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6   星期五   农历三月十八   
专访天津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杨文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创建时间: 2017.10.09 09:39:59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杨文,女,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馆员。曾长期从事民间艺术出版和工艺管理工作。近年承担了天津市“非遗与生活”新作品展、年画新艺术形态展的策展,以及校园传承课题的研究工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2016年,各地根据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点,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很多工作。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16年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市中心”)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杨文:2016年市中心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办“京津冀”非遗联展,解读传统、面向未来。2016年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的非遗联展汇聚了来自京津冀三地的110个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50个。此次联展通过精品馆、生活馆、新品馆的布展方式,呈现并解读了非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其中,精品馆汇集技艺精湛的单件作品170余件,重点解读了非遗技艺和材料。与文物修复、古籍修复相关的55个非遗项目共68位传承人在现场与观众互动。生活馆按照相关非遗产品的实用功能划分为美术区、家居区、服饰区、饰品区、陶瓷区、文房区、玩具区和高级定制区,通过生活场景的呈现,展示非遗如何融入大众现实生活。新品馆力邀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从原创作品、动漫设计、品牌建设等角度对话当代。

图1 “京津冀”非遗联展现场

二、扩大非遗抢救性记录范围,持续充实数据信息。市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非遗抢救性保护工作方法,并持续对传承人群进行口述历史的采录。截至2016年末,受访的92人中有国家级传承人16人,市级传承人20人;75岁以上传承人47人,目前已故5人。2016年4月,在口述历史采录基础上,我们组织了“濒危曲段抢救性记录演出”,邀请包括天津唯一老鸳鸯调名家朱凤霞,四胡演奏家钟吉铨,相声名家黄铁良、尹笑声和田立禾、张文霞夫妇,西河大鼓名家陈凤芸,刘派京韵大鼓名家杨凤杰,著名弦师贾庆华、李玉忠等在内的一批平均年龄近80岁的艺术大师,为津城百姓奉献了一场视听盛会。同时,作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一部分,中心还将这些大师的表演、技艺如实记录下来,与此前采集的口述历史资料共同构成了该项目工作成果。(“传世记忆”濒危曲段抢救记录工程延伸阅读:“走进大师·珍藏经典”20个经典曲段即将推送

图2 2016年1月21日,对77岁的京剧名家、市级传承人尚明珠开展口述历史采集

图3 2016年4月27日,“濒危曲段抢救记录演出”现场

三、重视青少年非遗教育,养蓄非遗生存空间。2016年,市中心联合天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河平区少年宫的优秀实践导师,共同参与了“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围绕非遗的创作体验和核心技巧,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工具与材料,完成视频采集,并通过国家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平台进行传播,在非遗传承与学校素质教育之间找到了抓手。市中心主要负责塑作、书法、版印、剪纸四类技艺的溯源工作,并提出规范标准,进行数字化采集。

四、以“非遗与生活”为核心主题,加强传承人“造血功能”。围绕该主题,1月,市中心自主策划了“大吉”新春展示月;6月,举办了“积跬步”年画新艺术形态展和非遗新作品展,借此增强传承人推陈出新的能力。

图4 “大吉”新春展示月展览活动现场

五、解读技艺、感受情怀,非遗系列讲座传递中式生活态度。3月至5月,市中心举办“走近大师”非遗讲座季,邀请12位传承人、专家学者,追溯非遗项目的发展过程,讲述著名传承人物的成长经历、艺术思考与变革,向市民普及非遗知识,弘扬艺德初心。市中心以“非遗与生活”为主题举办的琴道、茶道、香道、花道“四道生活”讲座,讲述中式生活方式,传播文化生活理念,使非遗亲近社会、亲近生活。

图5 “走近大师”非遗专题讲座中,评剧国家级传承人陈佩华(小花玉兰)授课

六、利用专业培训,加强行业交流,提升业务水平与操作能力。2016年12月,为提高基层非遗管理部门的业务操作能力,市中心以推动常态调研为核心,针对全市范围的非遗工作者和相关传承人群,开展了业务培训。培训邀请国家级传承人吴元新、象山文广局有关负责同志担任主讲专家,介绍非遗传承实践、非遗调研等方面的创新工作方法。此外,市中心还组织新锐设计力量与保护单位召开品牌经验交流会,为他们创造对话机会,提高项目保护单位与传承人的发展意识。

