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8   星期四   农历二月十九   
专访辽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吉祥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国家非遗中心 创建时间: 2017.07.13 09:40:19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王吉祥,研究馆员,历任辽宁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辽宁省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艺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现任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辽海记忆》主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王主任接受我们的采访。2016年,各地根据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点,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很多工作。可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16年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中心”)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王吉祥:2016年,根据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部署和安排,省中心进一步完善保护工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调动社会积极性,扩大传承人群,增强传承活力,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文化部要求,中心将该项工作列为2016年的重点工作,组建两个工作团队,开展实地调研,确定拍摄试点,并举办两期业务培训班,5次专家论证会。截至2016年底,已拍摄音视频素材331小时、图片8021张,整理传承人口述史文字稿40余万字。我省抢救性记录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成果质量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

图1 省中心抢救性记录工作小组采访凌源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徐积山

  二、圆满完成省政府惠民实事工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作为牵头承办单位,中心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先后组织2224人次,行程25000公里,走进全省33所大中小学校、52个社区、4个村、5个厂矿、4个部队和两个敬老院,圆满完成100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惠民6万余人。

图2 2016年8月1日,省中心组织传承人走进抚顺雷锋团,以精彩演出慰问广大官兵

  三、顺利完成国家非遗中心组织的第二批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现已提交3个试点项目图片2352张、文档746份、音频资料810条、视频资料299条。

图3 省中心工作人员实地指导试点项目凌源皮影戏的资源录入工作

  四、完成省级多媒体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对248项省级项目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录入,现存储文字资料230万字、图片资料25000张、音频98小时、视频资料205小时,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我省非遗项目的资源和分布情况。

  五、广泛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省中心策划承办“逛大展·看大戏·过大年”“时代之歌”“情满中秋”“文化遗产日”等主题性非遗展示展演活动30余场,惠民近20万人。

图4 2016年“情满中秋”辽宁非遗中秋主题展演活动

  国家非遗中心:省中心作为这些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或参与者,其基本建制是怎样的?

  王吉祥:省中心于2008年8月经辽宁省编办批准挂牌成立,是国内成立较早的省级非遗保护机构,起初加挂于辽宁文化艺术资料馆,2010年变更为辽宁省非遗保护中心(辽宁文化艺术资料馆)。

图5 省中心工作团队

  目前,中心内设保护部、数据管理部、编辑部、财务部和办公室5个部室,编制26人,在编2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拥有民俗学、影视学、语言学、文艺学、文学等非遗所需专业背景。经过长期的田野一线实践和理论研究积累,省中心已磨练出一支能吃苦、敢拼搏、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国家非遗中心:辽宁地处祖国东北,有众多民族生活于这片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辽宁省非遗资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王吉祥:辽宁地处辽河流域,悠久灿烂的辽河文明是辽宁非遗的源流和母体。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移民文化构筑了辽宁非遗种类繁多、风格别致的特点。具体来说,我认为辽宁非遗资源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多民族文化融合。辽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区域内人口的来源与构成有多民族、多地域、多层次的特点。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回族等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和谐共生,成为辽宁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乌力格尔、蒙医药、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朝鲜族花甲礼、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等,均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图6 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

  二、满族文化特色突出。在辽宁众多的民族文化中,尤以满族文化特色最为突出。明末,建州女真辗转迁至辽东长城外;清初,大批八旗子弟来辽东戍边,辽东地区的满族人口激增,成为满族的重要聚居地。由于满族先民迁徙到辽东后改事农耕兼渔猎,因此,其文化形态兼具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的双重特色,这些满族传统民俗和大量活态文化仍在辽东地区生生不息。其中,满族民间故事、满族剪纸、满族民间刺绣、满族婚礼习俗、满族祭祖习俗、满族清明节插佛托习俗、满族传统小吃制作技艺、满族传统医药等较有代表性的满族传统文化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

图7 满族民间故事

  三、鲜明的移民文化烙印。辽宁地理区位独特,是“闯关东”移民来到关外后的第一站,大批移民携带着中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辽西、辽南地区落地生根。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交汇,孕育出丰厚的人文土壤,滋养了无数具有鲜明移民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皮影戏、剪纸、高跷、社火等。凌源皮影戏、庄河剪纸等作为皮影戏、剪纸的扩展项目,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8 海城高跷

  国家非遗中心:针对这些独特、丰富的非遗资源,辽宁省多年来都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来促进其传承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吉祥: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护工作制度逐步完善。辽宁省先后建立并完善省一级非遗保护组织领导机构及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立各级保护中心,设立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建立健全四级名录体系,审议通过《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迄今为止,我省共有省级以上非遗项目2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7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关扩展项目9项;省级以上传承人198人,含国家级传承人38人。

  二、形成形式多样的保护体系。数字化保护方面,我省自2013年起参与了国家非遗中心两批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通过该项工作采集的非遗数字资源在数量与质量上均位居试点地区前列,受到充分肯定。

图9 2015年,省中心举办辽宁省非遗数字化保护培训班

  整体性保护方面,2014年,省文化厅将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列为年度重点工作。省中心成立调研组,深入抚顺、本溪、丹东3市26个乡镇的44个村屯,调研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文化遗产、民众生产生活方式、节令习俗、精神信仰等文化事象,完成《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的编制及上报工作。

