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9   星期一   农历三月廿一   
人与海洋的共生: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与保护研究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冯建章 刘柯兰 创建时间: 2022.10.08 15:28:00

【摘要】海南有许多非遗项目都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这是海南非遗的一大特点。此外,尚有许多暂未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非遗资源,其丰富性远远大于已公布的非遗项目。因此,非遗项目需要强化保护研究,非遗资源需要加快搜集、整理、申报,以列入名录。与海洋相关的非遗蕴涵丰富的海洋人文精神,是人与海洋可持续互动的智慧结晶,也具有追溯海南历史的价值。海南应整合资源,借助旅游开发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保护文化基因存续的文化空间,保护承载文化基因的物质载体,激发非遗传承主体构建文化自觉和主体性。这有利于海南三沙、三亚、琼海、临高、文昌等地市县提升文化品质,也将对中国沿海省市相关非遗保护起到示范作用。

【关键词】海南;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觉

海南具有生发与海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良生态环境。其最大的岛屿海南岛周边有着庞大的“海岸地带”,即海岸带、大陆架、大陆坡及坡麓的堆积体——大陆隆等①。大陆架是濒临海岸向大海缓斜的浅海地带,其充足的光照条件和温暖的海域环境孕育出了多样化的海洋生物资源,世居于此的人们围绕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而有着约200万平方公里的三沙诸岛海域,由于多为珊瑚环礁,海洋生物丰富,虽非大陆架,但也属非遗生发的天然“平台”,同样因人的活动而发展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有许多非遗项目都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这些非遗项目,是沿海居民世代以口头或行为方式沿袭、传承的,与生产、生活等高度关联的文化形态,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遗门类。中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海洋文化丰富。对这类非遗的保护有助于非遗传承主体构建文化自觉和主体性,推动海南热带海洋国家公园的建设,也将对中国沿海省市与海洋有关非遗的保护实践起到示范作用。

一、海南非遗及保护现状

(一)体现人与海洋关系的非遗

体现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是海南非遗的一大特点。这些非遗可以分为已经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和还没被列入的非遗资源。所谓“非遗资源”,是还没有完全以非遗“要素”呈现的文化资源,但这些文化资源多符合非遗评估的主要指标,即品质上的优秀度、时间上的跨越度、信息上的承载度、状态上的原生度、社会上的知名度、性格上的独特度和生存上的濒危度等②。但“非遗资源”从搜集与整理,到申报与列入名录,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力与物力的投入。按照我国非遗名录类别,本文罗列出了海南直接体现人与海洋互生的非遗项目和非遗资源。

1.民间文学

省级非遗项目有海螺姑娘传说、琼侨歌谣、临高渔谚,市级非遗项目有“108兄弟公显灵”传说,县级非遗项目有“望夫亭、玉带滩”传说等。

非遗资源有与海南琼海潭门渔民有关的故事传说“吃鸟肉会得麻风病”传说、“甘泉岛”得名传说、“枇杷树”传说、三沙谚语等10余项。20世纪80年代民俗学者叶春生和许和达在雷州半岛搜集整理的20余项民间故事传说,收录在了两人合著的《南海诸岛的传说》一书中,其中包括“海南岛与南海诸岛来历”传说、“沉七洲”传说、“白鲣鸟和海鸥”传说、“皇帝鱼”传说、“礁屿孤人”传说、“北斗星”传说、“涨海图”传说、“老二与龙女”传说、“比目鱼的歪嘴”传说、“海龟、海燕和苍蝇”传说、“蚊子来历”传说、“龙崆来历”传说、“妖婆娘与风袋”传说、“甘泉岛的淡水井”传说、“妃多与妃情”故事、“礁屿寡人”故事、“珍珠情”故事、“南海石龟”传说等多个与南海有关的故事传说③。而这些故事传说在湛江市还没有被列入名录,要以非遗项目进行保护,还需与海南跨省市合作。

2.传统音乐

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儋州调声、临高渔歌、疍歌,市级非遗项目有博鳌渔号子、昌感咸水歌等。非遗资源有潭门渔歌等。音乐对艰辛海上生活作业时感到疲累、孤独、惶恐不安的渔民具有身心慰藉功能。