七、重视史料征集,推动保护、研究、出版及其成果转化。由市中心征集的王树村先生(1923—2009年)的手稿,历经两年整理,首个挖掘成果——《中国肖像画史》于2016年出版。该书一经出版,即荣获2016年中国编辑学会美术读物十大装帧设计奖、黄河金牛奖,入选“中国好书”书单。12月20日,市中心举办“迎春福祉·王树村著作手稿与年画收藏特展”及“民间美术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此次展览除相关展品外,还首次将中心采集口述历史的工作空间向观众开放,将历年来的录制成果分成田野调查、手艺传习、口述历史、追忆怀念四个专题进行展示,引发观众思考非遗的濒危性和精神存续的重要性。

图6 2016年12月20日,《中国肖像画史》首发式暨“迎春福祉·王树村著作手稿与年画收藏特展”展品


国家非遗中心:市中心作为这些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或参与者,其基本建制是怎样的?

杨文:市中心于2009年成立,与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合署办公,目前在岗人员6人。

国家非遗中心: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天津市非遗资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杨文:天津近京畿,邻渤海,为九河下梢之地,除了与京城文化关系密切之外,又是运河文化与海洋文化兼具之地,自古以来既有“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之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天津非遗。天津被誉为“京剧大码头”“评剧发祥地”“北方曲艺之乡”;拥有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等多姿多彩的传统美术,以“皇会”为代表的北方妈祖文化传统,以及以霍式练手拳、拦手门武术为代表的北方传统武术;从达仁堂、隆顺榕等老字号药店中产生的“仁者爱人春可回”的人文价值观,也在传统医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以上种种传统文化现象,充分体现着天津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

图7 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图》(清)

图8 北少林武术拳谱 (清)

我市在开展非遗普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市、区三级非遗名录体系。目前,我市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项目的数量分别为33项、250项、673项,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分别为20人、221人、679人。此外,有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家、市级保护示范基地20家;市级非遗展示馆12个、区县级102个。

图9 汉沽飞镲表演现场

国家非遗中心:通过多年的工作,市中心是否摸索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保护举措或创新方法,值得兄弟省份借鉴?

杨文: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留住记忆与技艺。市中心重视记录和还原非遗项目的发展过程,自2009年成立之初就开展了国家级传承人的口述历史采录工作,并逐步将采录对象延伸至项目亲历者,采集工作内容包括:基础调研、口述实录、校准补录、史料拍摄,以及采集对象其他工作和生活状态的采录。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同时关注采集对象的个人经历与项目所处时代背景,兼顾纵向与横向两个不同维度,补充收录了普查资料、出版资源、纪录片素材等内容。目前,该项工作已逐步成为中心的常态工作,为非遗的保护、传承留下了宝贵资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开展的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二、扩大传承外延。在继承的同时,我们将非遗项目的“传”放在社会背景下,通俗地提出了“通过基础教育培育欣赏人群和消费人群”的传承、传播路径。我们于2010年启动非遗进校园“五个一计划”,即平均每年在两所高校推动“一场演出、一堂讲座、一次传习、一个基地、一个课题”。例如,我们在天津体育学院推动该计划时,从一开始的全院参与传习体验,到联合演出、专家讲座,再到确立《传统武术健身操》的课题,双方合作渐次深入。我们通过课题,对天津市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项目和技术动作进行了联合调研,反复论证了传统武术的操化方式,并最终在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建立了传统武术研究基地。2013年,我们与市青少年宫合作,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非遗年”系列活动,包括“少儿美术创意大赛”“走进非遗博物馆”“非遗百题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等,全面开启了社会化传承的探索。2014年,我们与天津市教育学会合作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素质教育”课题。2016年,还与多家少儿培训机构合作,从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入手,完成了塑作、书法、版印、剪纸的课程设计工作。目前,其出版成果《换个脑筋看非遗》已经成稿待发。

图10 以“寻找家乡的记忆”为题的幼儿塑作《天津味道》

三、激发项目适应力。我们鼓励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负责人和传承人自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也强调非遗主管部门在解决发展问题中的协调、对接作用,帮助项目和传承人集结设计与艺术力量,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我们围绕“非遗与生活”的主题和传统工艺振兴目标,推动建设了全国首个位于机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基地”;以“积跬步”为题,集结青年艺术家进行年画新艺术形态探索活动,启动了非遗新作品征集工作;通过衍生品的开发示范,积极寻找民间艺术视觉传达新形态;还不断引导保护单位与传承人重视品牌建设,提示他们关照市场运作规律与民众需求,增强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力。

