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7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十四   
论坛
2015.12.11
  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一种用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被喻为布依族的“无字百科全书”。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的布依族聚居区,以及水城县的花戛乡、米萝乡...
查看更多
2015.12.10
  曲艺是一种文学、表演以及音乐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包括相声、评书、鼓曲等表演形式,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清末民初时期,农村的曲艺艺人大量涌入北京,演出场地和表演形式形形色色,不拘一格。   庙会与堂会   曲艺当初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艺人大都是在...
查看更多
2015.12.10
  戏曲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群众基础,可以说是有目共睹蔚成共识。它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有效利器。正因此,才会有《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这样的“郑重对待”,可谓史无前例...
查看更多
2015.11.25
  生产性保护作为非遗保护的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遗的保护。这3类非遗的共同特性在于以手工生产为主。   生产性保护的主体是掌握有关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单位。为激发有关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内在生产活力,引导相关机构、个人积极地...
查看更多
2015.11.17
  村落社区传承保持着最本源的民族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活的细胞和基因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正是依附在村社文化传统中绵延存活的。   十多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普及和申遗热潮的兴起,我国体制内相关非遗机构的建立和保护工作逐步完善与规范化。2011...
查看更多
2015.09.22
  非遗是人们世代手口相传、相沿成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情与理、技与艺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创新源泉。非遗作品则是承载传承人和相关技艺的最直接载体。   近年来,各地通过政府采购非遗作品的方式保存、保护非遗的现象颇为常见,如北京市旅游委连...
查看更多
2015.08.31
  本世纪初,上海市文广局启动整理、抢救优秀表演艺术工程,抢救对象主要是戏曲、曲艺表演艺术,包括剧目和表演技艺。这些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主要是靠老师口传身授的方法进行传承,技艺往往活在艺人们身上。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老艺人因体弱有病,已无法登台...
查看更多
2015.08.14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戏曲艺术面临活力不足、剧种减少、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中央深改...
查看更多
2015.08.05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世居的、拥有较多少数民族元素的、被现代文化破坏较少的传统村寨。就物质文化而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文化元素保存得比较好;就非物质文化而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存了民间传说、故事、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剧、传统...
查看更多
2015.08.05
  《格萨尔》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代表着古代藏族和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一部百科全书,国际学术界将此称作“东方的《伊利亚特》”。但是随着民间说唱艺人的“人亡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