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蚕丝织造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保护实践总结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19-12-28 22:48:00

2008年,蚕丝织造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蚕丝织造技艺(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当地政府非常重视该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利用。陆续投入650万元用于保护、发展、开发、创新传统文化产品双林绫绢。着重就做好保护、发展、开发、创新传统文化产品双林绫绢,培养新一代双林绫绢传统手工技艺艺人,开设原始手工技艺作坊,使濒临绝传的双林绫绢原始手工技艺重放光彩。近10年来确保传统产业双林绫绢正常生产和恢复原始手工技艺、培养新一代传统手工技艺艺人。郑小华作为省级传承人,一直带头授课,每年招收新徒。

双林绫绢在几百年来的生产发展中,以传统的丝织、炼染工艺与现代先进的丝织工艺相融合,并不断发展创新,使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形成了“轻如朝霞,薄如蝉翼,花型典雅,春意盎然”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双林绫绢主要用于装裱书画、绘画制作、绢扇、风筝、锦盒、证书外,还被广泛用于印刷报刊(湖州日报九七香港回归版)、古旧字画仿真印刷、史书封面装祯(毛泽东二十四史评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证书的制作、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历史时期藏画修复等,2003年经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湖州篇》摄制组对双林绫绢的传统手工工艺制作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双林绫绢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许多新闻媒体的相继报导,有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浙江电视台《文化丛林》节目、上海电视台、湖州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杭州日报、湖州日报、浙江日报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影响。在北京第二十九届奥组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北京大唐万邦公司与项目保护单位共同承接了奥运证书、残奥证书所用的特织绫锦、织绢传统产品工作,按照奥委会的要求,产品既要反映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和传统的织造手法,又要体现中国书画的飞白、扦丝、润笔、皴法等元素,并集现代先进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与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相结合生产方法,使其达到奥运证书、残奥证书专用的特织绫锦、织绢的技术要求。绫锦系纯蚕丝双经双纬的大提花(祥云)组织,经过对传统织机的技术改造,研制开发符合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范畴的绫锦织绢产品。产品深得北京2008年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的认同,产品用于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奖证书之用。这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华夏文化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湖州传统文化品种走进2008北京奥运,走出国门。这充分显示了双林绫绢作为湖州重点传统文化品种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贡品双林绫绢走进了奥运圣会。

组织加工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林绫绢》数字化档案的保存工作。开展双林绫绢发展史料的搜集、挖掘、整理、加工等工作,建立绫绢档案室、绫绢数据库。以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为主要特色体现双林绫绢的形象。

近年来,为了更好推广双林绫绢织造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加强了与电视媒体的合作,中央电视台各大频道、浙江卫视、广东卫视、湖州电视台等纷纷到厂来录制节目。项目保护单位与其他非遗项目还进行了合作,如与苏扇织造技艺共同研发新品绢本团扇,与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进行文物修复材料的研发、给荣宝斋木板水印技艺研发绢本材料,与杭州西子女红技艺合作用板绫制作旗袍等等。与各大博物馆加强合作,为修复文物定制绢本和绫本,近10年来,为故宫博物院及其他各大博物馆定制花绫花型40多个,仿制绢本10多种。项目保护单位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演及文博会,每年参加两次文房四宝博览会及非遗博览会,每年至少参加两次由老字号协会主办的展览会。积极参加由中国桑蚕丝联盟举办的会议及展出。

2016年,湖州云鹤双林绫绢有限公司(原双林绫绢厂)在厂区内腾空近500的厂房,设立了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馆。传承馆主要收藏有学术、艺术价值的手稿、典籍、文献、重要的产品、图片、等资料,陈列绫绢织造技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流程。传承馆成立至今,共接待访客2000余人,动态展示200余次。2019年创办了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体验馆,“体验馆”重在体验,使普通百姓通过体验更好的了解绫绢的制作和认识传统工艺的价值,全方位的展现古老技艺,增强了对绫绢传统织造技艺的认同感。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合作,成立文化(德育)实践基地,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非遗体验活动,使孩子们在体验过程中去了解这项非遗项目,从孩子开始非遗文化教育。

未来,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将继续弘扬和发展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和非遗体验活动,与政府、学校、企业、各大平台等进行合作,做好非遗文化宣传及保护工作。做好传承馆和体验馆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动态演示及体验活动。定期开展绫绢研习活动,通过与中小学、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及各大博物馆合作,开展名师课堂、传承人授课等各类研学活动。每年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演及展会,加强与其他非遗项目的交流,加强合作。(供稿: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