图10 省中心调研采参放山习俗

  抢救性保护方面,我省于2016年全面启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学术专员和专业摄制团队组成抢救性记录小组,采取多组并行、重点推进的方式,陆续对20名国家级传承人开展声、像、图、文的记录工作。

  三、将田野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科学合理地制定保护计划,自2010年起,省中心每年都组织专家、业务人员组成调研小组深入田野,开展实地调研。目前已完成省级以上传承人,以及刺绣、剪纸、秧歌、皮影等多个项目的调研工作,掌握了丰富翔实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省中心将调研资料编辑整理,出版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览》《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古渔雁民间故事精选》《辽海绣色》等非遗保护成果。

图11 2013年,省中心在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大琵琶村开展民俗调研

图12 辽宁省非遗保护出版成果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为提高大众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我省利用“文化遗产日”、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等契机,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开展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

图13 2017年新春文化惠民季“逛大展·看大戏·过大年”非遗展示展演周活动

  国家非遗中心:通过多年的工作,省中心是否摸索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保护举措或创新方法,值得兄弟省份借鉴?

  王吉祥:省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努力提高保护水平,科学有效地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经过几年的积累,形成了三点认识,可以跟大家分享:

  一是要有保护理念的前瞻性。非遗保护所采取的路径和方式基本就是保护理念的体现,因此,保护理念具有前瞻性往往会令工作事半功倍。以省中心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为例,省中心早在2010年就认识到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并确立了数字化保护的指导方针。我们利用开展传承人和项目调研的契机,全面收录相关图、文、声、像资料,并建立省级多媒体资源库,对数字资源加以保存和管理。2013年,国家非遗中心开展第一批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时,中心已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多媒体数字资源,这为我们后续快速推进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14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

  二是要有科学准确的学术定位。非遗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涉及民俗学、人类学等专业知识,要想科学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离不开强大的专家团队。省中心在培养专业化团队的同时,特别重视专家的力量和作用。无论是调研,还是抢救性记录,都坚持以“专家+业务骨干”的组合作为团队核心。在这里,专家不是以咨询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切实融入工作,严格把关各个环节。比如在抢救性记录工作中, 辽宁省艺术研究所的李威老师作为学术专员,跟随我们前后七下凌源,每天都要根据访谈情况调整提纲,正是这种“沉下去”“扎下根”的态度保证了记录成果的真实性和学术性。

图15 学术专员李威与凌源皮影戏传承人徐积山探讨皮影雕刻流程

  三是将文化惠民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创新非遗传播、传承的方式。从2015年起,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被省政府纳入惠民实事工程,划拨专项经费280万元,每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活动300场。省中心利用此契机,连续三年在全省进行深入持久的“文化输出”,通过策划高校剪纸巡展、非遗大讲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进大众、特别是青年人对非遗的认识,将“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目前有很多学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已与传承人建立联系,邀请传承人定期授课。

图16 2016年10月20日,沈阳“面人汤”传承人走进沈阳大南街第一小学,为同学们展示面塑技艺

  国家非遗中心:谢谢王主任的经验介绍,您提到的这些原则和理念想必能为其他省份提供一些参考。省中心对2017年的保护工作有哪些计划和想法?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

  王吉祥:2017年,省中心将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为指导思想,稳步推进我省非遗保护工作从建章立制的基础阶段向“提高保护传承水平”的纵深阶段发展。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一是有序推进抢救性记录工作;二是按计划完成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三是不断完善非遗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建设;四是启动国家级传承人调研工作;五是广泛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六是举办全省非遗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七是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八是稳步开展实物征集工作。

  国家非遗中心:对于省内非遗保护工作,都有哪些宣传平台,可否给大家介绍一下?

  王吉祥:省中心一向重视非遗宣传工作,于2009年创办《辽海记忆》,是全国非遗领域内创办最早的期刊之一,迄今已编印51期。自创刊以来,《辽海记忆》通过策划“深度报道”“特别策划”“田野”“论坛”等一系列专栏,宣传辽宁非遗保护成果,反映最新工作动态,介绍非遗保护前沿理论,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受到上级领导、专家学者、外省同仁的认可和好评。此外,省中心开通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微信号:lnfyzx),用以发布非遗保护的相关动态资讯。

图17 《辽海记忆》期刊

  国家非遗中心:在采访的最后,想请您讲一讲,您从事非遗工作以来最大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王吉祥:我认为,在国家不断加大保护力度的今天,我们非遗保护工作者更要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来从事这份工作,既要有崇高理想的人文情怀,又要有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首先,基础工作不容忽视,需要扎实、稳健地去开展。省中心从2010年开始,坚持开展调研工作,并注重资料的采录和整理。事实证明,我们前期所做的每一份扎实工作都没有白费,这些宝贵资料为我省后来多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要多元保护方式齐头并举,提高保护水平,创新保护理念。比如,我省计划在振兴传统手工艺、建立常态非遗展示场馆、促进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等方面继续探索,这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编辑: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