人,遍布各社区、乡镇的剪纸学徒100余人,其中70岁以上剪纸传承人2人,60岁以上3人,50岁以下4人,剪纸学徒为中青年为主。截至目前已经搜集、挖掘民间传统剪纸图案和作品达10000余幅,建立了详细完整的剪纸档案资料数据库和规范的剪纸档案室,整理出剪纸原作7431件,复制残缺作品1287件,收集了10位剪纸传承人详细资料;制作影像资料9盒 ,光盘43张,时长 30多小时。孝感雕花剪纸项目作为湖北省项目共享工程的示范项目在全省推广。10年来,通过传承人的梯队建设,积极有效发挥了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为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
二是加大传承保护经费投入。在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保护资金的基础上,孝南区每年对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保护预算资金由最初的2万元/年,追加到5万元/年,对传承人的传承保护工作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对其开展传承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鼓励他们创办工作室、带徒传授技艺,通过以点带面来推动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三是立足传承保护加大培训力度。近10年来,已开设培训班200余次,培训中小学生万余人次,让学员基本掌握了孝感雕花剪纸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与学员家长达成共识,把学员培养成为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人。同时把孝感雕花剪纸技艺列入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生课程,培养学生从小对剪纸的兴趣爱好,从而解决孝感雕花剪纸后继乏人的问题,让剪纸技艺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了发挥学校教师资源优势,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和教育局联合举办孝感雕花剪纸技艺培训班20余期,剪纸大师亲临进行孝感雕花剪纸授课示范,对象是中小学美术老师,真正让剪纸进校园、进课堂。2014年在孝南区实验小学设立了剪纸培训示范基地,在学校进行了雕花剪纸传承示范学校授牌仪式,编写了孝感雕花剪纸教学课程专用教材,在三年级以上班级增开了剪纸课程。2016年在孝感市楚环中学青少年中心设立孝感雕花剪纸培训班,由省级传承人常年授课,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学习孝感雕花剪纸。
孝南区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学模式。积极发挥传承人的能动性,结合辖区内学校的教学特色,近10年来,共挂牌建立孝感雕花剪纸传承示范学校10所,让传承人走出家门,将传承活动辐射到各个学校,聘请国家级传承人管丽芳老师在孝南区实验小学进行授课活动,省级传承人池福新老师在孝感市楚环中学进行授课活动,省级传承人徐惠斌老师在孝感市群声小学进行授课活动。另一方面,在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内开设孝感雕花剪纸培训班,在各社区、乡村发掘剪纸爱好者,为他们免费提供教学用具,将他们请进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了解了孝感雕花剪纸传统文化,学习孝感雕花剪纸技艺。
四是积极宣传扩大影响。自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孝南区积极参与国内外各项对外宣传交流活动,向世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剪纸魅力。2010年5月,受邀参加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元素”展览;2011年1月,应文化部邀请在北京参加“我们的节日”全国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2012年6月,受邀参加在河北蔚县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二届蔚州国际剪纸艺术节”和中央电视台国际中文国际频道“北纬30°中国行 远方的家”摄制组专题采访,并CCTV1和CCTV4播出;2014年5月,参加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在莫斯科举办的“荆楚风 中俄情”——湖北文化走进俄罗斯活动,并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孝感雕花剪纸培训班,反响十分热烈;2017年5月,再次在俄罗斯“湖北文化周”活动现场进行了现场展演展示,极大带动了当地民众的剪纸热情,也是对中国剪纸的一次成功推广;2018年6月,参加云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之“多彩非遗·中国(昆明)官渡第八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活动并荣获金奖;2018年9月,参加在中国台湾举办的刊物博览会,将湖北民间传统文化展示给台湾同胞,增加两岸文化互动交流。
二、阵地建设打牢基础
弹指一挥间,经过10年的不断发展,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保护阵地在原基础上翻了几番,由最初百余平米的小展厅发展成为占地3.7亩、建筑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的孝感雕花剪纸传承中心。该中心设有孝感雕花剪纸展示厅、培训厅、多功能厅、传承人工作室、设计室、装裱间、仓库等办公用房。其中展示厅为全封闭展厅,共设图文介绍、精品展示、老物件展示、衍生品展示、展示互动五个区域,收藏展示各类剪纸作品三百余件。该中心的建成,为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将推进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创新发展迈向辉煌
如何让孝感雕花剪纸既保持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又符合现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经过近年来的摸索,相关社区、群体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一方面,将传统的孝感雕花剪纸元素应用到新的剪纸作品当中,另一方面尝试用新的装裱形式,取得了较好反响。同时,极积开发剪纸衍生品和文创产品,让孝感雕花剪纸的展现形式丰富多样,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目前,已编辑出版剪纸壁挂、剪纸画册、剪纸年画、剪纸屏风、剪纸画册、剪纸旅游产品共100多种,年创利润达百万元,基本形成了规模化产业,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实现了经济价值,又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在守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这条底线的同时,赋予孝感雕花剪纸新的生命力。
四、文旅融合扩大宣传
孝感雕花剪纸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反映本地的民俗文化,孝南区一直非常重视其对外宣传和展示工作,将孝文化、廉政文化、法制文化、军营文化同剪纸相结合,设计创作百余幅剪纸作品,在肖港、陡岗、朋兴、新铺、孝南区图书馆、空降兵某部等乡镇、单位和部队进行展出,扩大了受众范围,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孝感雕花剪纸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七五”普法之际,同区司法局设计制作了24幅法制剪纸,从“法”、“孝”、“廉”三个方面,对法律法规、孝德孝诚、党纪党规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通过孝感雕花剪纸这种人们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展示法治文化。在辖区内旅游景点免费发放孝感雕花剪纸宣传册,对有条件的旅游景点安排艺人进行现场展演展示,让人们能近距离接触传统民间文化,感受非遗魅力。特别是在2019年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和武汉长江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精彩亮相,将非遗与旅游融合展示,真正实现诗与远方的结合。
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要让这门民间艺术融入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让这古老的民间艺术瑰宝焕发新的光彩,使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熠熠生辉,再创辉煌。(供稿: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