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12-09   星期一   农历冬月初九   大雪 大雪
古琴艺术与非遗保护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田青 创建时间: 2017.01.13 08:47:24

田青

不同朝代的古琴

古代古琴演奏

演讲人简介:

田青,著名音乐学者。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佛教协会顾问、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研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宗教音乐》、《净土天音》、《佛教音乐的华化》、《禅与乐》等多部著作。曾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执行副主任,为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编者短评:

近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起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早在2003年,古琴艺术继昆曲之后,第二批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人文精神。讲座中,田青先生以古琴艺术作为“雅”文化进行切入,着重介绍了古琴艺术中“敬”的人文精神,并推而广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田青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民间音乐的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本期讲坛邀请他讲述历史悠久且独具韵味的古琴艺术及其保护。

“雅”的古琴艺术

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个过去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开始被中国社会所重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开始被人们重新认识。

中国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四大类,而文人音乐的代表就是古琴。但是,随着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也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社会遗忘。从2003年到今天,古琴艺术和琴人从被人们遗忘、被边缘化,到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主要是在大学生和白领阶层中。奇怪的是,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只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已经开始有人嘲讽了。在北京的知识圈里曾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所谓京城新“四大恶俗”———听昆曲、学古琴、喝普洱、练瑜伽。对这种说法我颇不以为然。

所谓“俗”,一般是指普及的大众文化;所谓“雅”,一般是指少数知识阶层的“精英文化”。《诗经》里有《风》、《雅》、《颂》,《雅》是什么呢?是京畿地方,就是当时首都周围知识阶层的创作;而《风》是“俗”的,是当时老百姓中传唱的各地民歌。但实际上“雅”和“俗”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而且常常雅俗互换,尤其是时间可以使“俗”变成“雅”,前朝之“俗”常常成为后朝之“雅”。古琴则不同,在中国古代,它始终是文人的乐器,从来没变成过俗的东西,而且始终和俗处于对立的地位。古琴过去不是俗文化,今天不是俗文化,将来仍然不大可能变成大众文化,更难变成真正的俗文化。因为它身上所负载的丰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古琴本身的气质、性格就决定了它始终只能是小众的文化,只能是雅文化。古琴本身的人文精神、艺术精神能够保证古琴不会被恶俗。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文化负载最丰厚的乐器和艺术,简单地总结它的人文精神,一定会挂一漏万,一定不能够被所有人都接受。为了使我的体会能更鲜明地表述,我把古琴的人文精神大胆地归纳为一个“敬”字。徐上瀛“二十四况”的“静”是古琴的艺术风格,我讲的这个“敬”是它更内在、更深层面的精神。那么古琴和“敬”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我把这个“敬”字提炼成古琴的人文精神呢?我想这要从中国的文化传统说起。

有“礼乐之邦”美誉的古代中国是最重视音乐的国家。从先秦开始,儒家最强调的两个字,一个是“礼”,一个是“乐”,把“礼”和“乐”之间的关系说得非常清楚。孔子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一个人的人格养成,到治理一个国家,靠的就是“礼乐”。“礼”里面包含着国家制度,包含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尊崇的最重要的精神和相应的仪轨规章;古代的“乐”不仅仅是音乐,它还包含着舞蹈、文学等所有我们现在称作艺术的内容。那么一个“礼”、一个“乐”起什么作用呢?用荀子的话说,就是“乐合同,礼别异”。异是不同,是分别。一个社会必须有区别,有严格的阶层,有上下、尊卑。但光强调礼也不行,比如古印度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不容混淆的阶层,尤其是被称为“贱民”的人是不能够和其他阶层通婚的。它的等级鲜明,“别异”得非常清楚。但是阶级过于鲜明,社会就没有包容和亲近感。差别之外,还得有亲和的、融合的东西,这就是“乐”的作用。“礼”的精神其实就是一个“敬”字———没有敬就没有礼。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中国人讲孝道,给父母吃穿,生病带他去医院,这是不是孝?孔子说不够,供其吃穿这叫“养”,和养鸡养狗养猪养马是一样的,养和孝最大的区别是孝里头有敬,你要尊敬你的父母。所以这个“敬”字是中国古代传统理念最重要的一个字。

“敬”字联系到一个词叫做敬畏。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现在我们的社会缺的就是敬畏之心,很多人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变成动物,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所以我们把这个“敬”字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内容。“礼乐”是相辅相成的,“乐合同,礼别异”,礼和乐结合起来,才能安定人心,安定社会。所以我把古琴的精神也提炼为“敬”字。那么,古琴精神中的“敬”有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古琴从五个方面体现了“敬”:第一,敬己;第二,敬人;第三,敬天地,敬自然;第四,敬圣贤,敬先人;第五,敬后人。

古琴艺术的人文精神

一、敬己

学古琴首先要敬己,用孔子的话讲,就是“修己以敬”。那么,讲“己”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你的初心、你的未被污染的心就是你产生道德感、羞耻感的基础,是决定你行为的基础。我们现在讲“以人为本”,这个“人”就包含着你自己。所谓“修己以敬”,只有修养自己才能达到这个“敬”字。很多人认为古琴音量太小是它的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古琴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决定了这件乐器的特性——它是直接和你的心交流的乐器,它是最个人的乐器,它根本就不是为了让你和大众交流,为娱乐大众而产生的。

