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1-14   星期四   农历十月十四   立冬 立冬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建设情况
发挥人文资源禀赋,服务文旅强省建设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王伟杰 王炳江 创建时间:2024-05-27 16:13:00

2021年2月,教育部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依托其自身师资力量和多年来在非遗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于2022年3月成功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同年9月首次招生32人,开始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的培养。2023年9月招生39人,目前在校本科生共计71人。

一、专业建设基础与定位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已有多年,这为申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学校教师依托贵州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资源禀赋,从事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如下:

1.立项非遗保护和研究的科研项目。学校积极申报非遗保护和研究的各级各类课题,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遗助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贵州经验”研究》(2018),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2019),四川省教育厅基地课题《藏羌彝走廊视域下贵州传统技艺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2017)、《贵州传统美食助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贵州经验研究》(2019)及《荆楚文化与武汉美食的良性互动发展研究》(2014),贵州省社科联联合基金《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施路径研究》(2017),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非遗单列课题《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发展路径研究》(2019)和《新媒体视野下贵阳贵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研究》(2020)等。

2.发表非遗保护方向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基于非遗教学和非遗研究的开展,相应的专著也相继出版,如《冲突与引导: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价值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贵阳文化资源利用与文化园区发展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8),《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布依族历史文化变迁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等著作;与此同时,教师发表非遗科研论文20余篇,相关成果获得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如论文《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少数民族非遗整体性保护的“中国模式”》(2020),《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西江模式”研究》(2019),《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2018),《藏羌彝走廊非遗传承保护研究:以贵州传统技艺为例》(2017)等;此外,我校每年举办的大地论文工程也设有非遗专题,校刊《人文与科技》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并提供大力支持,如建立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案例分析库,通过非遗的学理性研究助推非遗专业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的深入研究。

3.参编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2015年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原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开始与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合作,联合编撰国内首部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的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该书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研究”为主题,收录了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专业办学特色、招生规模与师资建设

开设专业以来,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在办学中摸索出一些办学经验,并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招生规模。

1.专业办学特色。专业建设基于贵州丰富的非遗资源,融合全校办学资源,围绕非遗理论与非遗数字化、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保护开发、农业非遗的挖掘传承等方面,重点突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创造性转化。我校是全国首批也是贵州首家招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本科生的民办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涉及文化遗产、人类学、民族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我校在这些相关学科专业上有较好的前期积累,为办好非遗保护专业提供有力支撑。贵州省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市州和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00余项。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非遗的关注,人才需求量大,应用前景广阔。

2.专业招生规模。2022年至今,我校非遗专业已招生两届,目前注册在校生71人,是全国首批具有此专业的11所院校之一。经过多年的非遗科学研究,以及省内外多位专家论证和两年的非遗专业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非遗保护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以服务地方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据专业的跨学科特性以及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将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为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尊重非遗的新文科性质,强化学科交叉和专业知识教育,形成“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教学”的模式。

专业实践课程教学

3.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该专业专职教师12人、兼职教师3人,共1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9人。专业负责人王伟杰教授列入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度“学术先锋”,主持国家级、省级等科研项目多项,所在团队获批了“贵州省201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和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先锋号”称号。教师人员稳定,师资队伍专业背景有民族学、文化产业等,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目前2名教师为在读博士。

专业实践课程教学

专业教师教学研讨

三、专业建设中的教学经验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基于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积极建强师资团队,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注重专业实践教学,鼓励教生积极参加非遗保护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我校按照艺术学理论类专业的建设要求,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交叉融合特性,注重非遗原理和非遗保护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我校师资及地域特色,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数据库实务》(传统工艺技能剪纸或木雕技艺、刺绣或竹编技艺、银饰或蜡染技艺、制陶技艺)《新媒体技术与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实践》等非遗保护专业类、综合实践课程,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非遗学基础知识和非遗保护知识和能力,同时有所针对地具备某一类型非遗的传承和研究基础。在学生素养目标方面,着重强调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