3.传统舞蹈

主要有陵水县县级非遗项目求海舞,属于近海信俗空间的一种艺术样式。从事海上作业的渔民多为男性,且海上日常生产时间长,难以创作出生活或生产性舞蹈。因此,传统舞蹈类非遗较少。

4.传统美术

省级非遗项目有海南椰雕、海南贝雕等。位于三亚南边海路“疍家文化馆”的生活用具陈列区,可以见到疍家人早年的生活用具,其材料多来自“海岸地带”的动植物,如椰壳做的碗,贝壳做的勺子等。也有一些螺类做的小摆件,如被誉为海南四大名螺的万宝螺、唐冠螺、凤尾螺和鹦鹉螺,其功能主要是被用来作为美化生活的摆件。

5.传统技艺

国家级非遗项目有晒盐技艺(海盐晒制技艺),省级非遗项目有临高广船造船技艺、海南传统捕捞技艺(浅海传统捕捞技艺)、南海珍珠传统养殖技艺、椰胡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有鱼露制作技艺、“港砖曲瓦”制作技艺,县级非遗项目有首村徒手抓鱼等。

非遗资源有疍家艇制作技艺、潭门桅帆船造船技艺、潭门“土罗盘”制作技艺、潭门桅帆船航海技艺、潭门深海潜水捕捞技艺、潭门海获煮晒技艺、潭门“联帮”出海民俗、疍家艇缆绳制作技艺、疍家渔具制作技艺、疍家近海潜水技艺、疍家近海捕捞技艺、疍家海获煮晒技艺、文昌深海捕鱼技艺等。

6.传统医药

主要有省级非遗项目珍珠美容养颜汉方。这是渔民常年在海水中养殖珍珠,形成的养殖技艺与利用珍珠的知识。

7.民俗

海南民俗活动丰富,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南海航道更路经、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妈祖祭典(海口天后祀奉),省级非遗项目有新盈渔家服饰、海南端午习俗(泊潮海龙舟),市级非遗项目有海头“二月二”习俗等。

非遗资源有三沙渔业相关重点岛屿称谓民俗、海南渔民岛屿命名民俗、三亚疍黎物物交换民俗、三亚疍家禁忌、三亚疍家服饰、疍家婚丧嫁娶习俗、潭门“东海”与“北海”称谓民俗、潭门渔民海上日常生活民俗、潭门渔民海上禁忌、潭门渔民婚丧嫁娶习俗、潭门渔民海洋祭祀习俗等。

以上整理出了海南各级各类相关的非遗项目近30项,非遗资源近50项。这些非遗资源如果能进入非遗保护层级,海南与海洋相关非遗保护项目将至少达到近80项,这将促进海南海洋文化的全面保护。

(二)相关非遗保护力度有待提高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直接与海洋相关的非遗项目,海南没有一项列入,唯一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跟海洋没有直接关系。在海南的4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直接与海洋有关的非遗项目有6项,主要包括临高渔歌、疍歌、晒盐技艺(海盐晒制技艺)、南海航道更路经、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妈祖祭典(海口天后祀奉)。在海南82个省级非遗项目中,直接与海洋相关的非遗有10多项。在230多个市、县级非遗项目中,直接与海洋相关的大概有20多项④。通过海南非遗保护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到,海南现有非遗项目中直接涉及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非遗还较少,且其中多生发在近海海域,在桅帆船时代,生发在三沙诸岛海域的非遗保护项目少之又少,除南海航道更路经(文昌市和琼海市为申报地区)和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琼海市为申报地区)外,几近于无。

海南作为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进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相关非遗项目占比略高于中国沿海省市,如广东省、茂名市、湛江市,以及浙江省、宁波市等。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语境下,海南三沙市对与海洋相关的非遗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等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南海航道更路经”研究成果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经成为海南非遗保护的“双峰”。但也呈现“碎片化”状态,特别是中国渔民开发三沙诸岛的造船技艺、航海技艺、捕捞技艺等,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此外,沿海一带,特别是参与三沙海域开发的潭门和文昌沿海渔民,以及三亚、陵水、昌江、海口等地疍家人的非遗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搜集和整理。