图11 “积跬步”年画新形态展览

图12 非遗衍生品“天津吉礼”

四、专家资源是重中之重。市中心历来尊重学术,依靠学术,重视专家学者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中心也是全国较早开展民俗学者手稿征集的单位。2009年,中心一经成立,就正式向王树村先生表达了征集意愿。后先生同意将全部手稿,著作中的各类编辑稿、照片、笔记等交托中心,并签署了协议。协议中明确约定,中心将持续对手稿进行整理和挖掘,从先生治学的足迹中,整理提炼新的学术成果。2016年,该项工作的首个学术成果——《中国肖像画史》出版,先生的理论研究得以不断散发热量,治学精神得以持续被当代人敬仰。多年来,中心对本地学者的手稿收集工作也未曾间断。

五、让数字化保护工作引领非遗工作者走上专业轨道。“申报一个项目,凭据是什么?公布后,要保护什么?非遗的常态工作又是什么?”这是我们想通过数字化保护工作去探索,并对非遗保护工作者加以引导的。因此,我们基于调研工作和数据录入的专业需要,以引导保护单位完善信息资料为目的,研发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在功能设计中兼顾了公开与保密、收集与完善、整理与研究、濒危预警、办公自动化等需求。我们还尝试让基层保护工作者通过数据的录入、完善,提高自身专业水平。2016年起,文化馆评估与录入量化成果挂钩,为业务考评找到抓手。目前,在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功能的基础上,我们将以基础调研情况为根据,形成项目、传承人申报的入门指标和科学的申报程序。

图13 天津市非遗数据库系统

国家非遗中心:谢谢您的经验介绍,您提到的这些理念和方法想必能为其他省份提供一些参考。市中心对2017年的保护工作有哪些计划和想法?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

杨文:一是持续开展口述历史采集工作,启动“濒危曲段抢救性记录工作”。二是配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地方政策的论证,以“寻匠取法”为主题,举办首届“非遗与生活新作品双年展”。三是与南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设“开物、乐心、养正、修治”的通识教育课程,向社会开放公益课堂。四是开展全市非遗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培训。五是出版校园传承读本《换个脑筋看非遗》《天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记录工作丛书——戏剧与曲艺》。六是举办“振兴传统工艺论坛”,示范传统工艺品牌建设,设立试点性工作站。

国家非遗中心:对于天津市内非遗保护工作,都有哪些宣传平台,可否给大家介绍一下?

杨文:我市高度重视非遗宣传平台建设,2013年,“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www.ichtianjin.com)开通。2015年,“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tianjinfeiyi)微信公众号开通,从网页端和移动端为天津非遗工作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宣传。

图14 “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首页

国家非遗中心:在采访的最后,想请您讲一讲,您从事非遗工作以来最大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杨文:感谢设定这样一个问题,让我可以把一段特别想分享的经历讲出来。早在申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时,我负责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文本撰稿,为此收集了各类资料。在很多资料登记卡上,经常看到“郎俊明”的名字,显示他参与了建国初期的大多数征集工作。我找了很多人打听,包括可能辗转到的单位。最后在局里一名负责人事档案的老同志那里得到消息:他在国家困难时期主动要求返乡务农了,我便没再努力。一年后,开始筹备第一次大规模的杨柳青画社藏品展,我再次想到了他。几经周折,我得到了村支书的电话号码。记得初冬的一天,那位书记远远的声音回复道:“你要找的人可能是‘郎某某’,一会儿我去他家问问。”我没敢离开电话半步。两个小时后,他打来电话,继续喊道: “我到他家去啦,他家有个工会证就是那个名字。”我着急地喊话:“他好吗?”这位书记大声道:“你要是早点找就好啦,他在床上瘫了半年,最后啥话也说不出,死啦!”那天的失落和懊恼刻骨铭心。后来,我去了那个家徒四壁的家,厚着脸皮要了他的工会证(物件是家人的念想,对此我心存愧疚),对着证件上样貌周正的中年模样,我想象不出他在最后那半年瘫痪在床时的思想,他是否会想起年画和当年整理年画的日子。后来,我又接触到很多类似的老人,有专家、传承人,也有普通工作人员,他们的情怀和初心,令我不敢、也不能懈怠。

作为一名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专职人员,我工作的体会可以总结为:多学习——交朋友——敢直言——能包容——真帮忙——建格局——肯等待。

(文字: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素材,经编辑整理。图片: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编辑: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