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3   星期二   农历三月十五   
专访宁夏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马慧玲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 2017.12.11 09:08:37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马慧玲,女,副研究馆员。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文化产业处工作并担任领导职务。现任自治区文化馆馆长、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2016年,各地根据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点,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很多工作。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以下简称“自治区中心”)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马慧玲:2016年自治区中心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强化非遗项目、传承人基础档案资料建设。2016年,自治区中心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开展宁夏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确认、立档和研究工作,加强基础档案资料建设。我们组织自治区中心工作人员对新入选的第四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完善新入选项目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同时,对过去近10年来形成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和补录。目前资料存储量已达到3TB。

图1 采访北武当庙寺庙音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建业

第二,把宁夏的非遗项目“带出去”,把先进的保护方式“引进来”。在“带出去”方面,2016年3月初,外交部举办了以“开放的中国:从宁夏到世界”为主题的国内省区市对外推介活动。自治区中心组织实施了其中的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回族服饰、回族民间器乐、宁夏回族剪纸、宁夏刺绣、泥塑、麻编制作技艺、阿文书法、六盘山木版年画等具有宁夏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多名传承人受邀赴国外进行技艺展示和交流。此外,2016年自治区中心还先后组织或承办了“莫斯科·宁夏非遗展”“埃及·宁夏非遗展”“第十四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锦绣回乡·宁夏刺绣精品展”等大型非遗展览展示活动,举办了“闽宁农民画漆艺培训班”“宁夏剪纸创意大赛”等培训和赛事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反响。在“引进来”方面,2016年7月,自治区中心邀请中国苏州刺绣研究所的专家赴宁参观调研宁夏刺绣,并就如何增强传承保护能力、开拓生产性保护思路、让宁夏刺绣作品更好融入当代生活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座谈。

图2 宁夏剪纸创意大赛现场

图3 苏绣专家参观宁夏刺绣作品

第三,加强合作,实现非遗保护工作效益最大化。2016年,自治区中心与宁夏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各自在学术、传播方面的优势,共同合作采访了妥燕、撒丽娜、马少云等15位宁夏地区花儿传承人,并制作《花儿声声》及《寻找传承人》节目。目前,两个节目共已制作15集,在FM107.3宁夏旅游广播频道的《神奇宁夏》栏目播出,让更多民众通过广播形式倾听传承人故事,了解这一民间瑰宝的巨大魅力。

国家非遗中心:自治区中心作为这些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或参与者,其基本建制是怎样的?

马慧玲:自治区中心于2005年在自治区文化馆挂牌成立,目前共有工作人员8名,其中3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为大学本科学历,拥有民族学、民俗学、中文、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计算机等专业背景。

国家非遗中心: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宁夏非遗资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马慧玲:宁夏地处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往来频繁的地区。黄河自宁夏中部纵贯而过,流经宁夏中部和北部,冲击形成宁夏平原,使宁夏自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南部雄踞着有“黄土高原绿岛”之称的六盘山,这座西部名山不仅是宁夏自然生态物种的宝库,也是民间文化的富集区。近代以来,汉族、回族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要居民。自治区现有人口661.54万,回族约占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

图4 回族民间器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达吾德制作泥洼呜

受丰富多样的自然地貌和深厚悠久的人文历史影响,宁夏文化总体上呈现黄土高原农耕文化、西北游牧文化和回族传统文化多元共存的特征。回汉共存共荣的社会发展格局创造了宁夏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非遗资源较为丰富。

图5 西海子花儿歌会

目前,宁夏已公布的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有4批共83项,其中,回族服饰、回族民间器乐、回族传统婚俗、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等1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宁夏与甘肃、青海两省联合申报的花儿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治区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人,其中3人去世,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67人;此外,还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67个。

国家非遗中心:针对这些独特、丰富的非遗资源,自治区多年来都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来促进其传承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果?

马慧玲: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先行,健全机构,推动全区非遗保护协调发展。自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颁布实施后,自治区先后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等9个法规文件,为全区非遗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了自治区、市、县(区)三级协调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共有非遗保护机构26 个,保护专干160余人。

二、抢救为先,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全区非遗保护工作水平。为使自治区内的濒危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从2007年开始,自治区中心在非遗普查工作基础上,加强了对濒危传承人的调查摸底,基本完成了相关统计工作,并通过建立录像档案资料等方式,对马生林、马兰花等40余位花儿的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记录。

图6 自治区中心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氏家族泥塑的资料采集、记录工作

2015年,在文化部的统一部署下,自治区又启动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目前,共开展了两批共7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2017年,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启动,20位传承人被纳入该项工作范围。

 三、通过组织参与各类非遗展演和大型活动,树立文化品牌,促进非遗的传承、弘扬。宁夏是花儿的故乡,为了树立花儿艺术品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推动西部民族民间音乐的繁荣发展,自1998年起,自治区文化馆已成功承办了十四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通过比赛、交流等形式,促进该项目的传承、传播。除此之外,自2008年以来,自治区中心先后组织或承办了第四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国泥彩塑著名产地优秀作品展览、“锦绣回乡——宁夏刺绣精品展”等活动;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与深圳文博会、山东非遗博览会、成都国际非遗节等大型展会活动。这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对扩大宁夏非遗认知度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7 第十五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

四、通过非遗教育传承计划促进非遗活态传承。2010年,自治区文化厅、教育厅联合下发《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计划实施纲要》,通过非遗进校园、民间艺人进课堂、编写乡土艺术教材等方式,将自治区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实现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目前,花儿、剪纸、回族踏脚、吴忠回族杨氏拳等非遗项目都在学校建立了传承基地,部分中小学校还将非遗教学作为学校特色教学项目加以建设。此外,自治区中心编印了《绽放的花儿》《泥哇呜演奏入门教材》《剪纸应用教程》等教材,助力该项工作。总体上看,自治区在非遗教育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图8 剪纸进校园

国家非遗中心:通过多年的工作,自治区中心是否摸索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保护举措或创新方法,值得兄弟省份借鉴?