二、海南非遗的文化基因

海南是有着约200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岛屿省份,是中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按常理来说,海南的文化应该以海洋文化为主,但海南海洋文化和相关非遗保护都长时间受到了忽视。海南非遗多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内含丰富的文化基因,其保护应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靠海而生之精神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千百年来海南人民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南海航行的路线知识及实践。就非遗的“活态性”而言,与潭门渔民有关的、以南海航道更路经为特点的非遗内涵的精神,最能代表海南渔民的海洋人文精神。

琼海潭门渔民是开发三沙诸岛海域的“主体”,在潭门,渔民称南海为“青水”或“咸水”,称渔业文化是“青水文化”或“咸水文化”,称渔民的命是“青水命”或“咸水命”,即从“青水”或“咸水”里讨饭的命,含有一种自我贬低的意味,这与大海里讨生活的“凶险”有关。由“青水”“咸水”的语词,可以看出潭门人对大海既“敌视”,又为着“生存”与“发财梦”的原委而“难以割舍”。“冒险犯难”“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成为潭门人与未卜的海洋世界英勇搏斗的基本精神气质。周伟民和唐玲玲认为潭门渔民的核心精神气质有这四种:一是在大海中顶狂风、战恶浪、不畏艰险,敢于冒险。二是在开拓和进取中敢于向陌生领域开发。三是他们都清晰地认识到,他们的海航活动虽然是为了个人养家糊口,但代表了国家在南海的对外形象,他们是一双中国人打开国际视野的眼睛,也是对话世界的使者,于是,敢同陌生国家的商人做生意,甚至船到哪里,一部分人就在哪里住下移民。四是有充满活力和外向性格的价值理念,敢破各种束缚,追求自由。船长们说:哪里赚钱多,船头就指向哪里⑤。

他们在《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一书的“引言”部分,进一步对桅帆船时代的“驰岛”⑥群体和海南广大渔民群体所拥有的海洋文化核心精神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把潭门渔民海洋精神概括为外向和开放、冒险和开拓、崇尚商业和海外移民、平民和个性等四种⑦。

此外,疍歌、儋州声调、琼侨歌谣等传统音乐类,临高渔谚等民间文学类非遗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海洋精神。这些非遗项目主要生发在近海环境,其内容、样式与疍家人、临高渔民和儋州渔民的近海作业环境相适应,体现了海南渔民“乐天”的族群性格,体现了普通海南渔民的喜怒哀乐。而海南作为中国除福建、广东之外的著名侨乡,“琼侨歌谣”内含的海洋精神更为丰富。琼侨歌谣主要发生在海南的文昌、琼海、万宁等著名侨乡,搜集有400余首,多表达了华侨出洋的缘由、遭遇、思乡之情,以及海外生活与创业的艰辛等,有部分歌谣也表达了华侨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去番吃得苦与脏,严冬过后是春光”等。

(二)与海共生之智慧

1.对海洋物种的生产性认知

海南渔民对各类海产称谓之多,到了内陆人不可思议的程度,比如海南渔民提到“螺”,有红口螺、赤囗螺、猫脚螺、铁囗螺、青牛支螺、无头笼螺、白螺、龙魁螺、椰子螺、白面螺、牛眼螺、地螺、火灰螺、加祥螺、公螺、饭是螺、刺螺、金钱螺、尼螺、六爪螺、皇冠螺、虫河螺、号角螺、英舞螺、南风螺、红啮螺、针尾螺等几近30多种名称;对鱼的称呼有马头鱼、黄花鱼、黄姑鱼、白姑鱼、墨鱼、鱿鱼、章鱼、鮸鱼、鳓鱼、带鱼、鲳鱼、秋刀鱼、石斑鱼、多宝鱼、马鲛鱼等几十种;而贝壳类,如虎斑贝、白玉贝、夜光贝、珍珠贝等也有上百种;其他的龟、参等称谓也很多。对丰富的海洋生物命名的民俗,属于一种非遗资源,体现了渔民的智慧。

