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8   星期四   农历二月十九   
探寻剪纸文化本源:谈《中国民俗剪纸史》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贺宝贵 创建时间: 2022.08.16 11:31:00

在我国,剪纸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见证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在民间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民俗学研究范围广泛,兼具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属性;史学更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范畴,阐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规律。而当南京大学教授陈竟将剪纸放入民俗学与史学学科视野进行研究之后,便推出了他的学术力作——《中国民俗剪纸史》一书。

2007年8月,由陈竟撰写的20万字的《中国民俗剪纸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光阴荏苒,屈指数来已过14个春秋。出版同年,在他发起的“山西大同和广灵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节(展)”期间,《中国民俗剪纸史》新书如约到场,200多位参展的全国非遗剪纸传承人代表和专家学者阅读了此著作。

笔者曾若干次地阅读过《中国民俗剪纸史》,也在市场和网络上关注、查找过与《中国民俗剪纸史》相类似的著述。于留心与思考之下,渐次生有一个感慨,《中国民俗剪纸史》不仅是当下中国剪纸学术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还是一部为民俗剪纸立史的学术力作。

一、从中国民俗剪纸的本源、概念与范畴谈起

中国剪纸历史悠久,浩瀚纷繁。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历朝历代的剪纸、行政区域性的剪纸、地域习俗性的剪纸、各个民族的剪纸,它们统归中国剪纸。所有这些剪纸有着中国剪纸式的画面造型、寓意思想、风骨精神,既是中国剪纸的特色,也可以称为中国特色,这是其基因,其共性,其底色。民俗剪纸与民间习俗和社会习俗息息相关。即使是风格相近的晋陕甘三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剪纸,在晋与陕、陕与甘、甘与宁、宁与晋之间,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中国民俗剪纸只要与外国剪纸相比对,瞬间便可辨别出彼此的文化特色。中国民俗剪纸3000多年来沿着自己的道路风雨兼程,从未被外国剪纸同化。为其立史成为中国剪纸发展到今天的必然。

《中国民俗剪纸史》对中国民俗剪纸历史的研究,不是一概而论、并为一谈,而是披荆斩棘、独辟蹊径,在瀚海般的中国剪纸领域选择了“民俗剪纸”,走出了正确的第一步。

《中国民俗剪纸史》开门见山地提出“民俗剪纸”这一概念,指出民俗剪纸指的是那些反映民间习俗的各种事项的剪纸。“因为它在民间生活中,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多方面的文化现象相联系,诸如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水平,以及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其中,特别是民俗活动,更与民俗剪纸有着直接的联系。”①

中国民俗剪纸产生于3000多年以前,它的创作主体是中国民间的百姓,其本质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表达,进而借以寄托思想情怀。因民俗剪纸制作简便,画面质朴美丽,寓意吉祥,成本低廉,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一代接一代劳动人民,贡献创作数量之多令其他中国剪纸品类望尘莫及。

民俗剪纸自古以来占据着中国剪纸的主体地位和主流地位,成为中国剪纸的源头、根脉、模式。民俗剪纸全面影响和引领着中国剪纸的本质、特点、命运与发展方向,3000多年以来,民间百姓是民俗剪纸的创作主体从未改变,民俗剪纸的本质从未改变,民俗剪纸的特点从未改变,民俗剪纸成为中国剪纸的最多量创作从未改变。民俗剪纸的历史稳定性以及在稳定中的与时俱进,反映出民俗剪纸的基因属性,人们对于它的认可无可替代,这也是民俗剪纸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第一要素。

但社会在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需求在发展变化,而且其变化并不完全是渐变,还有突变。40多年来,中国剪纸正处于“百年未见之大变局”中,在这样的大变局时期,《中国民俗剪纸史》以民俗剪纸做科学研究对象,抓住了中国剪纸研究的关键点。

