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7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十    
陈均 程思煜:昆曲“入遗”二十年的昆曲传承、教育与传播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均 程思煜 创建时间: 2022.03.15 17:06:00

【摘要】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随着中国政府逐步建立起各级非遗保护体系,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昆曲采取政策扶持,昆曲的地位与处境大为改善。昆曲成为世界“非遗”这20年间,在昆曲的传承、保护与研究方面,既有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与相关部署,也有昆曲爱好者及学者的支持与工作。在既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跨越性的发展,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取得较多的成果。特别是以昆曲传承与研究为主要工作,以与之相关的各级学校、学术机构为研究对象,可明显看到昆曲在这些领域和组织里的发展、变化、取得的成果,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传播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此后,随着中国政府逐步建立起各级非遗保护体系,以及有针对性地对昆曲采取政策扶持,昆曲的地位与处境大为改善,可谓是处于百年来最好的境况。昆曲入选世界“非遗”20年间,在昆曲的传承、保护与研究方面,既有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与相关部署,也有昆曲爱好者及学者的支持与工作。在既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跨越性的发展,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取得较多的成果。本文以昆曲传承与研究为主要工作和与之相关的各级学校、学术机构为研究对象,梳理与探讨在这一领域里昆曲发展的变化、取得的成果,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昆曲成为“非遗”之初(2001-2006)

自近代以来,昆曲的传习在高校里虽然只是极其小众的文化,但其脉络及传承时断时续、不绝如缕,构成校园文化里别具特色的一部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校园昆曲传习往往是民间昆曲活动可持续发展的“蓄水池”。在昆曲列入“非遗”之前,中国大陆的一些具有昆曲传习传统的高校,如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就有学生社团(或教工参与的学校社团)进行昆曲传习。当昆曲被列入“非遗”之后,多所具有昆曲传习与研究传统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在原有的运行轨道之外,因为这一新的“事件”,在政府组织或社会力量倡导下,有了新的动向及发展。

2001年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大学共建中国昆曲研究中心。2005年8月,该中心经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领导小组确定为“国家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正式授牌。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在文化部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参与3年一次的中国昆剧艺术节,负责组织中国昆曲国际研讨会并出版论文集《中国昆曲论坛》①。

2003年10月,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成立。这个以京剧、昆曲与古琴为研究对象的虚体研究机构,直接受到昆曲于2001年、古琴于2003年被列入“非遗”消息的激发而成立。2004年4月14日,研究所的创立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发表题为《昆曲与中国文化——昆曲为什么会被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演讲。

在中国的综合性高校里,虽然仅此两例,其措施与工作方向也不尽相同,但地点一为苏州,另一为北京,和明清以来昆曲传承与活动的主要区域江浙沪、京津冀相应;主持者或组织者一为政府,另一为民间,恰好也显示了关于昆曲传承的不同层面与发展倾向。

在专业戏曲研究、教育机构里,逐步完善或增设昆曲表演专业,培养了一批现今在昆曲舞台上起中坚力量的演员;同时,加大对昆曲学术研究的投入并形成学术研究成果出版。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01年,作为昆曲人才培养重镇的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仅招收了四班学员,而距离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俗称“昆大班”)入学的1954年已经过去将近五十载。“昆二班”于1959年招生,“昆三班”于1986年招生,“昆四班”于1999年招生。“昆四班”的创办是因为一批老演员即将离开舞台而进行的计划外招生,招收学员20名,学制仅四年。在这样的情况下,昆曲人才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断档危机。因此,上海市戏曲学校和上海昆剧团在2002年共同策划招生,并于2004年9月正式开设了新的昆曲表演专业班级——“昆五班”。2004年与2005年两年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招收了昆曲表演专业学生60名,这些学生从4000多报名学生中遴选,学制六年,后升入本科。经过十年制(6+4)的培养模式,通过昆曲老一辈名师和活跃在昆曲舞台上的优秀中青年演员的“传帮带”,这批学生大多已经成为昆曲院团的优秀青年力量,且在毕业前已经能拿下如《牡丹亭》《玉簪记》《西厢记》《拜月亭》《寻亲记》等多出整本大戏及折子戏。此外,2002年,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还招收了昆剧音乐班学生24名,为昆曲文武场培养了一批可以胜任的演奏员。而且,从2005年开始,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作为“昆曲表演人才培训中心”开始面向全国举办专门行当的演员培训班,以旦行、生(小生)行、净行、丑行等行当来划分教学课程内容,以逐年举办昆曲演员训练班的方式,聘请来自全国的昆曲理论家和表演艺术家,定期对在职的青年演员进行专业培训。2005年开设旦角培训班,2006年开设小生培训班,邀请沈世华、龚世葵、张洵澎、梁谷音、王芝泉、王君惠、蔡正仁、汪世瑜、岳美缇等一批昆曲名师传授剧目。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举办了以中青年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笛师、鼓师为主的人才培训班,聘请全国资深的艺术家进行授课。从2004年至2009年,除了200多位优秀青年演员参加该项目之外,还有170多位从事昆曲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的创作人员。2003年,中国戏曲学院首次设置昆曲表演本科专业,招收本科生,从事昆曲专业教学。此后,开始不定期招生。同年,中国戏曲学院昆曲表演专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这也是中国戏曲学院首次授予昆曲表演专业研究方向毕业生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招收昆曲表演班,共招收24名学员,学制三年。

