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7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十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盘县“布依族盘歌”的内涵及传承发展
2015.12.11
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是布依族的传统民歌,是一种用布依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被喻为布依族的“无字百科全书”。流传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羊场布依族白族苗族乡的布依族聚居区,以及水城县的花戛乡、米萝乡...
查看更多
北京曲艺演出场所的历史变迁
2015.12.10
曲艺是一种文学、表演以及音乐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包括相声、评书、鼓曲等表演形式,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清末民初时期,农村的曲艺艺人大量涌入北京,演出场地和表演形式形形色色,不拘一格。 庙会与堂会 曲艺当初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艺人大都是在...
查看更多
戏曲传承发展的“悲观”与“乐观”
2015.12.10
戏曲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群众基础,可以说是有目共睹蔚成共识。它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有效利器。正因此,才会有《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这样的“郑重对待”,可谓史无前例...
查看更多
激发内在活力 提供规范保障——关于苏州非遗生产性保护地方立法的思考
2015.11.25
生产性保护作为非遗保护的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遗的保护。这3类非遗的共同特性在于以手工生产为主。 生产性保护的主体是掌握有关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单位。为激发有关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内在生产活力,引导相关机构、个人积极地...
查看更多
村社文化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命脉
2015.11.17
村落社区传承保持着最本源的民族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活的细胞和基因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正是依附在村社文化传统中绵延存活的。 十多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普及和申遗热潮的兴起,我国体制内相关非遗机构的建立和保护工作逐步完善与规范化。2011...
查看更多
非遗作品政府采购:不可或缺 不可依赖
2015.09.22
非遗是人们世代手口相传、相沿成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情与理、技与艺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创新源泉。非遗作品则是承载传承人和相关技艺的最直接载体。 近年来,各地通过政府采购非遗作品的方式保存、保护非遗的现象颇为常见,如北京市旅游委连...
查看更多
戏曲传承应重视老艺术家回忆录整理工作
2015.08.31
本世纪初,上海市文广局启动整理、抢救优秀表演艺术工程,抢救对象主要是戏曲、曲艺表演艺术,包括剧目和表演技艺。这些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主要是靠老师口传身授的方法进行传承,技艺往往活在艺人们身上。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老艺人因体弱有病,已无法登台...
查看更多
抓住机遇,振兴戏曲艺术
2015.08.14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戏曲艺术面临活力不足、剧种减少、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中央深改...
查看更多
关于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几点思考——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2015.08.05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世居的、拥有较多少数民族元素的、被现代文化破坏较少的传统村寨。就物质文化而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文化元素保存得比较好;就非物质文化而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存了民间传说、故事、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剧、传统...
查看更多
《格萨尔》史诗:抢救一个民族的记忆
2015.08.05
《格萨尔》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代表着古代藏族和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一部百科全书,国际学术界将此称作“东方的《伊利亚特》”。但是随着民间说唱艺人的“人亡歌...
查看更多
1
127
128
129
130
131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