海南人不但知道各种螺、鱼、贝壳、龟、海参等海产的名称,还知道如何跟着渔汛进行捕捞,临高渔民环海南岛捕鱼主要是跟着渔汛进行作业。海南渔民知道哪个季节吃什么“海鲜”口感最好、最有营养,比如有“春蟹夏鲎秋翅冬参”⑧的说法。潭门渔民在三沙诸岛海域作业,对不同的“渔获”形成了不同的煮晒技艺。比如,煮晒海参,首先要分类,有梅花参、黑狗参等。不同类别、大小的海参,煮与晒的时间都不一样。一般是水开5分钟后就可捞出来,但是块头特大的要煮更长时间。通常情况下,在煮海参之前,先要用筷子从肉中间插进去,劈开,处理掉内脏。然后用准备好的竹片从肉中间插过去,煮熟后,平摊开晾晒。如果不插竹片,海参肉在晒的过程中会卷缩,不易晒干。如果晒的时间不足,就不能晒干,会腐烂。又如,煮晒蛤肉,即砗磲肉,一般直接在水里煮开,停几分钟,捞出来,凉一凉,就可等待第二天出太阳晒干,等等。无论是渔汛捕鱼,还是“春蟹夏鲎秋翅冬参”之说,抑或是煮晒海参和蛤肉等,都是具有保护价值的生产技艺,应该得到良好传承。

2.航海知识与技艺

在海南渔民的精神世界,没有“征服”的观念,只有“敬畏”“遂顺”。面对凶险叵测的大海,他们若要获取大海丰富的资源,就要像“骑士”和“熬鹰者”一样,只有充分掌握了“马”或“鹰”的秉性,才能“为我所用”。海南人的造船、海航、潜水等技艺由此而来。

第一,适合三沙诸岛海域作业的桅帆船技艺。在海南,因为作业海域的不同,最少形成了两大类船型:一是近海海域作业的“广船”。二是三沙诸岛海域作业的,以“福船”为基础的改良船。海南岛的近海海域气候、海底环境、资源、人文等与广东相类,所以环海南岛作业的渔民,如临高、儋州、海口、澄迈、东方等地渔民,使用的船多类“广船”,这是临高有“广船造船技艺”这项非遗的原因,他们的潜水、捕鱼、渔获煮晒等技艺也都跟广东雷同度高。而文昌、琼海潭门、万宁等地渔民多远航三沙诸岛海域作业,他们的造船技艺、深海潜水、深海捕捞、鱼获煮晒技艺等就要适应三沙诸岛多珊瑚礁盘的海况。两地区渔民作业方式、作业习惯和捕捞对象等也不一样,比如前者以捕捞名贵的海鱼为主,而后者以深水潜捞各种海参、螺、蛤等为主。

第二,系统性掌握作业海域的天文地理知识。海南近海渔民在长期作业中,逐渐掌握了海洋天文地理知识,这些知识非遗专家少有研究。没有见到临高、海口等地渔民把“看云识天气”之类的经验总结为非遗进行申报,也没有见到近海渔民的航海技艺进入海南各级非遗保护名录。但是琼海潭门渔民对远航三沙诸岛作业的经验、海域的海岛礁盘状况等总结成的“南海航道更路经”已被公布为非遗项目。三沙诸岛的航海作业中的阿班爬桅杆“望礁”、迷航时“看鸟”、测量水深、识别海水的颜色等众多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搜集与整理。

第三,利用季风和克服台风的航海技艺。海南渔民作业除要掌握渔汛的规律外,还要掌握季风的特点。比如,每年11月至12月,南海普遍开始刮东北风或西北风,第二年4月至5月时,以西南风或东南风为主。这是近海作业和远海作业的渔民都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在桅帆船时代,若没有顺风或逆风推动船只前行,桅帆船寸步难行,只能顺洋流漂泊。