《中国民俗剪纸史》提出民俗剪纸是“民间习俗剪纸”的简称,它指的“民间”是“人民中间”,而非“小众中间”“官方中间”;它指的“习俗”是“风俗”,不是昙花一现的流行。这个“习俗”,是全国人民在特定时间区间的习俗,这个时间区间跨度漫长,漫长区间的习俗的基本面是稳定的。所以,简化的“民俗剪纸”四个字是密不可分的。民俗剪纸用剪纸的形式刻画、表达民间百姓的习俗,是民间百姓的集体文化爱好,“是一种最大众化的生活创造、流传、享用的民间艺术”②。这里所指的“集体”“大众”,换言之就是全国的男女老少。这使人联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耳熟能详的一个称谓“民间剪纸”。比对民俗剪纸与民间剪纸,各自的前置词一个叫“民俗”,一个叫“民间”。在民俗与民间的范畴与概念中,它们互有相融,互有相间。而民俗生成于民间,民俗的范畴与概念必然小于民间,民俗剪纸的范畴与概念也就小于民间。所谓“小”是相对而言,“小”的民俗剪纸的研究正好是《中国民俗剪纸史》的研究目标与目的,它把“小”民俗和“大”民间的不同范畴与概念细化开、区分开,对纷繁多样的中国剪纸不一概而论,不并为一谈,大部头地论述中国民俗剪纸,使该书有着自己的生命线,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这就凸显出《中国民俗剪纸史》的与众不同,成为中国剪纸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突破、新举措。

民俗剪纸,民是人民,俗是习俗,剪纸是民俗剪纸,非其他剪纸。这就界定了民俗剪纸的人民性质、习俗性质、艺术性质,以及民俗剪纸的传播方式。民俗剪纸来自人民,民俗剪纸站在人民立场,以在民间传播为主,抒发着人民的思想情怀,张扬着人民的喜闻乐见。这样的立场和情怀,写在第六章第286至290页、第313页。书中写道:“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难以计数的民俗剪纸艺术作品,但由于统治阶级文人瞧不起他们,因而无人替他们去树碑立传,甚至连他们的姓名都被无情地埋没掉。正因此,明清时期的民俗剪纸艺术家和艺人,我们知道的寥寥无几,仅能从一些地方志、笔记、诗歌及传承人中了解一点,而乡村中许许多多杰出的民俗剪纸艺术家和艺人已无法知道,这是一项不可补偿的重大损失。”“在染色刻纸窗花创作艺人中,成就最大的要数蔚县(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王老赏和广灵的(隶属山西省大同市)张民锦。”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④。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出《中国民俗剪纸史》的人民立场非常鲜明,人民情怀无限炽热,它鲜明到把人民放在了全书的“最高位置”,把“服务人民”落在了实处。它的立场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研究中国民俗剪纸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民俗剪纸史》把民俗学思想贯穿于全书始终,形成了《中国民俗剪纸史》中的一条生命线。在众多的中国民俗工艺之中,民俗剪纸是其中的一种,对于民俗剪纸的科学认知,必须以民俗学这门学科作为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民俗学是以研究民众的生活世界为己任的学科”⑤,民俗文化被民俗学涵盖其中,民俗剪纸被民俗文化涵盖其中,这三者的关系,既像年轮的层层包围,又像宝塔的层层高起。《中国民俗剪纸史》是名副其实地站在民俗学立场上的研究,是一个在中国剪纸和中国民俗剪纸研究领域里史无前例的研究成果,《中国民俗剪纸史》可以概括出12个特点:站位高、格局大、视野宽、课题新、立论亮、追述古、论据足、引经典、史证多、小结精、经检验、服人心。

