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
项目序号:293
项目编号:Ⅵ-11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河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任县
保护单位:河北省王其和太极拳协会

王其和太极拳形成于清末,是河北邢台任县人王其和综合武氏、杨氏太极拳及多家拳种之精华而创编的理法完备、练用结合的太极拳派系。王其和太极拳历史上流布于河北省任县和周边各县,后传播到国内多地。

王其和先后拜太极拳名家郝为真和杨澄甫为师,深研精练。他以武氏太极拳架步法灵活、小巧紧凑、内劲充实为基础,吸收杨氏太极拳舒展大方、圆活飘逸、柔和优美的特点,创编了王其和太极拳。其核心理论体系是修炼四字要旨(德、真、悟、恒)、十字要诀(正、静、顺、轻、松、柔、圆、活、灵、空)、浑圆劲的境界修炼、散手战略战法、开合收放解、内修门径以及松柔功夫、知觉功夫、内劲功夫。王其和太极拳套路有传统套路、新编套路及刀、枪、剑等器械套路。辅助训练主要有无极桩、太极桩、独立桩、下势桩、四象桩、定步平衡功、定步旋转功、活步动练功。讲求定练、动练、反练、慢练、快练、散练、内练。王其和太极拳的特点是下盘结构严谨、轻灵沉稳、小巧紧凑、内劲充实,上身舒展大方、匀缓柔和、圆活飘逸。行拳遵循自然步原则,以心行气,以意导形,使内气发自丹田,沿经络节节贯穿,达于四梢,使气息通达全身。体用时动作轻灵,外柔内刚,手法绵软,而发劲干脆冷冽。

该拳自创始以来,因其实用特征及蕴含的文化理念,习练者众多,主要依靠师徒相承、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传承谱系中名家辈出。随着第三、四代传人的交流传播,习练群体不断扩大。

王其和太极拳具有练用结合的特色,拳架高低、快慢适当,内外合一,老少皆宜,具有强身健体的实用价值。它讲求“学拳先修德,练拳先练顺”,四字要旨也将“德”置于首位,对于培育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李剑方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任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吴氏太极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
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孙氏太极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
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孙氏太极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北京市西城区
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和氏太极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温县
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李氏太极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天津市武清区
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吴氏太极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北京市大兴区
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武氏太极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永年县
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陈氏太极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
编号
Ⅵ-11
项目名称
太极拳(杨氏太极拳)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永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