在理论课设置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形成了公共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双创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其中,“公共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制定;“专业课”模块则针对本专业的特点设置,为非遗学原理以及非遗保护的专业基础性课程;“选修课”模块则针对性地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系列课程,形成专业方向教育教学的系统性特色。主干课程有《文化遗产学》《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保护》《贵州艺术史》《口述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申报》等。

2.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方面,学校在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虽在学科上属于艺术学大类,但是其实践性强,保护传承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学校鼓励学生在掌握非遗理论知识的同时,走进非遗项目,走近非遗传承人,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进课堂举措,让学生切实体验到非遗是以人为载体的活态传承文化体系。非遗专业每学期课堂教学16周,实践教学2周,这2周或由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教师集中进行实践教学,或是邀请非遗传承人前来现场教学,或者组织学生进行非遗田野考察,撰写田野考察报告,逐渐形成了非遗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我校建有南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基地内含剪纸实训室、刺绣实训室、蜡染实训室、布艺实训室等以及非遗展厅,双创学院及创客空间等,也为非遗文创和传承人进校园进行非遗展示和技艺传承提供了优质的实训、实践教学场地和科研条件。

在教材建设方面,学校为了更好的服务教学目的,积极参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正在筹备撰写《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材。基于已编纂的教材,全校已经开设双创选修课程《贵州非遗资源与开发》《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非遗与文创设计》等3门创新创业类课程。

3.服务社会成效。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等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紧盯区域文旅、农区、农艺及文化产业发展,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服务贵州“非遗”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贵州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学校长期与贵州省文旅厅、贵州省非遗产中心、贵阳市文旅局及非遗中心非遗处紧密合作,承担了其委托的多项非遗研究和调研项目,如《学徒—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纪实类拍摄项目》《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调研》《贵州省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调研》等。为建设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贯彻实施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战略,更好地促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此外,我校在2022年6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基地自成立以后陆续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建设“非遗进校园”项目,该项目立足花溪、辐射贵阳、着眼贵州。学院还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讲座、展示等活动,遍邀贵州省典型性非遗文创领域的佼佼者,开展学术论坛讲座。注重非遗专业师生的田野实践能力培养,先后开展四期“非遗工坊学术活动”,并把学术工坊带到田野现场。

专业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四、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反思

在非遗专业本科办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反思与总结,深感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设置还存在短板。目前部分专业课程设置可能过于宽泛,没有紧密结合国家与政府的战略需求,缺乏针对性和深度,不能更充分地挖掘利用贵州丰富的非遗资源,仍在探索非遗保护的实际需求与非遗保护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主要体现在,关于贵州本地非遗保护实践的课程开设不足,特别是相关课程教材严重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一段时间内不允许改动,使得部分专业课程不能很好地与国家和地区战略需求有效结合等。

二是师资结构有待完善。尽管目前非遗专业教师人数不少,但有非遗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很少,特别是既有非遗理论知识又有非遗保护实践经验的教师匮乏,同时基于非遗保护的行业导师库尚待完善。目前,专业教师大多是民族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背景,专业理论知识与非遗相关度不大,特别是很多专业教师缺乏非遗保护实践经验,具体的非遗项目申报、管理等经验不足,同时青年教师居多,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此外,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师资不足,可以进行教学的行业导师比较缺乏。

三是与社会联系需继续加强。目前非遗专业与社会的联系仍然不够紧密,缺乏与非遗保护机构、社区等的有效合作,导致学生在实践中难以获得真实有效的经验知识。尽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与相关机构、企业和社区等签订了人才培养的相关合作协议,但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或合作方式。比如,我们在专业建设初期,与本地几家非遗文创公司、非遗工坊或研学基地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但在后期的工作中难以形成产教研的有效互动,不能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自身不足及存在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不断加强与其他高校和业界专家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非遗保护专业的建设,促进非遗学科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关注社会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非遗保护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统稿:刘新宇)

(作者系贵阳人文科技学院非遗保护专业负责人)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