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8   星期四   农历二月十九   
整合与融合:一带一路视域下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
作者:王雪梅 许志强 创建时间: 2021.05.10 10:20:00

非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对树立中国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以及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自 2013 年提出,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朋友圈”持续壮大。“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五通”建设中的“一通”,表明了“一带一路”倡议既是经贸之路,又是沟通文化、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遗的相关举措异曲同工。可以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遗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机遇,两者之间互惠互助、互动互为。因此,以“一带一路”的视角去探索和实践能够体现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优秀基因、智慧元素,通过“文化先行”“文化互融”的方式促进各地与沿线各国的经济合作,并以非遗反哺“一带一路”发展,对各地乃至全国文化和旅游建设的价值和意义重大。

全面整合:构建非遗“点·线·面·体”体系活态传承新空间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非遗活态传承应是一个相互依存、共同演化“点·线·面·体”体系——“点”即传承人、用户;“线”即非遗文化项目;“面”即平台,包括各类节庆、艺术展演、非遗传习中心等;“体”则是由“面”扩张融合而生。该体系不仅要为相关人/物(非遗传承人、法人/组织/机构、非遗项目等)创造非遗身份,还要赋予非遗身份更加宽广的内涵和外延,须从时空维、技术维、周期维、效益维、传播维等诸多领域进行整体思考,通过“降维攻击”融合所有非遗资源领域并形成一种基础治理能力,并分别从供给侧赋予机构/用户非遗创意、非遗生产、非遗流通、非遗消费及非遗业态等更多的选择。

from clipboard

从时空维度来看,既能持续呈现用户实践相关联的非遗信息,又能交叉验证与复现多角度、多层次、跨地域的非遗元素。例如,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非遗板块中,公众只需佩戴VR眼镜,便可身临其境地置身于传承人的空间并与其一同学习烙画、漆画等非遗技艺。

从技术维度来看,既能通过 4K/8K/HDR/IP、VR/AR/M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实现非遗的全球化传播,又能通过 AI、知识图谱、媒介融合等跨媒体智能化技术实现非遗的智能化保护。例如,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非遗板块中,公众只需使用手机扫描 AR 卡片、二维码等便可观看立体化的妈祖信俗、中国剪纸等非遗展品。

从周期维度来看,既能明确非遗的项目定位和深入用户洞察,又能动态配置优化非遗要素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例如,腾讯以故宫文化 IP 为核心,通过多重连接、情景分享与智能化算法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过去古人的创作者和今天的创作者、把古代的用户和今天的用户串联在一起,从泛娱乐到新文创,从产业链到生态圈,不仅促进了促进非遗内容的有效分发与传播半径的不断拓宽,还实现了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良性循环。

从效益维度来看,既能激发非遗内在动能,提升混合效益,又能创新业务模式,深挖 IP价值,拓宽生存空间。例如,腾讯以故宫文化IP 为核心,将故宫文化进行动漫文化创意,打造“胤禛美人图”“皇帝的一天”“清代皇帝服饰”等一系列 App,将故宫文化影响接地气地生动展现在手机屏幕上,极具教育性和欣赏价值,同时还增加了互动体验和趣味性。

从传播维度来看,既能“良性进化”多元化传播,又能通过资源开发、功能性感知等探索,提供“菜单式”“订单式”“体验式”传播。例如,“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通过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产业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 10 余场精彩绝伦的非遗服饰秀。据悉,共有 23 家网络直播平台参与了联动直播,合计赢得了 6000 余万次的点击量及超过1000万的网友互动。

从品牌维度,既能传承与实践相结合,助力公共文化,又能形成文旅融合的动力系统,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名片,从供给端真正做到文化惠民。例如,羌族传统刺绣工艺、羌族传统编织技艺等羌族非遗,其制成品在羌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便是自带“流量”的公认品牌,若能在夯实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其他市场对

品牌的认同和信赖程度,便可保持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多维融合: “一带一路”建设助力非遗生态体系重构

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为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丰富和提升中国非遗文化的内涵和品质,实现中国非遗文化生产力的突破性解放和消费力的全新升级,更好、更快地体现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积极探索中国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资源依附到创新驱动、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从单一展示到整合传播、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嬗变的战略转换的内在诱因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从政策、产业、推广及发展等多个维度探索未来中国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

from clipboard

政策路径:从资源依附到创新驱动

不同时期,中国非遗文化的政策路径不尽相同。而这些具有不同特点、理论依据、社会背景、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政策,又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甚至改变着非遗文化未来的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非遗文化政策优化路径,应通过发布相关领域优惠扶持性政策法规等,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会、发表学术文章、组织开展学术活动等方式吸引公众关注非遗;应出台优秀传统文化企业建立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中国非遗创新发展平台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应因地制宜,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应因地制宜,通过构建文化产业走廊等区域文化空间,使非遗从历史地理概念拓展延伸到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为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物理载体;应充分利用非遗文化的内在及本质,有针对性对其展开相关分析,加强相似非遗区域联动并实现协同创新发展,从而使非遗在“政府+公众”共同参与的和谐共生中实现保护性开发和传承;应积极推动国内外互信体系建设,构建中国非遗文化产业输出保障机制,提升中国非遗文化产品输出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一带一路”中国非遗交融互鉴。

