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剪纸(柘荣剪纸)保护实践总结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19-12-27 22:44:00

柘荣剪纸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风格鲜明,具有很强的地域个性,既保留了原始艺术淳朴、粗拙、刚健、浑厚的特征,又具有细腻、古雅、秀丽、柔美的艺术魅力。柘荣县高度重视柘荣剪纸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措施有力,活力传承,加强柘荣剪纸的国内外展览交流活动,积极探索柘荣剪纸生产性保护,注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文创激活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剪纸传承和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

2008年5月,柘荣剪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9月,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 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0人。专业剪纸生产企业6家,个人剪纸艺术馆10家,家庭剪纸手工作坊20家。县内有柘荣县剪纸协会、柘荣县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柘荣县剪纸传习所等团体。荣剪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被确认为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柘荣剪纸)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为了加强柘荣剪纸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柘荣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柘荣剪纸抢救保护实施意见》《柘荣剪纸产业发展规划》《柘荣五年保护规划》等。

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多层次培养剪纸传承人,加强柘荣剪纸的保护、传承,注重剪纸的创新与发展。

(一)鼓励和扶持传承人创办剪纸传习所,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剪纸传承培训和剪纸传承人进修深造。省级以上传承人创办剪纸传习所,县政府给予一次补助10000元;每年给予省级以上传承人3000—5000元传承补助经费,传承人每年带徒培养5人以上;每年给予市级传承人1000—3000元传承补助经费,每年带徒3人以上。政府每年为柘荣县文化馆、柘荣剪纸传习所提供经费,举办剪纸传承培训和剪纸骨干提高培训班,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政策,聘请全国剪纸专家授课,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剪纸传承人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到全国剪纸产业示范基地考察学习。

(二)将剪纸列入乡土教育课程,以中小学为载体,鼓励和扶持创办柘荣剪纸传承示范基地,加强剪纸后继人才培养。鼓励和扶持柘荣县职业技术学校、县三小等中小学创办柘荣剪纸传承示范基地,在职校开设职业学校剪纸专修班,在三小设立柘荣剪纸传承示范基地,每年至少要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接受剪纸技艺训练。政府给予基地学校一定的奖励资金。

(三)出台柘荣剪纸创新、创意奖励办法,培养工艺技师和研发、设计、创新人才。每年招聘一批美术专业院校人才从事剪纸等文创产品研发。对研发设计创新创意产品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奖励。鼓励有剪纸特长的企事业干部、职工开办个人文旅企业和作坊;对于从事剪纸文创研究、创作的干部职工,所在单位要予以大力支持;对于长期从事剪纸创作、辅导,取得丰硕成果的,列入市、县乡土人才、优秀人才,享受政府津贴。

二、加强剪纸阵地建设。投入30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柘荣特色文化产业馆,充分展示剪纸艺术、艺人作品。还投资了50多万元在文化馆内建设了柘荣剪纸传习所,2017年在福州三坊七巷开设柘荣剪纸文创馆,创新剪纸传承、发展新模式,为柘荣剪纸传承、保护、推广、宣传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在柘荣县城郊乡靴岭尾村和东源乡东源村建设剪纸特色文化村,开展主题剪纸创作,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三、在剪纸技法、色彩、材质、形式、内容上大胆创新发展,探索剪纸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剪纸技法创新。在保持传统风格技法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艺术手法,打破传统阳剪、阴刻手法。

(二)剪纸色彩创新。大胆运用点色、衬色、套色手法丰富剪纸的色彩,创造出形式新颖、色彩丰富、富有时代感的创新剪纸,走进生活、贴近群众。

(三)剪纸形式创新。注重包装装璜,形式美感。

(四)剪纸材质创新。剪纸材质突破单一的宣纸纸质材料,应用铜版纸、腊纸、绒纸、布、树叶等。

(五)剪纸内容发展。除创作传统吉祥内容的花、鸟、虫、鱼、人物、风光剪纸外,注重创作历史、故事、典故、唐诗宋词、名画剪纸及地方民俗特色题材剪纸。

四、组织出版了《柘荣剪纸获奖作品集》《袁秀莹剪纸艺术作品集》《孔春霞剪纸艺术作品集》《柘荣县反腐倡廉剪纸作品集》《幼儿学剪纸》《少儿学剪纸》《柘荣剪纸》等各类柘荣剪纸作品集及学习教材。拍摄了“柘荣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和剪纸艺人专辑,每年举办剪纸培训班30多期,多层次培养剪纸艺术人才1000多人。

五、鼓励传承人研发了《会开花的纸》剪纸学习体验包,全面开展剪纸进校园、社区、企业、军营,广泛开展剪纸传承活动。在福州大学、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福建省商业学院、福建省少管所、宁德市师范学院、莆田华侨职业技术学校、福州台江鳌峰幼儿园、宁德市特殊学校、霞浦一中、福安市穆阳小学、民族学校、柘荣古书堂、公安武警消防等省内100多所高校、中小学幼儿园,30多个社区,10多个企业及公安武警消防开展柘荣剪纸传承活动。

六、柘荣剪纸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组织剪纸艺人及作品参加了中外文化交流,比赛、展演。参加世博会、展览交易会、旅游推介会等国内外展览交流活动,促进剪纸保护传承。积极组织柘荣剪纸企业参加“中哈文化交流”暨2017哈萨克斯坦阿斯坦纳世博会、“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闽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展”,“清新福建·游你精彩”旅游推介会、海峡文博会、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首届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北京产业博览会“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峰会等国内外展览交流活动,让柘荣剪纸绽放光彩,为推介柘荣剪纸品牌和剪纸传承人,带动柘荣剪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七、政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促进剪纸等文化产业发展与市场开拓,实现剪纸生产性保护。

(一)将柘荣剪纸作为旅游商品列入省、市对外的旅游招商推介会,加大推介扶持力度。

(二)扶持柘荣剪纸企业和个人在太姥山、白水洋、白云山、三坊七巷、武夷山、古浪屿等省内外旅游景点开设剪纸旅游商品营销窗口。

(三)帮助在厦门乌石浦油画村、深圳大芬村世界油画基地和义乌小商品城、温州礼品城、平阳商务礼品基地等建立剪纸销售平台,促进产业更快发展。

(四)扶持对接省市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上汽集团、青拓集团等,与柘荣县剪纸产业相融合,联合开发文旅新产品,进一步开拓剪纸市场。

(五)积极争取省外事礼品及其生产基地;并争取将剪纸企业和作坊列入省、市旅游产品定点厂家;帮助与省台办、省外事办、省文化和旅游厅联系,支持剪纸企业、个人、团体参加国内外展览、比赛、交流。

(六)鼓励扶持企业、个人开拓线上营销市场。

八、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剪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一)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用于扶持柘荣剪纸产业发展,为剪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设立剪纸文创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有市场前景的重大剪纸文创项目的建设,支持文创产品的开发,支持文旅产业链的形成,支持剪纸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培育扶持一批具有重要示范、引导、带动作用的重点文创企业。

九、加强柘荣剪纸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柘荣剪纸对外品牌的维护。加强柘荣剪纸作品,特别是获奖作品和创新创意产品知识产权的登记保护工作,维护柘荣“柘荣剪纸”对外品牌和形象。(供稿:柘荣县文化馆)

编辑:邓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