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9   星期一   农历冬月初九   大雪 大雪
非遗保护不是为表演 而是为回到生活——工尺谱、东北大鼓等非遗保护探新路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王敏娜 创建时间: 2017.03.17 09:53:00

岫岩东北大鼓传承人王福玲正在表演(摄影:夏建国)

 岫岩东北大鼓传承人王福玲正在表演(摄影:夏建国)

核心提示:
  非遗项目需要保护和传承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前不久,盘锦将几近消失的传统记谱方式工尺谱挖掘、整理出来,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搬上舞台。然而,工尺谱的学习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难以维系生活,导致和其他一些非遗项目一样,陷入了后继乏人的窘境。此种情况下,我省有非遗传承人与企业合作,扩大演出市场,传承队伍也因此逐渐壮大。与此同时,如何在开发中避免因逐利导致本末倒置,保持非遗项目的原真性,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付出与收入难成正比 后继乏人是非遗传承面临的共性问题
  春的气息越来越浓,可盘锦市工尺谱传承人李润中还在回味去年冬日的那场演出。
  2016年12月24日,在盘锦市第二届冬季稻草艺术节上,6位民间艺人在舞台上念唱工尺谱的谱字,让观众领略了中国传统记谱方式的魅力。
  看到人们对于工尺谱的好奇和认可,李润中既倍感欣慰,又觉得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
  作为记录和传承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媒介,工尺谱曾是明清时期通用的记谱方式。但随着西方的简谱和五线谱的流行,工尺谱逐渐没落,如今的年轻人几乎无人能识,就连李润中也一度放弃使用工尺谱。
  如果不是盘锦挖掘整理地域文化,找到了一些早年民间艺人用工尺谱谱写的曲调,并请李润中将之翻译过来,工尺谱在当地也许将被彻底遗忘。
  为了挽救这一古老的传统记谱方式和老曲调,盘锦市于去年6月将工尺谱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润中成为该项目的传承人。然而,失去了生存土壤的工尺谱的传承并非易事。
  “简谱等现代记谱方式更为简单易学,早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杨久盛对此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学校讲课时,也只有讲到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时才会提及工尺谱。
  对于工尺谱的传承,杨久盛叹了口气,只说了一个字:“难!”
  李润中也深知工尺谱传承的难度,但他并没有泄气,而是想着将其先搬上舞台,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记谱方式。
  盘锦市举办的第二届冬季稻草艺术节,恰好为工尺谱提供了展演的机会。李润中为了将工尺谱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费尽了思量。
  在李润中的记忆中,早年间开鼓乐坊的父亲教自己和师兄弟们吹唢呐时,都是从念唱工尺谱的乐谱开始。于是,他在当地找了几位有音乐基础的艺人,教他们念唱工尺谱的基本曲子,并将这一过程搬上舞台。
  在表演之前,李润中为了告诉人们什么是工尺谱,还专门配了一段旁白——提起工尺谱,大家可能感觉很陌生,其实工尺谱是古代记录音乐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已流传上千年,是艺人演唱的字谱,用来记录音乐的符号……
  演出是成功的,工尺谱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些民间艺人也向李润中打听工尺谱的事儿。然而,这种方式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表演工尺谱的几位艺人只是如同唱歌一般,念唱两首曲子,并未掌握精髓。
  “真正掌握工尺谱,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李润中坦言,找一个愿意拿出3年时间专门学习工尺谱的人还是有些困难的。这不仅需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工尺谱很少有机会用到,无法带来收入。
  事实上,学习过程漫长、无法维系生活,不仅是工尺谱传承遇到的问题,也是许多非遗项目共同面临的难题。
  仅靠“输血”无法彻底摆脱窘境 有非遗传承人开始与企业合作
  我国自2004年8月签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便采取法律、技术、行政和财政措施来促进非遗的传承,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近几年,国家及省(区、市)各级政府尽可能多地给传承人提供展示展演舞台,并且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上个月中旬,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其中辽宁省累计投入2500万元。
  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非遗保护传承上的一些压力,但是仅靠“输血”式的支持,无法确保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评估报告》中关于问题及建议部分的阐述恰恰印证了这一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如何摆脱非遗传承的窘境,已成了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
  “我们应该更多地从市场对接上帮助他们。”盘锦市文管办主任、著名民俗专家杨洪琦说,岫岩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王福玲的遭遇给他很大的启示,非遗完全可以凭自己走出一条活路。
  今年48岁的王福玲,16岁便师从岫岩有名的大鼓书艺人孙景州学唱大鼓书。王福玲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看着师傅唱,不久之后便能独自登台唱大鼓。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电影、电视等新娱乐方式遍地开花,大鼓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受众群体日益缩小,演出市场也渐渐萎缩。
  为了维持生计,王福玲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大鼓书,改行做起了影楼生意。2008年,岫岩东北大鼓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后,王福玲又开始唱大鼓,但也仅限于在相关部门组织的一些活动中进行展演,影楼依然是她生活的来源。
  5年前,在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和民俗专家的帮助下,王福玲与盘锦一家餐饮公司签订了合同,常年在这家公司的沈阳万象城店表演东北大鼓。
  最初,王福玲对此并没抱有太大的期望,她不相信一家餐饮企业能改写大鼓书的“命运”。
  然而,让王福玲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她开始演出后,餐厅的客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些人还专门带外地的朋友到此就餐,向他们展示辽宁的传统曲艺表演。
  更让王福玲感到欣慰的是,餐厅里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要拜她为师,学唱大鼓书。后来,王福玲推荐自己的师兄弟进入该公司的其他连锁店进行表演,并且让儿子关掉了影楼,学弹弦儿。
  如今,岫岩东北大鼓的队伍不断扩容,出现不少职业大鼓书艺人。
  并非所有项目都适合走市场 非遗开发不能无限性逐利
  岫岩东北大鼓因企业的加入,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传承,这让李润中等其他非遗传承人看到了一条新路。在去年的小年夜,李润中及其他一些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盘锦市大洼区一家温泉酒店的邀请进行了演出。
  那一天的表演现场十分热闹,不仅有数千人来观看,现场展卖的非遗产品也几乎销售一空。
  非遗与市场对接、和企业共舞,既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又推动了非遗项目的发展。与王福玲签订合同的餐饮公司的老板张松坦言,餐饮做的不仅是美食,还有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唯有文化才能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反过来,企业也有责任和义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据了解,盘锦这家餐饮公司不但将非遗传承人请到餐厅进行常态化的演出,还对东北大鼓的传统段子进行整理,到现在已有40多部。这种做法,也分担了非遗传承人肩负的压力。
  企业和非遗的结合,让传承人看到了发展的新希望,但一些民俗学家对此却格外抵触。在他们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要国家拿出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去支撑,而不是拿着遗产去换钱。
  有专家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很多企业开发非遗项目时,只是将传统文化碎片式地搬上舞台,推向市场,很容易丧失其原真性,况且非遗保护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回到生活。虽然当下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是在寻求发展的时候,不能因为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尝到了一些甜头,就蜂拥而上。
  东北大鼓、工尺谱这些民间工艺类、歌舞艺术类非遗,因与文化主体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迎合了现代旅游、文化产业等的发展,适合走入市场进行保护性开发,但各相关参与主体还需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重在可持续传承而不是无限性逐利。
  专家的担忧不无道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民性的特点,理应得到全民的认知、欣赏和传承。现有的商业化文艺展演以及旅游市场的文化销售等模式,虽然推进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但同时也加速了非遗的符号化与客体化进程。
  但无论如何,只要分清哪些非遗适合开发,哪些必须得到原真性保护,非遗的出路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得多。

编辑:黄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