古人给古琴赋予了很多内容,如“琴者,禁也”,弹琴是为了约束自己。当然后来明代的李贽说:“琴者,心也。”“心”和“禁”虽然不同,但都很重要。古人弹琴第一不是为了娱人,而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其次是为自然、为天地,与大自然交流;再次是为友,三五知己,和极少数可称为“知音”的朋友互相欣赏。所以古琴是世界上所有乐器中最私密性的乐器。古琴的音乐是向内而不是向外的,是个人而不是众人的,这是古琴的一个重要特质;而且“琴者,禁也”,更凸显了文人重视它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件乐器,同时还是礼器,是修身养性的工具。古琴作为个人修养的工具,是儒家一直提倡的,孔子就是这样:“无故不撤琴瑟”。只有丧事或重要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一天才不弹琴不唱歌。而且,他一生就是利用古琴来弦歌教化人生的。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能敬己,岂能敬人?所以古琴精神第一是要敬己。

二、敬人

光尊敬自己不行,人是社会的动物,所以儒家讲“仁者爱人”,“仁”字单人旁一个二字,两个人才有仁可谈,一个人没有仁可谈,所以“仁者”就不仅仅是爱己,要从爱己推广成为爱人。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儒家最基本的思想。从敬己到敬人,是一个君子道德养成的必然规律和必然取向。

有许许多多古琴文化、古琴精神反映了“敬人”的思想。大家都知道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什么子期听得出高山、流水伯牙就认为他是知音?因为子期是樵夫,属于普普通通的劳动大众;古琴是文人的乐器,是小众的乐器,是知识分子自得其乐的乐器。作为一个樵夫,伯牙没有奢望子期能够懂琴,但是,子期懂他,也唯有子期懂他,所以被伯牙叹为知音,以至于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终生再不弹琴。这个平淡的故事中有一种震人心魄的东西。知音死了,他把琴摔了,今生再不弹琴!如此的决绝,如此的激烈,为什么?这就是古琴的精神———敬人,对知音的、对朋友的、对别人的一种最高的尊敬和珍惜。琴除了为自己、为天地,就是为知音。

我所讲的第二个“敬”字,是对别人的尊敬。这种彼此的尊重,是一种内在的、深刻的、超越了世俗观念的尊重,一个“敬”字里面,有对他人的尊重,更有对艺术、对艺术家和“知音”的尊重。

三、敬天地

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天人合一”。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道家、儒家是完全一致的。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也讲“万物一体”、“天人合一”。中国所谓“三才”,就是指天、地、人这三才。天、地、人密不可分,万物一体,同时又各司其责:“天始万物,地生万物,人成万物。”所以董仲舒讲“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精神,同时也是古琴重要的精神。

一张典型古琴的基本长度是3尺6寸5分,代表一年的365天;琴身上有13个取音的徽位,代表着12个月和一个闰月;琴身由两张木板相合而成,面板圆,底板平,一阴一阳,象征“天圆地方”;琴有琴额、琴项、琴肩……象征着人身,一琴之中,天、地、人三才具足。琴的两个出音孔一方一圆,各叫“龙池”、“凤沼”;琴首垫弦的隆起叫“岳山”,琴底拴弦的短柱叫“雁足”;琴有七根弦,除了宫、商、角、徵、羽这五音各与“五行”相对应外,另有两根弦一“文”一“武”。小小的一张琴,仅从其形制上就包含着中国古人对自然、对宇宙、对人生的精辟理解与高度概括。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古琴精神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敬天地,敬自然。

古琴文化里讲到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有很多故事,其中最有象征意义的是伯牙跟成连学琴的故事。据说伯牙跟成连学琴,三年不成,成连说:“我只能教你弹琴的技艺,但不能教你如何体会音乐的精神和境界。我有个老师叫方子春,在东海上,善‘移情’,我带你去找他吧。”于是,伯牙便随成连来到东海上的蓬莱岛。没想到,成连把伯牙带到孤岛上之后,便弃他而去。伯牙一个人留在岛上,“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汹涌,林岫杳冥,萃鸟啁啾。悄然而悲曰:先生移我情哉!”在大自然之中,伯牙独自面对大海与山林,终日倾听“澎湃之音”,终于悟得琴道,创作了琴曲《水仙操》,成为一代大家。

敬天地、敬自然,把自然当成最高的老师,把与自然契合作为音乐的最高境界,甚至把“自然”、“不自然”作为衡量艺术家艺术、技艺的重要标准,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古琴的精神。

