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砚台制作技艺(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
项目序号:916
项目编号:Ⅷ-133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北京市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
保护单位:北京潭柘紫石砚有限公司

潭柘紫石砚是利用潭柘紫石制成的砚台,其制作技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属太行山脉,矿产资源丰富。潭柘紫石产于京西马鞍山,形成于两亿年前二叠纪红庙岭的地层中,属红柱石铁质泥质板岩,因含铁质较多,故呈紫色,是门头沟区特有的矿产资源。这种石材质地缜密坚实,晶莹温润,适于雕刻,哈气成云,制砚尤佳。

潭柘紫石砚主要经采石、维料、制璞、雕刻、磨光、配盒等工序加工而成,需采用凿、戳、铲、刨、镂、雕、刻、刮、钻、刺、锉、磨等多种雕刻技法。该技艺秉承明清古砚的雕刻技艺手法,精雕细琢,呈现精、雅、繁、细、重的工艺特征,讲究依谱而制,因石构图,因材施艺;线条清晰、明快、流畅;图饰借古开今,一目了然,凸显宫廷文化韵味;纹饰丰富多彩,雕刻精美工巧;记事述怀,质文并重、恰到好处,颇富审美意味。紫石砚成品是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的传统手工艺品,主要造型有两类。一类是规矩砚,以方、圆为特征,制作时需看懂图纸,搞清尺寸,并进行黄金比例分割。其特点为选好坯料,整好外形,厚薄均匀,逢角必圆,讲究装饰之美,多以明代款式为主。另一类是花式砚,需要大胆构思,合理布局,仔细选料,反复推敲。

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自明代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目前,从事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传承的制砚工匠基本分布在门头沟地区,有清晰记载的传承谱系已至第4代。传承人通过以师带徒、走进社区、进入校园等多种形式传承、弘扬这项民族传统文化,现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老中青结合现带徒传艺25人。传承人不仅建立工作室,还连续多年走进社区举办讲座,在10余所学校开办课程,积极推进技艺传承、传播工作。

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是北京地区特有的传统雕塑技艺,源自宫廷,砚材独特,设计精美,技艺精湛,做工考究,是传统制砚和雕刻技艺的代表之一。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国美术史的内涵,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思州石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石城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修水贡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松花石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本溪市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贺兰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卓尼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岷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澄泥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新绛县
编号
Ⅷ-133
项目名称
砚台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艺)
类型
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