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学术
论坛
论坛
2020年度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2021.07.05
在2020年度,从学术论文到学位论文,从线下座谈到线上云谈,乃至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保护实践,都呈现了我国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年度保护成就。特别是在学术成果上,一方面从全观视角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方式、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及其文化...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用传统之韵描绘当代之美
2021.07.05
在传统工艺步入经济新常态之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适时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由原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受各项政策措施的激励和推动,近年来全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传统工艺...
查看更多
毛巧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节日的传承发展
2021.07.0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节日经历了“标准化”“规范化”到“庆典化”的开发,在“地方性”与“公共性”的交叠中,民俗节日作为一个“完整的”“可生长”的文化整体,逐渐向着“遗产化”“资源化”转化,为村落共同体的凝铸提供了生命经验与情感纽带,彰显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查看更多
林荣珍:2020年度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2021.06.28
2020年,在新冠疫情肆虐下,全人类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相对于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需要特定的时间(约定俗成)和空间(公共场域)以及需要“聚众”才能开展的特性,无疑受到直面冲击,致使本年度非遗舞蹈在各方面也呈现出与往...
查看更多
周奉真 莫超:论非遗视域下语言与方言的地位及其保护传承
2021.06.24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两者都将语言列为第一类非遗项目,但目前在非遗实施中并未明确体现语言和方言的地位。本文认为语言和方言本身就是非遗的载体,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是族群的精神家园,因而应将语言和方言(尤其是濒危语言方言...
查看更多
认识安徽花鼓灯艺术价值 复兴民族优秀舞蹈文化
2021.06.22
充分认识安徽花鼓灯艺术的价值,对于复兴我国花鼓灯艺术事业、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更多
荣书琴: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2021.06.21
中国文化传统塑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貌。在当代研究视阈之下,需要厘清大小传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意涵,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基因的重要关联,读解出文化、传统与知识技艺之间你中有我、相辅相成的融合关系,揭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查看更多
潘鲁生:传统工艺振兴的内生动能
2021.06.18
传统工艺是一个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集合体,关乎人的本质创造力。唯有以当代生活为目标,传统工艺才能真正走入人的内心,体现出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因此,既要从工艺的造物观念、技艺等角度审视发展历史,又要立足当下、立足生活,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着眼文化、产业和生活...
查看更多
刘晓明:论“物”对“非物质”的发生性功能及其效用
2021.06.16
与文化遗产“物质”与“非物质”的二元对立观点相反,文化遗产所涉物质具有主体性,并且以非意识的发生性方式作用于非物质的技艺与生产方式之中。文化遗产之物并非纯粹的客体,具有主体性,也具有“自主”行动的能力,这为其作用于非物质的能动性进行了奠基。诸物对自身形式完善的...
查看更多
宋俊华:非遗名录制度建设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
2021.06.10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从建立名录制度开始的,提高非遗可见度、促进文化多样性存在是国际非遗名录制度建设的基本理念。在国际理念指导下,中国建立了自己的非遗名录制度。中国非遗名录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坚持“政府...
查看更多
1
34
35
36
37
38
19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