除了昆曲人才的培养以外,专业的戏曲研究机构与戏曲教育机构也担负起了昆曲学术研究的任务。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自2004年起启动《昆曲艺术大典》②编纂工程,由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担任总主编,周巍峙、郭汉城、刘厚生、顾笃璜担任总顾问,召集了国内外百余名戏曲专家参与资料的收集与编撰,所收内容为明代中叶以来600多年间昆曲最重要的文字文献、谱录文献、图片资料、音像资料文献、昆曲传承人的文化遗存等。《昆曲艺术大典》历经十余载,最终形成149卷,于2016年编纂完成,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暨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获得第四届政府出版奖图书奖。

上海戏剧学院编写了画册《昆剧泰斗俞振飞》③。该画册收集整理了大量俞振飞的图片资料及诗篇。《昆曲精编剧目典藏》④(共20卷)自2005年7月开始编写并陆续出版,至2011年5月全部完成。该书搜集了包括宋元戏文、明清传奇、杂剧及多种“时剧”在内的昆曲剧目103种,折子戏300出,是现今所有昆曲选本中所收剧目最丰富、艺术风格最多样的一个集大成式的剧目精编本。每出剧目附有作者简介、剧情提要、艺术特色、人物穿戴、砌末、剧本正文、注释,以及在工尺谱基础上以简谱重新修订的曲谱等内容。

中国昆曲博物馆于2003年11月成立,主要职能是抢救、保护、传承和传播昆曲艺术,收藏、研究、展示和展演昆曲遗产,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以昆曲为专题的博物馆。在发挥公共博物馆的功能之外,该馆征集、抢救与收藏了大量文物资料,譬如,清代苏州“宝和堂”堂名灯担、清代苏州三善堂《西游记曲谱》、清末苏州李翥冈昆曲手抄本、清末苏州张紫东家藏昆曲折子、清末苏州俞粟庐手绘《怀素自序帖》等。

在高校内,在昆曲成为“非遗”之前的老牌曲社,如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甲子曲社、北京大学京昆社、苏州大学东吴曲社、同济大学昆曲研习社、复旦大学昆曲社,延请昆曲表演艺术家、曲家、学者拍曲、讲座,持续焕发光彩。在昆曲列入“非遗”的鼓舞下,又有一些新的高校曲社、机构逐步成立,如历史悠久、拥有唱曲习曲传统的南京大学,于2006年由解玉峰发起,在吴新雷、董健、俞为民等教授和南京昆曲社社长汪小丹女士的支持下,恢复成立南大昆曲社,命名为“南京大学昆曲研习社”。该社由解玉峰撰曲社发起辞、章程和规划,沈旭杰、李宏、田晓晖等参与筹建。自此,南京大学既有全年的昆曲课,亦有独立出来的曲社活动。再如,北京大学成立于2003年的国艺苑,先后隶属于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主持,开展对“昆曲”“古琴”这两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抢救、保护、继承和研究,进行文献资料收集、举行研讨和传习活动。这一阶段,北京大学校内有京昆社、国艺苑、国学社等多个学生社团进行昆曲传习并定期演出汇报。2006年前后,中国传媒大学路应昆教授在戏剧戏曲学研究生课程里开设“昆曲清唱研究”等专题,聘请曲家朱复、朱传栩讲授并传授传统昆曲曲唱,持续多年。而且,中国传媒大学在2006年、2007年连续开设昆曲公选课,举办“昆曲之夜”活动,邀请汪世瑜、侯少奎、周万江、张洵澎、张卫东等昆曲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这也是较早在中国高校里举办的昆曲系列讲座。