即便海南渔民掌握了“看云识天气”的天文知识,出海避开了西太平洋的“台风季”,但是南海上空不可预测的“黑风暴”还是会不期而至。“黑风暴”对于远航三沙诸岛海域的渔民特别危险。琼海潭门渔民由此积累了丰富的抗击台风的技艺。对于“斗台风技艺”,出身于潭门的学者郑庆杨⑨总结了以下八点传统经验。

一是整个过程要听驰岛指挥,驰岛拥有唯一的话语权。二是当台风风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只能听天由命,准备逃生。三是要提前抛掉船上部分渔获。在实际操作时,对情况的把握最能考验一个驰岛的智慧,毕竟要面对人、财、物的选择,要面对船主利益、东家利益甚或船员安全的三难抉择。四是“下碇鞋”。这是一种抗风方法,即抗击台风前要落碇抛锚,甚至剁断锚缆,根据实际情况逐渐砍断桅杆,以便让帆船顺风漂流。抛锚缆的目的不是为了停泊固定船位,而是想利用锚与锚缆在海中的阻力和拉力把船头正对顶风浪。等台风过去,帆船就近到永兴岛、东岛、太平岛、南威岛等有高大树木的岛屿,再寻找、砍伐树木,制作桅杆。五是“下尾扣”。这也是一种抗风方法。遇见狂风巨浪,如果贸然抛锚停泊抗风,有被巨浪推翻的风险,只有先把帆降下来捆绑,并让帆船漂流才能幸免。如果有必要,会把船上不太值钱且笨重的东西抛下海以减轻渔船的负载,若渔船仍不时被狂风恶浪抛得打转,就要把三条船缆连接起来,船缆的两头分别绑在船艉的两边大木桩上,然后把船缆抛入海中。每条船缆有七八十米长,形成一个半圆在海中漂浮,这样造成的阻力使渔船减小了漂流速度,也保证了高翘的船艉对着巨浪,以免打转、打翻。六是“加碇”。如果抛下海的船缆浮力大,都浮在海面,并没有造成多大阻力,渔船的漂浮速度并未减小,就要组织渔民把船缆拉上来。大约拉到中间,便把一门木制的船碇绑上去,然后再抛下海⑩。七是在整个过程中,操作的核心技术要领是让风浪、锚、舵、船头、船艉成一条直线,尽一切可能避免船身横对风浪。一旦侧对风浪,就会翻船。八是有的渔船出海时,就会在船艉、船舯和船头三处,各准备一把舵,以防万一有舵损坏,不至于渔船失控⑪。

(三)与海相关之历史

1925年,王国维提倡“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的“二重证据”历史研究法。随后,历史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三重证据法”,甚至“四重证据法”。其中,叶舒宪的“四重证据法”,强调要充分运用人类学的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文学、历史、文化等学科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开发南海的历史文献资料有限,因此,除考古发现外,海南非遗资源的研究对建构海南移民史、疍家史、三沙诸岛开发史等具有重大意义。

海南岛是一个海岛,海南人多为不同时代的移民。无论是早期的黎族,还是后来的汉族、苗族、回族、蒙古族等,其迁徙的历史建构,除有限的文献(谱牒、正史、民间记载)、体格、考古发现等之外,主要靠其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崇拜、传统技艺等。比如,海南回族的历史较为复杂,许多学者正是通过其语言与古波斯人、古占婆人的关系,来确证其族源;又如,临高人的语言,与壮族有着深度的关联;再如,海南苗族语言,与内陆瑶族类似。语言类的非遗,是建构海南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源。其他的服饰制作技艺、信仰、民俗等也能帮助探讨海南乃至南海历史,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资料。

海南疍家人主要分布昌江海尾、海口海甸岛、陵水新村和三亚沿海港湾,特别是后海、藤桥、红沙、南边海一带。疍家人历史上被视为“贱民”,再加水上漂泊的生活,他们很少能够读书,关于自己历史的文字记载极少。正史或是民间史料,也对此鲜有记载。因此,疍民的历史几乎全靠其故事传说、语言、谚语、咸水歌、婚丧嫁娶民俗等非遗资源来建构。