以《中国民俗剪纸史》的第一章“民俗剪纸的孕育期(原始社会到夏商周)”为例,在论述“民俗剪纸生发的社会环境”时,罗列出了民俗剪纸生发的3个社会环境:乡村环境、家族环境、文化圈环境。在论述民俗剪纸生发的物质条件时,罗列出了3个物质条件:冶炼术、纺织术和造纸术的发明。在论述民俗剪纸生发的文化基因时,罗列出了5个方面: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巫术。在论述民俗剪纸生发的原始形式时,罗列出4个:原始岩画、原始彩陶、商周青铜器、原始雕刻。以上内容的叙述,《中国民俗剪纸史》都是站在民俗学的立场与方法上,细致地论述民俗剪纸的生发与它们有着非常紧密的历史渊源。即便是商周青铜器,《中国民俗剪纸史》也将其涵盖。在作者看来,这种只有王室使用,象征政治与权力的重器,也并非不和底层人民相联系。因为至少商周青铜器的设计可能就有民间工匠参与,其制作会有以民间工匠为主力的参与。商周青铜器的器形、纹样、文字的艺术与美学,也必定会辐射性地流传、影响和贯通到民间。《中国民俗剪纸史》浓墨重彩地阐述民俗剪纸的生发,极大地展现了本书追述民俗剪纸的“前世”感、内涵的“史”感、“史学”感,展现出作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方法著书立说。

正确的方法是通向彼岸的桥梁。《中国民俗剪纸史》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它把历史朝代更迭作为中国民俗剪纸起源沿革的主干,再划出主干有几个段落,因而把民俗剪纸的起源沿革阐述清楚了。在主干里,原始社会至夏商周是民俗剪纸的孕育期,产生期在春秋战国至秦汉,在历经魏晋至南北朝的演变期,隋唐至五代的普及期以及宋、辽至元的发展期之后,迎来明至清末之前的鼎盛期,最终进入清末至1949年的衰落期。这个时间主干上的7个期划把中国民俗剪纸历史的通体结构搭建起来了。《中国民俗剪纸史》的结构显示,中国民俗剪纸的兴衰历程自有其内在的鲜活生命,它的胚胎孕育、蒸蒸日上、繁花似锦、渐次式微、几欲复兴、起起落落,都是中国民俗剪纸的生命历程。

中国民俗剪纸的生命历程遵循了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它受制于诸多外在条件,如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生产关系的结构,当下社会的审美方式与形式及其选择,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与民俗剪纸的生存竞争,当下社会人民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水平等。它也受制于自身的条件,首要的一条,是创作者和创作群体对中国民俗剪纸的认知水平、技艺水平、创作水平和创新水平。

除了对中国民俗剪纸历史起源沿革的梳理,本书还讲述了剪纸工具和材料的历史。剪纸的第一工具是剪刀,它的出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多个时期与朝代。《中国民俗剪纸史》论述剪刀的起源沿革从冶炼术说起,具体例引了《管子》《吕氏春秋》《龙鱼河图》《二仪实录》《礼运》等12部史籍,引出剪纸工具刻刀,指出“刻刀的出现要早于剪刀。”先有刻刀,后有剪刀。

作者在论述剪纸的第一材料——纸张的出现时,采用了与论述刻刀、剪刀同样的方法。作者没有直接道出蔡伦造纸,而是向前追述,他引用的佐证史籍有《后汉书》《荆州记》《史记》等6部之多,并在第20页明确地指出:“在纸发明之前,中国古人代替剪纸用的材料,除了人造的缣帛、毛毡、金箔、银箔、铜箔之外,还有自然界中的树叶、树皮、兽皮、鱼皮等薄片材料。”⑥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剪纸的材料是从之前的多种材料过渡到纸的,而剪纸技艺可能比剪纸用的纸产生的时间更早。

《中国民俗剪纸史》中,作者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剪纸做的学术分析,非常缜密。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拉(那)古墓出土的团花剪纸的考析为例,书中第三章认为,出土的6幅剪纸都是北朝至唐代的实物纸质剪纸,分别为莲花团花剪纸、莲鹿团花剪纸、莲猴团花剪纸、莲蝶团花剪纸、莲轮团花剪纸(可能有一种剪纸是一式两份),剪纸的纹饰有莲花纹、鹿纹、猴纹、塔纹、蝶纹、轮纹,共6种。6幅剪纸均为折叠剪纸方法,并展开说:“所谓折叠剪纸,简称‘折剪’。就是将纸折叠多次,然后在单元上剪镂纹样,展开后即为若干对称的形纹构成的图案,宛如万花筒。折叠剪纸可以适合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多边形、圆形、花朵形等剪成连续图案。其风格匀称、均衡、圆满,象征完美之意,北朝时一般用于佛道贺喜的吉礼和丧礼。”⑦