马慧玲:自2006年起,自治区实施了针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绿芽计划”,其中的两个目标是:用扶持民间传承的方式,激活和修复自然传承;用规定文化馆(站)工作职责的方式,规范和强化保护工作。根据这一工作思路,在自治区文化厅等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自治区中心以花儿、回族民间器乐等非遗项目为重点,建立了5批共67个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

花儿、回族民间器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宁夏民间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参与相关实践活动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愿望。这一类非遗项目又多为集体参与项目,大家需要“抱团”开展实践活动,客观上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场所。因此,我们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依托其居住地或项目流传地乡间文化活动室设立固定的传承场所,建立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开展传承、实践活动。这一做法,一来使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有了场地,二来也能鼓励相关传承人在周围民众中开展技艺传习,修复非遗项目在民间的自然传承链条。

图9 花儿传承保护点(基地)——固原原州区张易镇组织的西海子花儿交流会

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确立工作责任制的方式,督促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切实开展传承、保护工作。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首先由自治区中心进行实地情况调研,确定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的各项情况符合相关标准后,自治区中心作为甲方,与乙方——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负责人(传承人)、丙方——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所在地文化馆和文化主管部门签订《项目任务书》,对三方的职责、任务、目标予以明确规定。三方大致的分工为:自治区中心下达传承保护任务,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负责具体实施,当地文化馆和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协调。

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建立运行后,当地文化馆选定专业人员负责与基地联络,并跟踪记录传承工作情况,撰写传承日志,拍摄工作照,形成工作报告,每年向自治区中心汇报。《项目任务书》的完成情况将作为考核相关县文化局、文化馆、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和非遗工作专干的固定工作指标。自治区文化厅也将根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对相关单位进行评优、表彰。

图10 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氏家庭泥塑传承保护点(基地)

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的建设与实践,不但有利于非遗传承活动的有效开展,也使非遗保护工作有了实际的抓手和成果展示窗口。绝大部分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都在各市县文化局、文化馆的管理、指导之下正常开展传承活动,有的还做出了特色。工作责任制的施行,也有效调动了相关机构、传承群体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以花儿为例,近几年来,一些花儿传承保护点(基地)和所在地的民众已经开始自发组织花儿歌会、交流会、比赛和评奖活动等,有些基地甚至会相互比着开展传承、实践活动,花儿的传承情况和传承氛围得到有效改善,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非遗保护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依托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许多有关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扶贫的工作内容也随之扩展进来,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工作局面。

国家非遗中心:谢谢您的经验介绍,您提到的这些理念和方法想必能为其他省份提供一些参考。自治区中心2017年的保护工作是从哪些方面开展的?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

马慧玲:2017年自治区中心重点工作为:

第一,完成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组织开展部分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第二,组织实施全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非遗专干培训班,主要针对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生产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等内容进行讲解。

第三,在自治区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对全区非遗传承保护点(基地)、自治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相关保护单位的传承保护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第四,策划举办第十五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和西海子花儿交流会。

第五,举办“塞上工匠·宁夏传统技艺竞技精品展”及传承人对话系列活动。

图11 塞上工匠·宁夏传统技艺竞技精品展

第六,组织实施宁夏山花儿研讨会,邀请有关领导、花儿研究专家、传承人及爱好者共同探讨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并出版相关论文集。

第七,完成第四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评审工作。

第八,出版《宁夏非遗资料汇编》《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等书籍。

第九,完善非遗资料管理,跟进非遗普查整理、编目工作,健全非遗数字档案。

国家非遗中心:对于自治区内非遗保护工作,都有哪些宣传平台,可否给大家介绍一下?

马慧玲:自治区内非遗宣传平台主要有宁夏文化馆数字平台非遗版(www.nxggwh.com)(即将上线)、“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nxfy6024344)。

与自治区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媒体有《宁夏日报》、《宁夏新消息报》、《华兴日报》、《银川晚报》、宁夏卫视、宁夏影视频道、宁夏广播FM103.7频道等。

图12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国家非遗中心:在采访的最后,想请您讲一讲,您从事非遗工作以来最大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马慧玲:我从2009年开始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工作初期也是茫然无措。作为一名七零后,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对传统文化的记忆,社会发展太快,我们记忆中的东西已渐渐消失,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也曾感到力不从心。但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也看到,在民间依然有一群传承人几十年坚守传统、风雨不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辈辈相传,他们的工匠精神影响了几代人,着实令人欣慰、感动和振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急需廓清非遗保护工作思路,加强理论研究,特别是对濒危非遗项目保护方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时加大人才培训、培养力度,造就一支专业的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传承保护工作规划并加以落实,使这些传承人能够更好、更长久地将祖先留下的珍宝传给后人。

(文字:由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素材,经编辑整理。图片:由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编辑: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