四、敬圣贤

古琴的发明者已无从查考,但无论是伏羲制琴说、神农制琴说,还是黄帝制琴说、舜制琴说,都把古琴的发明与传说中的圣贤联系起来。这和“周公制礼”的传说一样,除了彰显圣人“制礼作乐”的悠久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敬圣贤”的观念。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跟师襄子学琴,“十日不进”,弹了十天了,还不往前进。师襄说他弹得不错了,“可以益矣”。但孔子说:“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就是虽然弹会全曲,但还不能完全领会其内在的规律。又过了十天,孔子还在习而不进。师襄子催他,他说虽然已得其数,但“未得其志”。志是什么?志是精神。那么得到了精神是不是就结束了?还没有。一直弹到最后,始“得其为人”。孔子终于在音乐中看到了一个面孔黑黑的,个子高高的,两眼有神,有王者之风的人,这个人是谁呢?是文王,是孔子理想中的王者。孔子能从这首曲子里看到古代的圣人,并且把看到圣人作为学习古琴的最终标准,也体现了一个“敬”字,就是敬圣贤。敬圣贤其实是对祖先创造的尊重,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

五、敬后人

敬后人这也是古琴精神里了不起的一点:光敬先贤、敬古人了,不够。人类文明,因因相续、果果相传,如瓜瓞绵绵,所以还要敬后人。古今中外所有的艺术里,只有古琴有这个精神。

什么叫敬后人呢?就是专门为后人留下创作和发展的空间。这又回到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所有的特点都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古琴减字谱从公元7世纪的唐代产生一直流传到今天,是人类使用年代最久远、最有效,同时也最有意义的一种乐谱。减字谱由文字谱演变而来,能准确记录音的绝对音高,但没有记录时值,需要由琴家来“打谱”——就是琴家根据乐谱提供的信息结合古琴演奏的规律进行再创作。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是古琴谱的一个缺点,把古琴谱看成是不完备的乐谱。

我年轻的时候读香港音乐史家张世斌编的《中国音乐史论述稿》,他讲到这一点时说不是中国人没有聪明才智创造出完备的乐谱,而是减字谱本身不是用来记谱的,是记指法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是中国人不愿意去做。他是想替我们的祖先讲话,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因为在那个时代,还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看不到古琴谱的优点——为后人留下充分的创作空间。用古琴家吴文光教授的话讲,什么是打谱呢?就是古琴家在古琴之上创造性的再现性的重建古人的音乐。这就给了后人极大的空间,在音乐出现之时就规定了让每个后来的琴人在演奏这首乐曲时都有自己再创造的权利。当然,这种创造性是以再现为前提的——有规律、有师承、有谱面以外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原则上才允许有创造性。古琴琴谱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不仅仅因为它历史悠久,从7世纪到今天还在使用,正是因为它创造性地为后人留下了创造的空间。所以,我把中国古琴的人文精神最后归结为敬后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近期,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于是,非遗的话题又引起了人们热烈的关注和讨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确定的称谓,它包括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逐渐精炼、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

当年,我们曾经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大自然和人类生存的环境,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忽略了精神家园的守护,看不到我们的民族在得到全世界公认的快速发展的成绩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可怕的危险——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丢失自我、丢失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伟大文化传统,迷失在物质进步和“与世界接轨”的浪潮中。我曾用过一个比喻,我们在埋头向现代化冲刺的过程中,丢掉了爷爷、奶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又会恍然有所失。中华民族能够支持其自尊心的,除了经济外,真正能赖以自豪的东西其实是我们常说的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得不提到“文化自觉”的概念。“文化自觉”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提出来,一个民族只有做到文化自觉,才能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才能够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身立命”之地,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保护方式的多样性,即博物馆式的保护、村落的保护、个体的保护、家庭的保护,也可以用旅游来带动进行保护等等。但是,保护方式的多样性是以保持其原生态,保持其按内在规律自然衍变的生长过程,不因其特有的脆弱性而导致消亡为前提。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粹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

拿昆曲来说,有很多青年人不喜欢,理由是:昆曲“节奏太慢,音乐太单调,唱词听不懂”。但试想一下,如果昆曲配着交响乐,就面目全非了,也就不再是昆曲了。正如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独特标志,昆曲丢掉了婉约、丢掉了文言唱词,就没有了特点。现在有些人提出要实现“昆曲的现代化”,这是非常荒谬的。我曾经对一些不喜爱昆曲的年轻人说,“昆曲已经等了你600年,不在乎再等你30年”,等他到了一定的岁数,可能会对昆曲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这里“等”的含义并不是“不动”,而是“待得住、坐得稳”,昆曲有这份自信,不能轻易改变自己来迎合时尚。对于古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能找到的弹古琴的人也就不到100个,但现在大学生社团就有上百个,这说明古琴作为文人音乐的代表,至今仍在知识分子圈子内得到传承,年轻一代已经把古代“士”文化的传统承接上了。

其实,万事万物的发展与人的生命历程一样,都有“成、住、坏、空”的不同阶段。我曾经举例说,目前我们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都已过了最佳发展期,就像我们不能要求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先生再去参加奥运会一样,对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只能输氧、输血、吃补药!当务之急就是保存和保护。古琴文化3000年的历史,从孔夫子到诸葛亮,再到司马相如,它是文人必备的乐器,3000多个曲目、600多首曲子,我们的历史非常丰厚,而现在经常演奏的不过数十首。这些古老的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你不保护它,不格外地提倡它,它就会消失,而且这个消失速度跟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样快。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只有全民族共同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共同努力才有希望,这些遗产才能散发出新的活力。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