接着,书中指出6幅北朝至唐代团花剪纸的颜色,“除了一幅为蓝色之外,其余都是土黄色。中国民俗剪纸用纸色彩具有一定的法则:它必须体现以时、因地,依事、循礼、从义的原则。再接着书中指出北朝至唐代剪纸所用色彩大致分为吉色、素色和借用色三大系统。表达喜乐、纳吉、祝福、庆贺等事物用吉色,表达悲哀、幽怨、愤怒、恐怖、憎恶、凶丧等用其他色”⑧。最后指出了北朝6幅剪纸的作者,以及剪纸的功能。

科学方法是研究民俗剪纸的放大镜、显微镜,是研究民俗剪纸及其历史的利器。《中国民俗剪纸史》有一个含而不露的方法利器,可称作“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它所应用的“多学科”知识主要涉及植物学、动物学、民俗学、艺术学、社会学、考古学、宗教学、中医中药学、哲学、史学等学科知识。民俗剪纸作品创作的元素大多采用十二生肖、家畜家禽、庄稼作物,民居的门窗屋顶飞檐,用萱草、菊花、莲藕、蝴蝶、鲤鱼、蝈蝈等花卉鱼虫纹样点缀。还有民间巫师施行巫术活动的剪纸,以及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剪纸,作品创作的元素有特殊造型的女人和男人、扫帚、虎头、蛇龟、虾蟆(蛙)、招神魂幡、萨满族嬷嬷神等。对以上剪纸作品创作元素的研究必须掌握多学科知识。此外,民俗剪纸作品的次要构成元素,即纹饰也有很多,它们大多采用了太阳和太阳光线、圆月和月牙、云朵、阔叶树树叶、针叶树树叶、水纹、铜钱、元宝等,这同样需要多学科知识。只有以“多学科”知识为利器,才能准确地识别民俗剪纸的构成元素,才能深度解读它们在整体作品中的寓意,它们在剪纸艺术方法上的表达,它们寄托了怎样的人民情怀。

多学科知识的掌握自然地涵盖着多视角,因为学科本身就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使用的学科知识越多,获取的视角也越多,进而对民俗剪纸的研究就会全面和深入。

三、生动直观地由物见人,细致入微地归纳总结

《中国民俗剪纸史》配有274幅插图,巨量插图不仅强化了此书的视觉效果,更在于画面里展现的大量信息,及其与文字互动生发出的学术价值。

这些插图分为出土文物剪纸类、历代传承类、民间习俗类、喜庆吉祥类、消灾巫术类、神话传说类、镂版印花类、佚名作者类、署名作者类等。例如,书中第1页第一节“民俗剪纸生发的社会环境”里的“乡村环境”中图1“乡村娱乐表演”,前景是中心画面,其中有一位男演员(头戴羊肚巾)和两位女演员(一位身着粉色服装,手持绿扇子;另一位上身着绿色,下身着粉色服装,手持粉色扇子),由几位拉着二胡的人组成的乐队,四周是围观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百余人,插图的中景是村落街道、院子,远景是白雪覆盖的层层梯田。

书中第15页第二节“民俗剪纸生发的物质条件”里的“冶炼术的发明”,配图5“晋代剪刀”(浙江淳安县古墓出土文物),铁锈斑驳的剪刀图片也许能激发读者联想到千年之前的先民使用剪刀剪纸时的万千景象。

书中第96至100页,图7“莲花团花剪纸”,是图129至133阿斯塔拉(那)古墓出土的原件(残片)和复原件,真切地再现了千年前的中国民俗剪纸,指出魏晋到南北朝的民俗剪纸是我国民俗剪纸的演变期,它伴随着佛教而产生,那时的先民民俗表现形式之一是对佛教的信仰。

