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一整套具有丰富、独特而又神秘的节日习俗,集中分布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的汨罗江流域中下游一带。2009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作为端午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6月,“中国汨罗江龙舟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评为第十五届项目类“群星奖”。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省围绕端午习俗,通过探索实施“制度化保护、全景化挖掘、科学化管理、人本化传承、战略化推进、开放化发展”等“五化”保护模式,加大对端午民俗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力度,成绩斐然,使汨罗传统的端午习俗在当代社会得到了复兴。
一、制度化保障
近年来,湖南省文旅厅高度重视包括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在内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制度建设,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2007年以来,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普及龙舟运动弘扬龙舟文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政策层面科学规划端午习俗的普及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湖南省文旅厅、汨罗市还立足实际,又先后编制了《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保护规划》,将保存、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把屈原、端午、龙舟文化传承保护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振兴等各层面发展计划、政策和方案,通过规划的实施,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端午习俗的传承发展。
二、全景化挖掘
一是开展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田野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民间集成》的基础上,采取座谈、走访农户、实地调研等形式,通过记笔记、拍照、录音、录像等各种手段,多次对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相关文字资料100多万字、照片1000余张、实物50多件、音视频数据10多个T。同时,对相关习俗进行了认定、记录、建档,基本摸清了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历史沿革、民风民俗、文化变迁、地理分布等状况。
二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主题采风活动,编辑出版了《自古流传在汨罗》《端午节日精神》《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屈原传说》《汨罗江畔屈子祠》等一大批反映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与屈原文化相关的保护成果。
三、科学化管理
岳阳市及汨罗市先后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评审委员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传承研究院、屈原文化研究中心等专门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帮助把关“项目评审”“线索筛选”“材料收集”等环节,针对不同问题精准施策,着力提高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传承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进入新世纪,汨罗的端午文化研讨活动更是蓬勃开展。2007年以来,湖南省文旅厅先后主办、承办了中国汨罗江屈原文化研讨会、中华端午文化论坛、屈原文化讲座、纪念屈原诞辰2350周年高峰论坛、“屈原与汨罗”国际屈原文化研讨会、“端午时节话屈原”杨雨教授专题讲座、毛泽东与屈原学术研讨会、屈原文化传承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先后发表了《端午祭屈源流考》《屈原与汨罗》《论屈原端午龙舟文化研究的经济社会视野》《端午习俗的历史文化价值》《汨罗龙头凤尾龙舟起源与传承脉络》《古渔街市端午习俗三奇》等理论研究成果近100篇。这些精心打造的学术成果,为汨罗江端午习俗的科学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人本化传承
(一)建立传承基地。早在2005年,汨罗就投资近4000万元,建设了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高标准打造了一个永久性龙舟竞渡专门场馆。此后每年端午节,在这里必定上演隆重而壮观的龙舟竞渡。之后,又相继在屈原纪念馆、九子龙屈原龙舟厂、湖南屈之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屈子祠中学、城关小学等地设立端午习俗传承基地。2009年12月,汨罗依托端午、屈原、龙舟等文化资源,启动屈子文化园建设,自此,一个集民俗展示、休闲娱乐、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端午文化园区走上了建设之路。2017年4月,汨罗市人民政府与湖南省演艺集团合作,建立了“端午文化传承演艺基地”。同年12月9日,汨罗被授予“湖南省屈原文化研究基地”称号。2018年6月13日,中南大学屈原文化研究所在汨罗屈子书院签约挂牌,开启了屈原文化研究的崭新征程。同年9月29日,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第一批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公示》,汨罗屈子文化园名列其中,成为湖南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二)开展系列传承活动。2005年,湖南省文化厅及岳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将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提上议事日程,并把赛场迁移并固定在屈原投江地汨罗。此后,汨罗江上端午龙舟的锣鼓,年年总会如期敲响。2005年以来,汨罗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5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海峡两岸中华龙舟邀请赛、湖南省首届群众性龙舟赛、“我们的节日·端午”全国文明村镇文艺展演、汨罗江国际龙舟拉力赛……汨罗江上龙舟竞渡愈演愈烈,汨罗龙舟越划越远。与此同时,汨罗还相继开展了屈子祠祭典、民间龙舟比赛、“端午时节话屈原”杨雨教授专题讲座、“龙行天下”龙舟拓展训练营、龙舟文化寻根游、端午“原”祭、端午祈福法会、“走进端午源头”汨罗江畔民俗文化体验、“万粽飘香”粽子大赛、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主题文化活动周、屈子文化园研学实践、“舌尖端午·湘楚遗风”汨罗江土八道千人宴、“更有清流是汨罗”——屈子文化园诗歌吟诵等一系列传承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多角度展示了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的独特魅力,唤醒人们对端午节文化的记忆,让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真正融入市民生活。
2018年,汨罗更是以诗歌之名,与世界立下“三年之约”:2019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龙舟大赛及中国屈原协会第十八届年会,2020年举办“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节”。通过举办诗歌节、龙舟赛、文学采风等系列活动,不仅向外界更多展示汨罗这座中国龙舟名城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发挥着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作用。
五、开放化发展
近年来,湖南省文旅厅十分重视端午文化的开放化发展,汨罗先后与湖南溆浦、湖北秭归、北京延庆、浙江嘉兴、香港西贡、台湾花莲等地建立了端午文化友好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常态交流机制。在历年端午节活动中,先后邀请了湖北秭归、湖北黄石、江苏苏州、浙江嘉兴、北京延庆、台湾花莲、香港西贡等多个地区的代表性端午习俗来汨罗展示,深化了汨罗端午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发展。
在汨罗,一年一度的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不仅是汨罗最热闹、最壮观的景致,更成为了湖南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2005年以来,连续举办了15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先后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南非、瑞典、香港、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龙舟队参赛。2013年,还举办了“中华端午情,天涯共此时”第九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海峡两岸中华龙舟邀请赛,有效促进了汨罗与海峡两岸端午文化交流发展。与此同时,湖南省文旅厅还积极组织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参加韩国江陵“端午祭”、北京延庆端午文化节等对外交流活动。2017年8月,汨罗龙舟代表队应邀参加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季中国文化节,赢得了主办方的称赞和尊重,主办方纷纷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向全世界展示汨罗的国际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经典话语,不仅为汨罗增添了厚重的精神文化,更升华为“文化生态活力汨罗”建设的精神诉求。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汨罗人,肩负着端午文化传承的使命,不忘初心,上下求索,正朝着“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建设目标阔步前行。(供稿: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