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南京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项目保护单位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规,对南京剪纸项目的保护传承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10年来保护传承工作的主要举措和成果
(一)完善了南京剪纸技艺数据库,编辑出版《南京剪纸》作品集
对档案资料进行了全方位的收集、整理;建立健全了南京剪纸传承组织;提供机会,让剪纸艺人多次走出国门到海外展演南京剪纸艺术、进行艺术交流;建立了南京剪纸资料档案系统,基本掌握了南京剪纸的历史渊源、艺人概况、技艺特点、艺术成就等相关资料。
2014年,组织对省内外1950年以来为剪纸事业作出贡献且具有代表性的20位艺人开展调研、走访、记录,并征集与南京剪纸相关的各种资料及代表作品,历时2年时间,征集剪纸作品500余幅,为编辑、出版、发行《南京剪纸》一书采集了最为详尽的素材和珍贵资料,《南京剪纸》于2015年10月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二)培养了一批南京剪纸传承人队伍,及时开展传承人普查登记和数字化记录工作
为加强剪纸传承人重点培育,多次举办培训班,积极推荐艺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和工艺美术称号。其中:张方林获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称号;殷嘉才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资格、省工艺美术师称号;张林娣、张钧、李万华、欧坚、张滢获市工艺美术师称号。2016年3月,选派南京剪纸第五代传承人张钧前往北京清华大学,参加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班学习。
组织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南京剪纸传承人的普查登记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共调查民间剪纸艺人几百人,收集剪纸作品千余幅、剪纸照片百余幅,为20多位民间剪纸艺人建立了档案。
2014年,组织对65岁以上老剪纸艺人进行影像录制、口述史、口述技艺记录整理,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制作素材,宣传片制作工作已于2015年3月完成。2018年6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宣传板块植入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宣传片的录制中。
(三)建立“南京剪纸传承培育基地”和“大师工作室”
建立了“南京剪纸传承培育基地”,僻有专门的创作、展示、培训等场所,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剪纸项目的保护、传承、宣传、展示、研究和创新工作。基地开办以来,免费培训学员数千名。通过建立“南京剪纸传承培训基地”,有效将保护传承工作制度化、专业化。
2009年建立了大师工作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方林成为领办人。结合南京剪纸深厚的文化底蕴,特邀陈之佛、吴山等老一辈文化艺术界的学者参与指导了南京剪纸的艺术创作。同时招收了一批有扎实的美术造型功底及较高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强的大学生为学员。
(四)积极开展展演展示活动,扩大南京剪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0年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荐组织南京剪纸参加各级举办的文化交流和展示展演活动。2011年9月,参加第二届台湾海峡两岸展览会;2013年6月,参加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办的第6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2014年7月,参加尼日利亚阿布贾举办的第7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2015年7月,参加米兰世博会——南京文化周活动;2015年月8月,参加香港文化创意周文化交流博览会,9月参加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国南京周,11月参加中国一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2016年6月,由张方林设计制作的《百鸟朝凤》剪纸,被2016伦敦设计节“南京周”组委会选作礼品,赠送给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作为90岁生日礼物。2018年 5月,参加“水韵江苏,相约香港”文化周活动,6月参加大运河文化带城市“运河传情,匠心筑梦”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展,11月参加中华老字号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时尚创意大赛、老字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9年9月,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编排南京剪纸“诗歌朗诵”和走秀节目参加大型文艺汇演,国庆期间出访泰国曼谷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演出。
同时积极开展进校园活动,先后组织剪纸艺人到驻地中山学院、江宁中学、江宁实验中学、横溪中学等开展技艺传习和演示活动达数十次,每年举办四期以上(公益性)南京剪纸技艺培训班及冬季夏季小记者活动。
二、未来计划与工作展望
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做好南京剪纸项目的保护、宣传、传承和振兴工作。
(一)分类建档整理资料。在以往调查的基础上,对南京剪纸的文字、实物、图片、影像等资料,进行整理及分类建档。
(二)夯实传承保护基地建设。认真落实“南京剪纸传承保护基地”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继续留任国家级传承人张方林从事传承、传习和剪纸创作。
(三)扎实开展宣传展演展示活动。继续面向社会举办传承项目的公益性培训班,扩大剪纸传承的社会基础, 扩大开展南京剪纸技艺进校园传习和演示活动。定期在南京工艺美术大楼举办剪纸作品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7-8月份举办两期剪纸技艺培训班(公益性)。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剪纸技艺优秀作品大奖赛,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文化交流和展演展示活动。
(四)升级改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和展示场馆。根据文件精神要求,将打造“夜之金陵”品牌设想融入即将开始的工美大楼城市硅巷项目的改造方案中,通过工艺美术大楼的出新改造,对一楼商场业态进行调整,运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手段展示、呈现、体验古都优秀传统文化。届时可形成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夜之金陵”景观,运用现代数字化科技手段呈现出不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和展示。
三、纪念申遗成功10周宣传活动情况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关于做好25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周年宣传工作的函》要求,2019年12月8日,为庆祝南京剪纸成功申遗10周年,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主办南京剪纸申遗成功10周年庆典活动。各地行业内专家学者和 “南京剪纸”各级传承人欢聚一堂。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王健到会祝贺,并对南京剪纸申遗成功10年来研究、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活动中,表彰了南京剪纸优秀传承人代表,举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方林等收徒仪式,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学生们表演了根据南京剪纸创编的舞蹈“剪纸姑娘”,举办了“ 匠心传承 砥砺奋进 ”南京剪纸申遗成功10周年剪刻纸作品展。活动期间,还就“庆祝南京剪纸申遗成功10周年”主题展开研讨,国家级剪纸非遗传承人、行业内专家充分肯定南京剪纸项目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工作,有的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工作体会,有的对剪纸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大家表示在未来依旧会坚守初心,继续把南京剪纸项目发扬光大。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江苏电视台、新浪网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供稿: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