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8   星期日   农历冬月初八   大雪 大雪
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常瑞芳 南钢 创建时间: 2018.07.12 14:28:23

  

    【教改透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源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对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认同、重塑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非遗传承和传统文化传承要全方位、全学段、全过程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继续教育,并要“以幼儿园、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见,如何让非遗走进幼儿园,实现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融合,既紧迫又重要。

    给孩子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说,非遗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丰富性、生动性与多样性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姿,又在推动着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创新。

  就非遗教育进入幼儿园来说,它至少具有三大价值:一是有助于增进儿童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幼儿具有文化认同的可能,并通过生活化表达和游戏化表达体现出来。非遗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需要,作为日常经验的特殊表达方式,它凝聚了国人的智慧,因此,非遗能够通过其特有的形式来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二是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代新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非遗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它虽是历史的表达,但却不是对过往的迷恋,而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活化。因此,通过非遗入园,能够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代新人。三是有助于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办园质量。当代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创新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成为当前学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通过口传心授传承,表现形式大多是技艺、仪式,或是表演、传说、习俗等等,通过非遗入园,能够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为幼儿创造多元体验,丰富幼儿日常经验,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让孩子体会传统文化的美

  非遗种类繁多,涉及的行业领域五花八门,既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也包括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既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也有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以及传统体育和游艺等。因此,要推动非遗入园,必须要考虑“什么入”“入什么”“入到哪儿”等问题,这就涉及非遗入园的内容取舍及其选择原则。

  对于非遗入园的内容,应考虑以下原则:一是教育适应性原则。面对非遗的诸多类型,首先要考虑其是否适合于幼儿园教育的特性,如果适合就可以考虑入园,但也有许多并不切合幼儿园实际,这些就需要摒弃,如一些杂技与竞技类技艺,包括顶碗、走钢丝、柔术(软功)、车技等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的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技艺,就不太适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二是幼儿可接受性原则。在选择非遗内容时,应考虑幼儿的兴趣与可接受性,这是非遗入园是否有效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幼儿有其自身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引进非遗项目,必须考虑到非遗课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并经过充分论证,使其真正能够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以避免一哄而上、一上就死和传承表面化、知识零散化的状况。三是资源可及性原则。非遗大多具有地域性、非广泛性和非普遍性的特点,所以在入园时应坚持文化适应理念,结合时代要求,考虑地域条件,特别是当地资源的支持性和是否具有相关素养的师资等,理性选择和组织适宜项目,为幼儿提供有益的文化经验和非遗体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立了我国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其中“人文底蕴”居于首位。之所以提倡非遗入园,就是因为非遗对涵养人文底蕴具有独特功能。为此,幼儿园可以依据上述原则,结合非遗项目的代表性,重点关注民族共性文化和民族地域文化,并在其中进行甄选。对于民族共性非遗项目,可选京剧、太极拳、中医药、空竹、节日民俗等;对于民族地域非遗项目,则应根据地域文化进行取舍,如潍坊的风筝、天津的泥人、海南的黎锦、淄博的孟姜女传说、重庆的川江号子等。在甄选完非遗项目后,还应进行课程转化和教材开发,进一步构建非遗园本课程体系,形成非遗课程的阶段化和序列化,打造非遗课程的生态群落,持续滋养润泽幼儿的心灵,为其文化启蒙和文化认同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应列出清单,建立资源库,以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

     为孩子打开传统文化的天地

  非遗入园已有不少尝试,但还显得较为零散和肤浅。应该指出,非遗入园是系统工程,既需要顶层的政策设计,也需要园所的自觉实践,唯有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非遗入园的实效和长效。

  在推动非遗入园的路径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政策顶层设计。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非遗入园已经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但要真正把其落在实处,还需要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制定非遗入校入园的地方性政策和相关措施,以进一步明确非遗入校入园的目的、宗旨、原则、内容、形式,非遗入校入园中不同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非遗入校入园的法律保护和纠纷处理,非遗传承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等。二是构建非遗入园协同机制。非遗入园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包括非遗管理部门、非遗传承单位、非遗传承人、社区、家庭、学校、民政等相关部门,要保证非遗顺利入园,就要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破解相关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其携起手来,通过共建平台、协同促进,达成入园共识,建立非遗传承长效机制,共推非遗入园大计。三是加强园所自身建设。非遗入园对幼儿园的园所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要保证非遗顺利入园,就需要提升教师非遗素养、创设园所非遗环境、研发非遗相关课程、编写非遗系列教材、开展非遗游戏活动、建设非遗网络平台、打造“互联网+”非遗传承体验区、涵养非遗园所文化、培育师幼非遗合作共同体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描写童年经验的重要性,他说,今天的幼儿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如何度过童年,童年时代由谁携手领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今天,我们推进非遗入园,就是为了让祖国优秀的非遗文化及其基因在幼儿心中扎根发芽,从而增进下一代的文化情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终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

  (作者:常瑞芳,系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南钢,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副编审。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5CWHJ04)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