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3日晚7点30分,由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创排的大型巴陵戏历史剧《远在江湖》参加“湘戏进京”展演活动,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精彩上演,反响热烈。观众通过该剧重温岳阳楼重修典故,品读《岳阳楼记》人文内涵,感受滕子京“贬官不贬为民心”的高尚情怀。
2006年巴陵戏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内知名学者及传统戏剧专家针对巴陵戏《远在江湖》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仲呈祥
季国平
曲润海
薛若琳
龚和德
崔伟
马也
赓续华
范国强
郑雷
余三定
王安葵
王馗
仲呈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巴陵戏《远在江湖》有思想性,引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寓理于情,托物寄志”,且言简意赅,用不到2个小时表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宏大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形神兼备,意境深远。
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珍视地方文化资源,站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高度,将地方文化资源加以优化配置,并且依据自身的力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编创出《远在江湖》这样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新剧目,既给人带来视听感观的愉悦,又让观众得到精神的升华。像这样站在艺术舞台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作有文化意蕴和精神美感的好戏的艺术院团令人敬佩。
季国平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远在江湖》这部戏好看、耐看,耐人寻味,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范仲淹、岳阳楼还是滕子京、巴陵戏,都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创排这样一部有文化内涵的好戏对巴陵戏这个剧种的传承是很有价值的。
编剧在策划剧本的时候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在这样一部男人戏中,滕夫人这一角色的出现为这个戏增加了很多色彩。编剧不光考虑到戏要好看,还考虑到了行当、角色以及整个舞台的色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戏的主创队伍几乎都来自岳阳。因此这部戏无论对巴陵戏这个剧种的发展,还是对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这个剧团的发展,都是一个传承和创造。
曲润海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
《远在江湖》这部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看了这个戏感觉非常兴奋。对岳阳我有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岳阳有个剧作家群,除了《远在江湖》的编剧陈亚先外,还有一批剧作家,大家在一起切磋琢磨就可能把戏写得好些,写得深些、厚些,写成传世之作。
这部戏不是仅仅唱赞歌,它写出了矛盾,写出了人物,写出了情感,所以我认为这个戏写得与众不同。从观赏性的角度,这部戏不仅仅表现滕子京的高境界,而且通过他的夫人、下属等角色的精彩呈现,使这个戏有棱有角、有血有肉。我觉得这个戏能够唱得下去,能够成为岳阳的一个长久的、实实在在的品牌。
薛若琳 中国戏曲学会原会长、执行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
巴陵戏《远在江湖》这部戏,正如编剧陈亚先所言,创作难度非常大,因为没有太多的史料来记述滕子京,关于他的事迹太少。尽管如此,剧作家凭借他多年的文学功底和创作力度,还是让滕子京这个人物很好地立起来了。
这部戏对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官有多方面的启迪。虽然写的是贬官文化,但让我们感到古代文化人对文化的继承和尊重。作为新编历史剧,这部戏无疑是成功的。
龚和德 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当下的戏曲创作热点就是挖掘各个地方的特色,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这对于丰富戏曲剧目,丰富戏曲文化的内涵,加强戏曲和人民精神联系,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豪感,都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当前的一股创作潮流。然而,这里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文化价值和戏曲价值的转换,而转换的关键就在于要编出好的故事,刻画出动人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人物的命运,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感动,这样,文化价值就变成了戏剧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巴陵戏《远在江湖》取得了基本的成功。
崔伟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远在江湖》这部戏看后在感动之余,也能够让我们获得很多新鲜感。现在写古代官员具有优秀品德的戏非常多,但这个戏有它独特的特点。《远在江湖》把滕子京的社会责任和做官的抱负用一种很生动的形式和很独特的行为表现出来了,很好地表现了滕子京的个性,也很好地体现了巴陵戏这一剧种的独特魅力。加之演员的舞台表现,使整部戏在艺术手段上很好地呈现出地域性的艺术特点,使这个戏看起来很过瘾。而欣赏之后在思想上、观感上还有一种余韵,令人思考现实生活,带给人启迪和启发。
马也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巴陵戏《远在江湖》的整个故事情节非常清晰,而且整部戏好听好看,演员也好,舞美也好,看完之后不沉重,很感动。其中有两组人物给我的印象也很深,一组是商人,另一组是官员。我认为整个舞台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很戏剧化。唱腔也很好听。
赓续华 《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
《远在江湖》这部戏写得很从容,也很有骨气,人物选材很独特,明明提到岳阳楼大家都会关注范仲淹,但这个戏恰恰是暗写范仲淹,明写滕子京,让他们俩之间在情感和世界观各方面有一种暗合,从这个点选材是非常独特的。戏中的滕子京感觉是从历史中走来的,是让我们敬仰的。
另外,巴陵戏的唱腔很好听,声腔悦耳的戏才可能走得更远,我觉得巴陵戏就有这样的特点。
范国强 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范仲淹研究会会长
看了巴陵戏《远在江湖》后,我要送给剧组四句话:一片赤心感天动地,一首长歌绕梁回声,一缕轻风浸润心扉,一身正气浩荡乾坤。
《岳阳楼记》的核心思想是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的有机结合,这是范仲淹和滕子京追求的一种人生价值,这部戏中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文学创意很好,是值得祝贺的。
郑雷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看了巴陵戏《远在江湖》,我觉得是在精神上上了一次岳阳楼。很多地方院团希望把当地的民风民俗放到戏里面来,《远在江湖》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成功。
作品中塑造的是一个不那么循规蹈矩的滕子京,这让我觉得很有新意。另外,整部戏的舞台处理得很干净,舞美也很漂亮,戏服采用的宋代簪花很有舞台效果,非常美。
余三定 湖南省理工学院原院长,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岳阳市文联主席
《远在江湖》最大的成功就是塑造了滕子京这样一个优秀官员的形象。滕子京是古代的优秀官员,但是很有当代意义,他身上有四个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他的进取精神,贬官不自贬,贬官不贬责;第二是他的民本思想,平湖匪、修堤,为老百姓办实事;第三是他的廉洁精神;第四是他杰出的从政能力。
该剧的戏剧矛盾冲突设置得也非常好。每一场都有矛盾冲突,最大的矛盾就是滕子京与王钧弟关于修不修岳阳楼的矛盾,我个人认为还是非常合情理的。
王安葵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
近几年,通过地方戏剧展现当地文化名人几乎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些戏对于彰显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成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远在江湖》在这类作品中间是比较优秀的一部。而该戏本身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源于编剧陈亚先先生深厚的艺术积累和对当地文化的熟悉、热爱。
王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新编历史剧巴陵戏《远在江湖》是饱含创作热情的一部戏,从该剧参加“湘戏进京”演出的节目单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该剧目的介绍,还可以了解巴陵戏的起源以及创作团队的实力,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岳阳的地域文化。
虽然该剧还有许多改进的余地,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主创团队的创作心态和创作精神,已经体现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品位。特别是岳阳把这样一个戏剧作品与地域文化、千古名作联系在一起,以这样一种方式体现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让我很感动。作为新编历史剧,该剧在用戏曲的传承来再现历史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这也是值得提倡、推动和推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