在高校以外,一些成立于2001年以前的老牌曲社,因为受昆曲入选“非遗”的影响,或者恢复习曲,或者频繁活动,如昆山“玉山曲社”、南京昆曲社、北京昆曲研习社、上海昆曲研习社、苏州昆剧研习社、上海市昆剧联谊会等。这些曲社在历史上经历了停社恢复的过程,2001年以后基本恢复到定期活动、习曲、曲叙、同期的状态。一些有实力的曲社还能举办彩爨、清唱会等活动,如上海昆曲研习社2003年为纪念俞振飞大师逝世十周年演出《断桥》《亭会》;2006年春于兰馨舞台举办清曲演唱会祝贺倪传钺先生九十九岁寿诞;北京昆曲研习社2006年庆祝建社五十周年演出。在昆曲列入“非遗”后,一些新曲社又逐步成立,如扬州空谷幽兰曲社、天津市昆曲艺术研究会、广州五山昆曲社等。这些社会上的曲社组织与高校的昆曲社团有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与高校曲社的活动,毕业后往往成为社会上的曲社的成员乃至主力。

在昆曲列入“非遗”之初的5年里,对于昆曲的影响,尤其是对高校中的昆曲教育有着显著影响的事件,是2004年苏州昆剧院在白先勇的策划下推出的青春版《牡丹亭》。该剧在白先勇的带领和组织下,自2003年始,经过一年筹备,制作出三本九小时共二十七折的大戏。自策划之初,该剧就将受众定位为青年观众,尤其是高校学生,希望恢复昆曲青春靓丽的面貌,将年轻群体吸引到昆曲剧场。该剧于2004年在中国台北首演,而后在苏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30多所高校巡回演出,反响热烈。至今演出场次已达390多场,70%的受众为年轻观众,成为对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文化现象。青春版《牡丹亭》在青年观众,尤其是高校群体中掀起了一阵热潮,培养了更多的昆曲爱好者,也为高校的昆曲传播提供了一个范本。

二、昆曲传承计划的实施与展开(2007-2016)

经过昆曲成为“非遗”之初的5年,在各高校、研究机构、专业院团的努力下,昆曲逐步成为青年人的流行文化。在此后的10年里,昆曲传承更加聚焦于教育,并且以高校为主要的昆曲传播基地,以高校学生为传播对象。许多高校纷纷成立了昆曲曲社,指导学生习曲、唱曲,一些资质老、能力强的曲社,还能登台彩爨,参与戏曲类的赛事和交流活动。开设昆曲相关的课程,举办讲座,使得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够近距离接触昆曲、了解昆曲。

高校里,一批新的昆曲曲社纷纷成立,如北京师范大学以雅昆曲社、浙江大学学生昆曲研习社、合肥秋风徐来昆曲社、昆山开放大学幽兰昆曲社、河南大学昆曲社、首都师范大学昆玉曲社等,这些新成立的曲社往往由老曲社的曲友牵头,借鉴老曲社的活动经验,聘请拍曲老师,举办昆曲主题的学术与艺术讲座。一些曲社社员还参加苏州虎丘曲会、千灯秦峰曲会、巴城重阳曲聚、宜兴阳羡曲会、北京及全国高校昆曲社团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各个曲社间的联系和交流。高校内的老曲社则延续自己的活动传统并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讲座、演出等,如北京大学京昆社于2009年举办“曲家汪健君先生仙逝10周年纪念曲会”;2011年,为庆祝京昆社成立20周年,举办“玉昆金友,旨醉京迷”大型纪念晚会;2014年,京昆社社员随北京大学学生艺术总团赴以色列,参加了10月21日在特拉维夫举行的“国庆招待会”文艺演出以及耶路撒冷、海法的中国日系列巡演活动,表演了《牡丹亭》选段;2016年,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北京大学京昆社成立25周年、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60周年,北京大学京昆社、北京昆曲研习社联合演出“依古法炮制”的新编昆剧《临川梦》。该剧从《临川梦》原著中摘取了与“四梦”紧密相关的3出,与汤显祖名作《牡丹亭》的“惊梦”一出进行编排,依《九宫大成》制谱度曲,以传统“串折”的方式呈现,既作为社庆的贺礼,也是研习昆曲的习作。该剧已成为京昆社的保留剧目。2021年5月23日,在京昆社30周年的庆祝演出中,再次演出该剧。2016年,樱美林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戏曲文化交流演出,京昆社代表北京大学演出昆曲《牡丹亭·惊梦》,与日本学生进行了友好交流。复旦大学昆曲社于2010年举办“隽雅辉煌”庆祝复旦大学工会成立60周年复旦昆曲社专场演出;2011年举办“雅韵十年——复旦大学昆曲社成立十周年社庆”活动,演出活动还请到梁谷音、张铭荣、谷好好、张军等知名昆曲演员助阵。在高校举行的这些活动,调动了高校内学生的习曲积极性,加强了校际内昆曲研习的相互交流,且与社会上的昆曲活动形成关联并产生影响。

