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出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美术类项目丰宁满族剪纸知名度较高。丰宁满族剪纸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倾力支持下,丰宁满族自治县依托境内剪纸资源独特丰富、分布广泛、群众基础好的独特优势,积极挖掘、传承、保护丰宁满族剪纸这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举措有:
一、全面开展普查申报,完成数据库建设
(一)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化工程,重点普查满族剪纸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传承谱系、剪刻技法、传统样式和代表作品,为丰富完善满族剪纸资料,保存满族剪纸原有民族特色,记录传承剪纸艺术打下坚实基础。
(二)注重项目申报工作。积极申报冬阁剪纸艺术馆、秀莲剪纸艺术馆等为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申报冬阁剪纸基地和秀莲剪纸基地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完成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普查工作中满族剪纸部分的资料报送工作。
(三)积极开展满族剪纸数据库建设工作。为丰宁满族自治县建立满族剪纸专项档案,分别建立了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拍摄了专题片、活动照片等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满族剪纸项目档案,为申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阵地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一)阵地建设:依托丰宁满族文化资源,在县城开发区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处,其中设立剪纸展厅4个;设立满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2个,专门剪纸传承培训基地3个,在中小学建设剪纸传承基地2个。
(二)传承人培养:推荐申报国家级剪纸传承人1人,省级剪纸传承人3人,市级剪纸传承人6人。
(三)产业发展:现有剪纸生产单位5家,从业人员五十多人,剪纸产品年均收入49.5万元。
(四)开展培训:组织剪纸大赛一次,自2018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非遗+扶贫”试点县以来,丰宁满族自治县在五道营乡、土城镇等4个乡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剪纸就业工坊5处,由国家级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周为学员培训一次,开展全县剪纸爱好者集中培训3次,累计培训人员40000余人次,安置贫困人口就业76人,引导广大群众在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参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现自主脱贫致富增收。
(五)剪纸进校园:在丰宁职教中心、丰宁第一小学、第二小学、黄旗镇中心小学、凤山镇小川小学开展剪纸进校园活动,10年来,共培育校园剪纸小能手1000余人。
三、加大宣传力度,扶持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宣传展示。积极组织剪纸项目参加国家、省、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同时不断开展全县宣传展示工作,年均开展剪纸进农村、进校园、进军营活动10次以上;组织满族剪纸项目传承人参加“丰宁文化大集”活动8次;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活动,对全县市民及中小学生开放,宣传普及丰宁满族剪纸知识;制作宣传条幅,悬挂在广场醒目位置,发放宣传单20000余份,并在媒体网站不断更新活动信息。
二是强化产品创新。通过政府扶持、市场引导、民营为主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剪纸产业内容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组织传承人悉心研究,将丰宁满族剪纸元素广泛运用到陶瓷、铁艺、文化衫、沙发垫和一些工艺品中,增强剪纸企业的自我发展、自主经营能力和水平,打造满族剪纸的文化品牌。以剪纸企业为单元,以消费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形成自主创业的局面。
三是搭建平台载体。通过不同形式搭建展示平台,积极鼓励剪纸企业参加文博会、展览会、订货会等,不断开拓企业视野,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积极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加强推介。充分发挥区位、旅游和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创树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品牌。先后组织剪纸项目参加了世园会、文博会、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河北民俗文化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文化艺术节、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展示展销活动,借助融媒体平台,加大线上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曝光率和转化率。二是搭建平台,拓展市场。坚持拓市场、增效益,借助民建中央、对口国家部委、东西部协作、“五包一”、“三包一”省直部门等帮扶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品推介。强化市场对接,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恭王府达成创意研发、产品销售全面合作,实现了丰宁满族剪纸和故宫品牌、满族品牌的深度融合。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依托县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京北第一草原、中国马镇、神仙谷等重点景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专区,有力拓展了剪纸产品销售渠道。
四、取得成绩
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三次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还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丰宁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张冬阁老师入选2017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一百人候选名单;2018年,丰宁满族剪纸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丰宁满族自治县被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列为全国“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和“非遗+扶贫”示范点;同年5月丰宁满族自治县又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五、发展目标
立足丰宁满族自治县满族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丰宁满族剪纸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一是在保护核心技艺的前提下,推进传统工艺的文化元素挖掘和工艺理念运用,使剪纸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二是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促进丰宁满族剪纸与艺术、科技、设计及教育的融合发展;三是巩固提升剪纸扶贫就业工坊,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使从业者收入及对城乡就业人群的促进作用得到提升。到2020年,形成丰宁满族剪纸技艺传承发展有序,文化价值提升,保护路径清晰的新格局,使丰宁满族剪纸的优势进一步显现,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河北省传统工艺保护传承的示范点和振兴发展的先行者。(供稿: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