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端午节(西塞神舟会)保护实践总结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19-12-25 20:07:00
2009年,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经过多年有效的传承保护,西塞神舟会项目不仅被完整地传承下来,而且知名度越来越大。每年西塞神舟会期间,来自鄂州、大冶、阳新等地及江西省的近2万名民众自发前来观看神舟巡游、登江等活动。总体来讲,西塞神舟会的保护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制度与机制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以西塞神舟会为代表的黄石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2016年黄石市政府出台了《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6——2020》,市文旅局制定了《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考评制度》,拟制定《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条例》《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认定奖励(扶持)暂行办法》。
二、成立保护传承中心加强保护
2019年3月15日,西塞神舟所在地——黄石市西塞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挂牌成立,为区政府直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9月18日区非遗中心的“三定方案”经区委编办审核印发,非遗中心定编5人。三定方案核定职责中,最重要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具体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草拟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规划;指导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登记,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经政府授权,征集并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实施向上一级名录的申报工作;指导建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拟定保护计划;协助政府主管部门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和其他宣传交流活动;加强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等。
三、重视建档与资料保存工作
(一)每年西塞神舟会期间都在开展视频、图片等资料收集工作,收集整理了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图片1万多张、视频2T、录音20小时,并对数据进行了保存。2017年,对省级传承人贾德生、刘会伦进行了抢救性记录。
(二)2017年,黄石市群众艺术馆建设了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教和管理平台项目,内容包括非遗数据库整理建库、西塞神舟会等项目宣传视频、非遗互动展示平台等。
(三)新群艺馆建设了黄石市非遗环廊,西塞神舟会作为重点项目通过照片、文字、实物配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展示。
四、注重传承人群保护
(一)目前,西塞神舟会的主要活动场地神舟宫受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暂未建立正规化、标准化的传承基地。每年西塞神舟会期间,群艺馆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拨付了10万元至60万元活动经费,省级传承人贾德生、刘会伦的省级专项补助经费6000元拨付到位,每年春节期间群艺馆都到传承人家中进行走访并送去了慰问物资。
(二)目前,西塞神舟会的传承人培训主要是利用神舟会期间培养接班人,积极吸引道士袱村及周边的中年青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近两年在培养游建忠逐步学习神舟扎制的各种技艺,培养游耀勇熟悉整个活动的各个流程,并逐步承担起神舟会的各方面工作。
五、加强宣传保护
(一)黄石市在龚家巷小学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塞神舟会”传承保护基地,把非遗文化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开设以端午习俗、屈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校本课程,通过开展屈原作品的诵读、骚坛诗歌的撰写、神舟下水的表演、神舟扎制技艺展示等各种实践和表演活动,为学生搭建参观学习、交流展演的平台。
(二)每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市群众文艺演出等活动期间,不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弘扬民族情”黄石市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展演、展览、现场展示、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类活动,对西塞神舟会进行宣传报道。
(三)2017年,群艺馆创作的以西塞神舟会为题材的舞蹈《摸鞋·红男绿女》在省第三届文化力量民间精彩群众文艺展演活动获一等奖。
(四)黄石市文旅局设立有非遗保护专栏,市群艺馆网站也建设了市非遗数据库,网站、微信平台对西塞神舟会进行宣传报道。每年西塞神舟会期间,国内外各大新闻媒体都进行了大量报道。
六、加强研究交流
(一)2011年编辑出版了《西塞神舟会》一书,2012年与中国邮政合作设计发行《中国端午节——西塞神舟会》邮折,2015年编辑出版了《东楚遗萃——黄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集》。
(二)2015年举办了“ 中国端午节俗与屈原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和鄂东南四市(黄石、鄂州、黄冈、咸宁)非遗工作者共317人参加会议。专家们认为,西塞神舟会传承了古老的端午文化传统,大端午的传统伴随神舟登江仪式,小端午则伴随龙舟竞渡仪式,两种不同的舟船体现出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民协领导评价为:活动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 (供稿:黄石市群众艺术馆)
编辑:翟风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