作为青春版《牡丹亭》进名校的延续与发展,2009年,叶朗与白先勇在北京大学联手推行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着眼于昆曲的校园教育,并将其传播昆曲的重心由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转至昆曲的校园教育。2010年,在北京大学开设《经典昆曲欣赏》通选课程。这一通选课程,于每年春季学期举办(近两年改为秋季学期),迄今已有12年。这门课程采用讲座形式,邀请来自海内外的著名昆曲艺术家(绝大多数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权威学者,每周一次,每学期共约16次,选课学生达数百名(2017年、2018年春季学期选课学生皆为400名),也经常吸引北京乃至国内的昆曲爱好者旁听,课堂听众最多的一次约600多人,在北京及海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的实施,使昆曲的校园教育得以彰显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且,白先勇以“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为模式,相继在苏州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推动设立“昆曲传承计划”,形成了一个昆曲教育的网络,并在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都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影响。2010年至2011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曾以工作坊的形式发起校园版《牡丹亭》的排演计划,于2011年4月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上演,同年5月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昆曲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周”演出,获得好评。

2013年6月,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建立,是致力于北京大学的昆曲教育、推动昆曲在高校的传承、发展与学术研究的校级科研机构,这是迄今为止在苏州大学建立的中国昆曲研究中心之后,中国大陆高校成立的第二所专业昆曲研究机构。

2007年至2016年的10年间,社会上的新曲社大量涌现,如嘉兴玉茗曲社、宜兴市昆曲研习社、西安正声曲社、郑州中原昆曲社、长沙昆曲社、成都昆曲社、北京三生缘曲社、广州天园昆曲社、重庆昆曲社、深圳昆曲清唱社、苏州吴江清音昆曲社、长沙水云昆曲研习社。新成立的曲社保持定期的拍曲活动,组织曲友参与各类大型曲会,进行民间曲社与高校曲社之间的联谊与交流。

作为专业的戏曲研究机构与戏曲教育机构,昆曲表演人才与学术人才的培养依然是重中之重。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除了“昆五班”的持续培养以外,全国昆曲演员特训班也在持续开展。在2005与2006年的旦角与小生班培养基础上,2007年又开设全国昆曲老生演员培训班,邀请计镇华、黄小午、张世铮、李玉声名师授课;2008年开设全国昆曲净行、丑行演员培训班;2009年开设全国昆曲演员培训班。中国戏曲学院于2007年招收昆曲表演专业研究方向艺术硕士研究生,2010年招收首届昆曲专业本科班,这是中国戏曲学院招收首个成班级建制的昆曲专业本科班,且自2010年起每年招收一届昆曲专业本科班并延续至今。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于2012年与2013年分别招收两届昆曲表演班,其中,12级51名,13级10名,学制六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剧戏曲学系于2014年与2016年分别开设《昆曲艺术赏析》与《昆曲演唱与工尺谱识读》课程。