书中第六章“民俗剪纸的鼎盛期”中第211至286页,有插图44幅,其中民俗剪纸插图有29幅,分为四大类:第一类节日民俗剪纸,包括年节民俗剪纸、元宵节民俗剪纸、填仓节民俗剪纸、春龙节民俗剪纸、花朝节民俗剪纸、清明节民俗剪纸、谷雨节民俗剪纸、端午节民俗剪纸、七夕节民俗剪纸、中元节民俗剪纸、中秋节民俗剪纸、重阳节民俗剪纸,共12种。第二类礼仪民俗剪纸,包括结婚礼俗剪纸、寿诞礼俗剪纸、丧葬礼俗剪纸、乔迁礼俗剪纸。第三类信仰民俗剪纸,不再一一列举。第四类生活民俗剪纸,包括服饰民俗剪纸、食品民俗剪纸、居室民俗剪纸、交通民俗剪纸、娱乐民俗剪纸。这29幅插图高度概括了民俗剪纸在鼎盛期的千姿百态、万千气象。

在《中国民俗剪纸史》中,插图与文字的互动作用多多,使文字增强了实证感、历史感、真实感、形象感、色彩感、立体感、对比感。归根结底是增强了民间社会与民间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民间习俗感。

《中国民俗剪纸史》总计七章,每章有小结。如,第一章“民俗剪纸的孕育期”,从全书正文的第4至52页,总计48页,小结在第49页,共280字。小结所占比例很小,但起到梳理归纳、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把民俗剪纸的孕育土壤、物质条件、文化基因、艺术造型方法、象征的表现手法、意象造型方法囊括进了其中。有的小结起到了全章的高潮作用。因此,要充分肯定小结的必要性、重要性、特点性、效能性。

结语

关于中国民俗剪纸的研究,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开始。陈叔亮、艾青、江丰、古元、古塞、力群等20多位文化学者都做过相关研究。比如,陈叔亮选编的《窗花》由上海高原书店出版,为中国近代以来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剪纸集,也是研究中国剪纸艺术最早的专著;艾青与江丰选编的《民间剪纸》在察哈尔省(今河北省)张家口印制。因其内容的局限,进入不了研究民俗剪纸史学的范畴。1949年后,也有一些著名专家学者的相关著述,比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吕胜中的《中国民间剪纸》⑨,再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树村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⑩,也都不在其范畴之内。

《中国民俗剪纸史》从序到结尾的宏大结构,20万字的浩瀚阐述,274幅插图的生动呈现,既纵向又横向地立起一部中国民俗剪纸史。《中国民俗剪纸史》明晰了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建立起了此项目的宏观建构和微观建构,有了诸多特定的术语、概念、定义、定律,自此,中国民俗剪纸被上升为一种人民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000多年的中国民俗剪纸的身世和身份的本质、艺术性质、艺术特点、艺术价值,它与艺术市场的关系、与人民文化信仰、与人民文化娱乐方式、与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关系,《中国民俗剪纸史》做了详细阐述,它的意义有5个:一是对剪纸文化本源的探求,二是非遗学科的范本建树,三是研究方法建树,四是确定基层劳动人民是民俗剪纸创作主体的建树,五是中国史学之林增加了一项中国民俗剪纸史的课题。

如果说,《中国民俗剪纸史》有所挖掘潜力的话,那么,应把第七章“民俗剪纸的衰落期”加以细化性的拓宽;对我国东西南北中地域的剪纸分别做一个罗列和对比;剪子和刻刀两种工具的演化及其分别的地位和作用;纸张的演化以及对于中国民俗剪纸发展的作用。此外,对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民俗剪纸的商品生产和商品市场历史也应补充一些内容,因为民俗剪纸商品市场是民俗剪纸商品生产的血液。鉴于我国政府对剪纸技艺的大力抢救和科学保护,鉴于中国剪纸界30多年处于怎样走守正创新之路的激烈争辩之中,鉴于包括民俗剪纸在内的每一种剪纸都有客观的社会文化的导向作用,作为《中国民俗剪纸史》是否应把“史”的止笔时间点拉长。以上建议,欣闻陈竟将在其第二部著作《中国近代民俗剪纸史》中论及。


作者简介:贺宝贵,张家口市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张家口市非遗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南京大学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间剪纸与蔚县剪纸、张家口革命前辈著名人物。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