作为海南非遗研究的两座高峰之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南海航道更路经”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就在于《更路簿》确证了“中国人最早发现”“中国人最早命名”“中国人最早开发、经营”⑫三沙诸岛等。建构三沙诸岛的历史,不仅需要对30多部“南海航道更路经”进行研究,还需要对与其有关的传说故事、民俗、信仰、渔歌、各种技艺等非遗资源一起系统研究。

三、海南非遗的活态传承

海南生发在海洋社会的非遗是其自然体悟、灵性智慧、生产生活知识、人文历史等的重要载体,有必要得到及时的保护和传承。20世纪90年代桅帆船退出茫茫的南海,至今已经有一代人的时间,桅帆船航海背后的海洋人文精神、海洋生活生产知识和海洋历史的“非遗”叙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活态传承。

第一,保护文化基因存续的文化空间。以海南疍家人为例,他们曾长期居住在海上,形成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习俗。20世纪70年代以来,疍家人离开常年居住生活的疍家艇或疍家棚,逐步上岸居住,其文化中的海洋属性日渐衰微,以至于新生代的疍家人,生产生活日渐“陆地化”,其文化空间也受到挤压。当下,只有在陵水新村的一个渔排、三亚疍家文化馆,以及挂着疍家海鲜店招牌的美食店还可以看到疍家文化标识。虽然还有许多年轻的疍家人,由于有着良好的水性,仍然活动在沿海港湾的游艇和三沙诸岛的渔船上,但这些都不足以传承疍家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

海南各地疍家人集聚的港湾作为文化空间有必要得到保护。三亚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密集的景区,已经获得先机。在三亚西鼓岛和东锣岛一带正在规划设计的作为旅游景点的海洋牧场,把疍家文化旅游列入其中。其他疍家人集聚区,如陵水新村、海口海甸岛和昌江海尾,也可以立足于现代科技和环保意识,打造“疍家”主题海洋牧场,以此为平台,活态传承疍家人的咸水歌、婚丧嫁娶等非遗项目或资源。

第二,保护承载文化基因的物质载体。“桅帆船”,如临高近海作业的“广船”和潭门远海作业的“福船”,是反映海南海洋人文精神、生活生产知识、历史文化等的物质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失去了桅帆船,海南的海洋文化将多进入“博物馆”。如潭门人符永壮先后于2016年和2019年出于自身对“祖宗海”的情怀,打造了“耕海1号”“耕海2号”两艘桅帆船,停泊在潭门内港靠近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水面,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在保证船体和海况安全的前提下发展近海旅游,甚至远海海钓,以“桅帆船”带动海洋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承与桅帆船生活、航行、作业有关的海洋文化知识和技艺,传承历代祖先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海洋历史文化。

第三,非遗嵌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21年9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海南的热带雨林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构的背景下,海南热带海洋国家公园的规划也提上了日程。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构,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就包括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的市场化与国际化。如果没有海洋元素的加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很难打造成功。而反过来说,海南与海洋相关非遗保护成果合理的市场化、国际化转换,也将为海南非遗保护添加动力。海南热带海洋国家公园的打造将以与海洋相关的非遗为灵魂和精神支撑,海南热带海洋国家公园也将成为相关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空间之一。

结语

海南沿海居民的非遗多依托于渔业社会。随着现代化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捕捞技术的推广,传统桅帆船时代的渔业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逐渐式微。桅帆船时代的老渔民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与此有关的非遗资源处于“濒危”状态,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搜集、整理,并进行活态传承,这些人类代代相传的开发、利用海洋的知识,与海洋共生的智慧,或将永远消失在茫茫大海的浪涛之中。

海南对这类非遗进行活态传承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合理推动“疍家”主题海洋牧场、近海桅帆船旅游等,可以保护文化基因存续的文化空间,保护承载文化基因的物质载体;非遗嵌入海南热带海洋国家公园的建构,将有利于提升其历史文化内涵;海南强化丰富的非遗活态传承,也有助于在建构海南自由贸易港时保持文化自觉。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海《更路簿》抢救性征集、整理与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7ZDA1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冯建章,三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艺术文化。

刘柯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