在昆曲学术研究上,专业的戏曲研究机构与戏曲教育机构一方面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另一方面编纂出版了一系列昆曲类著作。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09年5月成立“昆曲艺术研究中心”,启动“昆曲舞台表演文献整理丛刊”的编撰,同年年底开展“昆曲口述史”项目,对140多位昆曲艺人、曲家进行口述访谈,保存整理“活态”昆曲艺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于2007年举办“传薪千秋——庆贺昆曲名师倪传钺百岁华诞暨教学研讨会”“苦心孤诣传薪火——‘传字辈’在上海戏校图片展览、教学研讨会”“京昆合璧风流儒雅——纪念俞振飞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出版图书《传薪千秋——倪传钺教学研讨纪念文集》⑤《中国昆曲装扮艺术》⑥《中国昆曲衣箱》⑦《俞振飞传》⑧《俞振飞年谱》⑨《俞粟庐书信集》⑩《俞振飞书信集》⑪《昆剧曲学探究》⑫等。2009年,中国昆曲博物馆影印出版《张紫东家藏〈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⑬。2012年7月,《中国昆曲年鉴2012》⑭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昆曲年鉴,汇集了该年度中国昆曲发展的大量信息与资料,为“非遗”存照。此后,昆曲年鉴以每年一本的频率持续出版。

2007年至2016年这10年间,昆曲的传播与传承受到“非遗”的影响,在国家的扶持及各大院团、高校、教育与研究机构的努力下,昆曲已经由原先几乎无人问津的小众面貌,开始逐步遍地开花,尤其在高校内的传播,使得一大批青年昆曲人才涌现出来,高校成为昆曲传播最主要的阵地。

三、昆曲传承基地成为新力量(2017-2021)

自2017年至今,各地高校曲社基本呈现持续发展交流的状态,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于2018年开始在全国各高校陆续成立106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其中与昆曲有关的有3所: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清华大学京昆传承基地、同济大学京昆传承基地。在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支持下,各校从昆曲通识课程、昆曲工作坊、昆曲研究、昆曲普及等方面进行工作,较之以往的单纯的校园昆曲传习,有了更广泛的普及面,以及更深入的探索。

这一阶段,校园版昆曲开始成为新的亮点。2017年至2019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组织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巡演,同济大学京昆传承基地于2020年开启学生版《长生殿》的海选培训与排演活动。

2017年,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再次推出校园版《牡丹亭》,命名“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并以“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舞台艺术教育实践项目”的名称,于2017年9月获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2019年,又获得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支持,赴中国台湾高雄演出。项目以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的排演与传习为中心,与苏州昆剧院合作,通过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排演、传习与巡回演出,带动大量热爱昆曲且有一定相关才能的青年学生参与其中,以培养出一批热爱昆曲并具有专业表演、演奏才能的精英人才。同时能够引发青年学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广泛关注,在各大高校掀起新一轮的“昆曲热”。历经两轮人才选拔、前后三次赴苏州集训、每周校内集训、寒假校内联排、内部选拔等环节,最终确定演员25名,演奏员14名,共计39名,他们来自北京16所大学和1所中学,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年,在白先勇的策划下,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开始巡演,经过在北京、抚州、天津、苏州、昆山、南京、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15场演出,并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的展演,北京大学成为唯一以大戏参演的综合性高校。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已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昆曲文化现象,被称作“一出昆曲大戏,使观众跨界升级为演员”“昆曲教育的里程碑”。校园版《牡丹亭》集合了昆剧院团、昆曲学界和高校昆曲爱好者的多方努力,作为高校学生的传承版本,其演出规格、巡演规模、产生的影响都是空前的,极大提高了校园昆曲的整体水准,并且与高校的昆曲课堂教育相融合,带动了新一轮高校昆曲的传播高潮。

2018年,同济大学被命名为首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昆)传承基地。同济昆曲研习社成为基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屡屡参加国内各类高校戏曲表演研讨活动,获得好评。2020年4月18日,同济昆曲研习社与上海昆剧团首次尝试网络直播《谷雨兰韵·海上名家说昆曲——携手向花间,同话〈长生殿〉》”节目,由王悦阳与昆曲表演艺术家张静娴为观众解读昆曲经典《长生殿》,获得逾十万人次的关注度。2020年7月10日,学生版《长生殿》启动仪式在同济大学举行,开启了学生版《长生殿》海选、培训与排演活动。同年11月,于上海昆剧团进行了《密誓》《惊变》两折的汇报演出。2021年初,学生版《长生殿》继续进行后两折教学排演,由黎安、沈昳丽等优秀演员排演。同年5月17日,全部由学生班底呈现的《长生殿》在同济大学首演。

