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民俗艺术怎样做大“蛋糕”
创建时间: 2010.01.28 14:11:34

民俗艺术怎样做大“蛋糕”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艺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五彩缤纷的民俗艺术越来越受关注。那么,如何让这些传统民俗艺术登上大雅之堂?民俗艺术在春节市场的潜力怎样才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正在"忙年"的民俗艺术家。节前民俗艺术走俏

    虽说离春节还有一段日子,但民间剪纸、布老虎、中国结、桃木手工艺品等民俗礼品却越销越俏。民俗礼品不但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礼品,其中的精品更是走入收藏爱好者的视野。

    记者走进岛城知名剪纸艺人刘俊昌家里,立刻就感到了久违的"年味"--墙上地上到处是形态各异的小老虎窗花,五福一堂的门签更是代表人们春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还没到春节就已经开始啦。"暂时放下手里的活儿,刘先生告诉记者,随着春节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开始向他"求窗花",现在都已经忙不过来了。

    除了剪纸,其他的民间艺术家们也在抓紧时间为春节进行创作。在天后宫民俗街的一家工艺品作坊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为春节赶制面塑的李慧琴女士。从小就会做面塑的李女士十多年前从手表厂退休后重拾自己的爱好,现在她正为市南区文化局举办的一个春节文化展览而忙碌着。"今年是虎年,我的面塑创作也将会更多的以小老虎为主题。 "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田清来对记者分析说,随着这些年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俗文化在春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手工年画、剪纸等民俗工艺品不仅表现了一种对生活,对新年的美好追求,更含蕴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选择民俗工艺品作为礼品,既增添了过节的喜庆气氛,又传递出十足的文化味儿。 "民俗艺术初出"茅庐"

    娴熟的技巧,精致的刻画,先前的一堆彩色面团在民间艺人的手下变成了一个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在市南区一家五星级大酒店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为顾客制作面人的于先生。于先生的作品除了传统的孙悟空、黑猫警长、象征新年的小老虎,还有时下比较受追捧的灰太狼、喜羊羊、天线宝宝等等。

    "这些面人是送给那些来就餐客人的,让他们能有个好心情! "于先生对记者表示,能有机会向中外友人展示中国民间艺术让他感到非常开心。就在与记者交谈的短短十几分钟里,于先生就把一个象征虎年的小老虎送给了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外国客人,这让客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把传统民俗文化带上大雅之堂,商家此举可谓一举两得:一是通过"中国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维护与客户的关系。二是解决了民间艺人的生计问题,为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记者在剪纸艺人刘先生的家中还看到了以他的作品为主题制作的挂历、台历。"这些都是为企业搞活动做宣传而创作的。"刘先生说,虽然剪纸历史久远,但现代人对过去的艺术反而更加怀念。许多大型企业选择民间艺术为主题制作春节的台历、挂历,有了来自企业的投资,不但支持了民间艺术的发展,同时企业也提升了春节馈赠礼品的档次。

    "挖掘、保护、传承、发展!"民俗博物馆的田馆长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出了这句话,他表示,这些年民俗文化得到积极的保护与发展,除了来自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重视,更关键的是操作者的专业素养以及经济投资,为民俗艺术注入活力开辟新的市场。市场"蛋糕"如何做大

    "起初是参加比赛获奖,后来就干脆搬入天后宫,专门从事民俗艺术。 "制作面塑的李女士对记者介绍说,来到天后宫的四年,她一直在随民俗学会等民间艺术团体到其他国家交流访问。 2008年奥运期间,民俗艺术家们曾在奥帆基地为中外运动员现场制作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今年春节,她还将到阳光百货等大型商场里进行面塑的创作。

    与李女士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在民俗艺术家们出访海外的活动中,中国民俗艺术家所到之处,都会吸引一大群好奇的观众,这些人当中许多人表示"想学"。而面对这些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外国友人,这些中国的民俗艺术家们却无可奈何。"到韩国收徒弟?这个恐怕就是我能力之外的事情了。"当被记者问到是否考虑过将中国民俗文化发扬出去,到周边的国家"开课"的时候,李女士无奈地摇了摇头。 "签证什么的非常麻烦,可能如果有其他的单位组织才可以吧? "记者认为,要将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除了艺术家们的天赋还需要独具慧眼的投资者来切这块"蛋糕"。

    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一个经营中国春节工艺品批发的摊位上记者看到,这些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结"销售场面火爆,而这些热销的中国结却大多数来自南方,并且部分还不是手工制作的。 "主要是南方民俗艺术进入市场早,能够及时变换花样,适应市场需求。 "对于这种现象,摊主徐女士给出了答复。 "一般做这些传统手工活儿的,做出来的东西比较保守,出不了新花样。 "

    这样的结论在记者随后对一位岛城中国结艺创作者的采访中也得到了验证。当记者询问今年虎年中国结上将会有什么特色时,这位民俗艺术家表示,"中国结只是传统的装饰品,一放可以放一年,很难在春节上做文章,而且老虎的图案也不好编。 "但记者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看到,聪明的艺术家们已经把中国结下面挂上了一只可爱的小布老虎,顿时让中国结在一堆春节工艺品中成了"生龙活虎"的角色,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由此看来,民俗艺术在春节期间的活跃带来巨大的商机,要来切这块儿市场上的"大蛋糕"除了需要独具慧眼的商家,更需要民俗艺术家们更加积极推陈出新,将民俗艺术更好地发扬光大。
   
(来源:人民网/作者:田鹏飞)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