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藏戏(德格格萨尔藏戏、巴塘藏戏、色达藏戏)保护实践总结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19-12-25 15:07:00

一、项目基本情况

藏戏已在雪域高原流传上百年, 是一种以藏语表演的歌舞剧。公元 17世纪, 藏戏已经发展成熟, 各剧种、流派形成。每年藏历八月“雪顿节”期间, 各派藏戏团竞相献艺。在卫藏深造的康区僧人, 学习藏戏, 收集剧本, 返回本地后, 在其所属寺庙组织藏戏演出。由于康区地处高山峡谷, 地形复杂,各地存在语言差异, 加之风土人情各异, 在移植过程中, 僧人根据当地传统习俗和语言特点, 融入本地特色进行了再创作,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戏。藏戏传入康区后逐渐与当地的康巴歌舞、说唱、曲艺等传统民间艺术融合发展,在音乐、唱腔上,受方言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方面的影响, 风格上已和西藏藏戏有了一定差异, 形成了康巴藏戏的独有风格。

二、藏戏保护工作总体情况及开展实践情况

(一)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结合各级非遗保护工作的力量,2008年,德格格萨尔藏戏、巴塘藏戏、色达藏戏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藏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3年木雅藏戏、理塘藏戏列入四川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四川地区藏戏项目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3人,州级传承人8人。另有专业藏戏团2支,业余藏戏团4支,藏戏团成员约350余人。

(二)自2011年以来,通过非遗保护资金申报渠道,藏戏争取到国家级项目专项保护资金960万,省级项目专项保护资金138万。该资金主要用于藏戏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并对藏戏团的运转,给予了支持。

(三)出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将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法律制度,将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为法律责任,为非遗项目藏戏的保护事业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建立藏戏数据库。为直观、科学、安全、长久的记录和保存原汁原味的非遗资源,于2016年启动了甘孜州非遗数据库建设工作,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档案进行了整理,归档保存。

(五)顺应社会需求适当地进行改编剧目。2018年由色达藏戏团团长巴春新编排藏戏《阿达拉姆》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使得藏戏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善。截止目前,色达藏戏团已完成的藏戏曲目有《天界》《英雄诞生》《赛马称王》《地狱救妻》《阿达拉姆》《智取阿里金库》《阿里金宗》《志美更登》《朗萨姑娘》《岭国七勇士》《丹玛青稞宗》《智取阿里金窟》以及大型歌舞史诗《天牧》《格萨尔》等。

(六)为进一步传承、保护和发展藏戏文化,2015年耗资7000余万元建设色达县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该中心是集格萨尔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研究、展览、演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厅,不仅能将藏戏的详情进行详细介绍,还能更直观的将《格萨尔》藏戏更好的呈现给广大观众和游客。

(七)帮助甘孜州丹巴县、新龙县,阿坝州壤塘县和青海省班玛、久治、贵德、泽库等县建立了16个藏戏团。还为锅金王国宁玛高级研究院组建藏戏团。

(八)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美国、瑞士、日本、印度、尼泊尔、锡金等国的电视、报刊对藏戏有专题报道,国内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及西藏、浙江、广东、黑龙江、青海、四川的数十家媒体多次报道藏戏,对藏戏独树一帜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给予高度评价。

(九)组织藏戏团参与送文化下乡及进校园活动。近十年来,各县利用藏戏团优势,借助送文化下乡及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开展了藏戏演出上千场次,观众满意度达95%以上。此外,鼓励非遗走进各县中、小学。自2011年起,在德格县八邦乡小学设立传习班,聘请传承人对非遗传习班进行全面授课,资助学校购买服装、道具等用品。非遗传习班开班至今已历时8年,共培养百名学员。现在,学生在各种节庆活动中,都能将藏戏精彩的呈现给观众。

(十)组织藏戏团参加各项节庆活动。藏戏团不仅参加州内的文化活动,更是积极踊跃的参加了康巴卫视藏历新年、四川省藏戏调演、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康巴艺术节、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且多次获奖。具体活动情况开展如下:

色达县:自1986年以来,色达格萨尔藏戏先后应邀到西藏、青海、甘肃、浙江、广西和我省九寨沟、西南日月城等地演出近万场,观众达200多万人次,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受到热烈欢迎。2009年和2010年,色达县国家级藏戏传承人塔洛、省级州级传承人桑登、彭措和木周四位藏戏传承人将大型歌舞史诗《天牧》和《格萨尔》搬上舞台,在成都金沙剧场和康定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领导的一致好评;2011年在成都金沙遗址表演大型史诗格萨尔藏戏,同年藏戏在成都金沙太阳节参加演出;2013年在成都金沙剧场,驻场演出;2014年中旬前往北京参加盛世雪域,吉祥丹青开幕式表演;2015年在简阳开展部分藏戏数据库建设工作;2015-2016在成都锦里公园参加两届春节晚会,藏戏《天牧》连续演出多场;2016参加甘孜藏族自治州文艺春节晚会,同年八月参加甘孜藏族自治州第九届康巴艺术节;2019参加玉树赛马节、格萨尔文化艺术节和三江源文化开幕式,同年受邀参加黄南州第二届中国藏戏艺术展演周和昆山戏曲百戏盛典。

德格县:每年藏历新年及其他节庆,与寺庙联合开展藏戏文化活动,如:竹庆藏戏汇演、龚垭藏戏表演;组织团队赴海螺沟、深圳文博会等各个地区展演德格藏戏;将组织人员参加2019年甘孜州春节晚会,即时会制作藏戏视频上传至网络、微信、微博等平台;参加2019年中国甘孜文化高峰论坛晚会。

三、下一步计划  

(一)加大人才培养,提高工资待遇。藏戏演员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培养藏戏人才难。未来将定期开展培训班,以提高演员的教育水平。并争取资金及政策扶持,提高工资待遇及改善生活质量,以便从业人员能潜心专研藏戏表演技艺,切实留住人才。

(二)加大创新力度,融入现代生活。改变传统藏戏内容单一、艺术表现手段滞后的不足,创作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深刻变化的新藏戏。在表现形式上适应现代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审美需求。编排让观众看得懂、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剧目。

(三)加大挖掘力度,增加展示内容。计划进一步搜集更多藏戏元素,完善藏戏电子数据库建设,组织开展格萨尔藏戏史料搜集、挖掘、整理、加工等工作,为建立藏戏档案室、展示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认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保护知识,营造保护的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扩大对外宣传,与世界接轨,从而提升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供稿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李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