北京大学与同济大学一南一北两所高校,先后牵头排演学生版本的《牡丹亭》与《长生殿》,这在近年来昆曲的高校传播中非常具有代表性。此外,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还承担了课程与研究等相关工作。如2018年以来的《经典昆曲欣赏》《〈非遗〉之首昆曲》课程,“吴梅与近代以来的中国戏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听汤显祖——汤显祖研究系列学术讲座”“云上的汤显祖——汤显祖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等,邀请昆曲艺术家及昆曲学者进行授课,并出版《昆曲欣赏读本》⑮《圆梦: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⑯《昆曲的声与色》⑰《在北大听汤显祖》⑱《俞平伯说昆曲》⑲等专著。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京昆传承基地承担《昆曲艺术与文化传承》等全校通识课程,2016年,在清华大学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上推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昆曲艺术欣赏》《携手向花间——昆曲经典剧目欣赏》。而且,清华大学每年组织校园戏曲节,有着较大的影响。

高校内新成立昆曲社团方兴未艾,如中国政法大学乐和昆曲社、北京大学教工昆曲古琴协会等。已经成熟的昆曲社团活动更是持续不断,在常规的习曲活动以外,一些大型的演出、纪念活动也精彩纷呈,如北京大学京昆社2019年、2020年连续协办“燕园寻梦——北京大学首届校园戏曲节”“燕园游韵——北京大学2020年戏曲晚会”;2015 年举行上海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主办、同济大学昆曲研习社承办的“风荷翩翻——高校昆曲青春汇”演出活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等高校学生社团受邀参演;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甲子曲社2018年举办“昆曲申遗成功17周年纪念暨甲子曲社复社”演出活动。2017年5月起,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与中国戏曲研究中心开始策划主办“曲叙宫商——北京高校京昆社团昆曲雅聚”活动,每年在昆曲入选“非遗”纪念日前后举行,至2021年,已举办五届,有北京大学京昆社、清华大学学生京昆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以雅昆曲社、中央美术学院滋兰曲社、中国戏曲学院菊新昆曲社、首都师范大学昆玉曲社、中国政法大学和乐曲社、中国传媒大学京昆社、中国艺术研究院昆曲学习班等昆曲社团参加,集聚一堂,谓为佳事,展示了北京高校昆曲社团发展和昆曲校园传承的成果。2021年8月25日,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昆山市巴城镇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承办的“第一届全国高校昆曲社团汇演”开始启动,并于2021年10月13日在昆山市巴城镇演出,参加昆曲会演的高校及学生来自北京、上海、苏州、湖北、山西等地区,与以往昆曲传习的传统区域、高校相比,在地域上有所拓展,由此也可见这20年间高校昆曲教育的发展。

专业的戏曲研究机构与戏曲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上已初现成果,招收的学员陆续毕业进入院团,开启的学术项目陆续出版。2018年,中国戏曲学院招收首届昆曲专业本科大班,共46名本科生,是中国戏曲学院首个成大班建制的昆曲专业本科班。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2018年开展“氍毹心传——戏曲‘名家传戏’人才培养计划”,整合了北方昆曲剧院及在京戏曲机构的实践和研究力量,共同遴选出19位戏曲表演、音乐、舞美领域的代表性传承人及艺术名家为传承导师,同时组成传戏记录小组,通过25个子项目,共同挖掘、整理、记录、传承北京地区流播的传统剧种的重要剧目,记录各剧种代表性艺术家的表演经验和从艺心得。2019年,开启“傅雪漪先生文献整理工作启动会暨音像资料捐赠仪式”。2019年3月13日,苏州大学成立中国昆曲评弹研究院,组织“戏曲走近大学生”活动。

结语:问题与探讨

昆曲自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已经走过20个年头,昆曲的传承与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戏曲研究机构、戏曲教育机构之中,并散见于一些社会团体,呈现出官方与民间相结合、学术研究与演唱表演研习齐头并进、专业人员与爱好者共同交流、校园团体与民间曲社相互学习等特点。从最初5年的初生蓄力,到中间十多年的大量涌现,到近5年的蓬勃发展,昆曲的传承与研究机构起到了纽带与推动作用,是昆曲传承的中坚力量,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以下就综合性高校的昆曲教育提出三点问题以供讨论。

其一,昆曲研究、传承机构在地域上呈现出两个中心相对集中,其他区域非常零散的特点。在北方主要集中于北京地区,在南方主要集中于江浙沪地区。当然,这和高校的分布、昆曲历史与昆曲院团的分布特点相关联,且和高校内有无能支撑的昆曲指导老师相关。从全国范围的昆曲传承与传播来看,抛开两个中心地点,其他地域分布上则较为零散,并且还呈现出南北不平衡的问题。近些年来,在以往昆曲活动较少的地区,陆续出现由昆曲爱好者组织的民间曲社,如深圳、长沙、成都等地,这一新兴现象一方面证明了民间昆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昆曲院团演出和综合性高校昆曲传承合力的结果。部分在高校里接受昆曲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在工作地组织民间曲社,这可谓是综合性高校在昆曲传承里的“蓄水池”效应。从这一角度来说,继续加强综合性高校的昆曲教育,是增强、扩大全社会昆曲基础与传承力量的有效途径。

其二,政府的支持及其方向。自昆曲申请“非遗”成功之后,相关政策措施主要由国家文化部门实施,其关注点也主要集中于专业昆剧院团,以及国家文化部门直属的昆曲传承、研究机构。相较而言,综合性高校中的昆曲传承与传习被忽视,大多是在教育部关于“高雅艺术进校园”之类的项目之下,或者高校美育等目标实施之下,才能获得些微生存空间。这一部门区隔的状况,影响到综合性高校里昆曲的传承与研究的发展。教育部自2018年实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措施,对于综合性高校的昆曲传承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全国106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里,以昆曲为主要内容的只有北京大学昆曲传承基地,以京剧与昆曲为主要内容的只有清华大学京昆传承基地与同济大学京昆传承基地。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京剧比昆曲更易实施与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挤压了昆曲传承的空间。此外,教育部对于中华优秀传承文化基地的经费支持及相关政策也不稳定。昆曲传承基地过少,以及政策实施力度的薄弱,也制约着综合性高校里昆曲传承与教育的发展。

其三,综合性高校的昆曲传承与传播,面临着青年学生流动性较强的问题。不同于专业性的昆曲院团、民间曲社,综合性高校的昆曲传承与传播,针对的往往是新的昆曲受众,其方法与实践尚需探索与总结。青年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非常旺盛,但他们的兴趣点广泛,而且在目前的社会氛围里,既受到欧美通俗文化的强力影响,也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在较短的大学生涯结束后就要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如何让他们走进来”只是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如何让他们留得住”是接下来要面对的更大的问题。

从昆曲传承机构,引申到整个社会的昆曲传承体系,人才的培养依然是持续要关注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对于专业的表演人才的培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在“昆五班”的培养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的经验,并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但是,此后也仅仅招收了一届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委托培养的“昆六班”18名学生;中国戏曲学院自2010年以后年年招生,但面临着师资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对于非职业的昆曲人才的培养。非职业的昆曲人才是昆曲的赞助者与支持者,也是昆曲传播的主要力量。总之,只有把人才培养的问题解决了,昆曲才能持续蓬勃发展。

本文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项目“昆曲入选‘非遗’二十年”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江苏省戏剧学校等机构及师友的资料支持。


▼ 注释:

①汤钰林,周秦. 中国昆曲论坛[M]. 北京:古吴轩出版社,2009.

②王文章. 昆曲艺术大典[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

③龚学平. 昆曲泰斗俞振飞[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④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昆曲精编剧目典藏[M]. 上海:中西书局,2020.

⑤传薪千秋——倪传钺教学研讨纪念文集[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⑥刘月美. 中国昆曲装扮艺术[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⑦刘月美. 中国昆曲衣箱[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10.

⑧费三金. 俞振飞传[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⑨江沛毅. 俞振飞年谱[M].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

⑩唐葆祥. 俞粟庐书信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⑪唐吉慧. 俞振飞书信集[M]. 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

⑫顾兆琳. 昆剧曲学探究[M]. 上海:中西书局,2015.

⑬张紫东基金会,苏州图书馆,等. 张紫东家藏《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M]. 扬州:广陵书局,2009.

⑭朱栋霖. 中国昆曲年鉴2012[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⑮陈均. 昆曲欣赏读本[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7.

⑯白先勇. 圆梦: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

⑰陈均. 昆曲的声与色[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⑱吴凤雏,陈均. 在北大听汤显祖[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18.

⑲俞平伯,陈均. 俞平伯说昆曲[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19.


▼ 作者简介:

陈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艺术学。

程思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艺术学。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