产业路径: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不同文化的碰撞,诸多非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严重依托自然资源粗放式简单开发利用,仍向外界展示着僵硬的面孔,“圈粉”失败不说,而且还处于濒危灭绝境地,滋生了表现不一、程度不均但实质相同的“资源诅咒”现象及由此引发的“产业锁定”效应。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非遗文化产业优化路径,应发展非遗文化创意,即将可塑性强大的“原创性”非遗元素与文化创意的概念相结合,形成普及性和利于传播的“差异性”“个性化”的非遗文化产品,以产业形式进行普世性和平等性的非遗文化推广,从而打造非遗创意产业发展新高地;应学习借鉴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非遗产业发展经验,有效整合具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的非遗文化资源,支持社会力量集中打造更多中国非遗文化 IP,扩大非遗产业主体,赋予中国非遗文化新的生命力;应以IP 为核心,借助新一代跨媒体智能化技术,打破文化、科技、数字化的界限,打造非遗文化资源IP库,使其跨越内容生产的边界并从内容融合迈向产业生态融合,将 IP 价值开发最大化;应赋予用户非遗数字文化资源再创造的途径与手段,并可根据用户兴趣和消费力进行菜单式和订单式定制,从而激活非遗文化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承担起“一带一路”建设引导下延续文化命脉和文化生命的责任,同时助推沿线各国文化产业大发展。

推广路径:从单一展示到整合传播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智慧媒体,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慧化,从“相加”到“相融”,“一带一路”、非遗的相关资讯充斥着各大传播渠道,国际媒体合作融洽,然而沿线各国在彼此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及人文风俗等基础迥异,相对“低维”的传统媒介无法有效地管理和运作此类“高维”媒介的事务,导致“一带一路”、非遗理念的传播的广泛 性 、有 效 性 还 远 远 不 够 ,无 法 实 现 广 为人知。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非遗文化推广优化路径,应在维护非遗品牌(产品、服务等)及专业化(生产者、经营者等)发展的同时,巩固现有市场成果并大力挖掘和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品牌的认同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应结合万物互联、万物皆媒、万众皆媒的背景积极创建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实验区,采用数字化等手段将非遗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利用自媒体、全媒体、智能媒体、短视频等新型渠道多元化传播;应加强重视传播信息本身的事实性和逻辑性,让非遗活动保持原有的文化背景、常态生活和生产情景,积极思索如何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非遗与公众之

间的距离,即从物质产品展示向智能与全息动态展示转化的体验传播;应深入探索“互联网+非遗”的有效模式,找准影响消费群体决策的众多因素,革除公众对非遗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并通过“市场下沉”逻辑、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公众的幸福与快乐指数,形成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良好情境,实现非遗文化服务、产品与用户实际需求的精细化对接;应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契机,将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整合起来、融合发展,按照“中央厨房”模式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要求,研究全媒体整合推广体系;应支持各级文化部门发挥新媒体、自媒体和全媒体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媒介融合平台的传播优势,赋能非遗传播,让更多人能以新颖有趣的方式体验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构建中国非遗文化价值观念全面对外传播的影响力。

发展路径: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嬗变

提高非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中国非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水平仍较低,方式仍较粗放,面临着结构层次低、特色不显著、结构不适应、传承人才匮乏等问题。由此可见,当前的建设更多是片面追求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尚停留在量的积累的阶段,真正的传统工艺则受到冲击,尽快提升至更高的质的嬗变层面已刻不容缓。“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非遗文化发展优化路径,应在“工匠”已然成为对工艺技艺具有更高精神追求的外化符号、消费者头脑中已然形成“工匠=精品”的共识环境下精品化打造定制传承具有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符号”;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数字平台上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引、采集、归集与聚类,探索建立以数据为纽带的生态链,分析监测沿线各国媒体和网民的关注焦点、变化趋势及情感倾向,归纳每种情绪的网民评论特征,从而定量化、常态化地为政府进展分析、态势研判、政策评价及潜力预测等决策服务;应以本区域的非遗项目为切入点,加强与专家、智库、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整体性考虑项目开发与周边经济、社会、文化事项的共生性;应抢救性保护非遗传承人,加快产教融合,推动非遗项目融入专业建设中,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引入师资队伍,提高非遗相关人群的综合能力(文化素养、审美和设计创意等),促进创新创业与活态传承;应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引导开展多维度、多视角与全方位研究,构建与完善重点指标体系,构建“一带一路”建设下的非遗智力支撑体系,并加强智库成果转化。此外,还应探寻中国非遗文化交流的交叉地带,培育共性文化;加强中国非遗教育文化交流,促进沿线各国的教育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是对古丝绸之路“丝路精神”的继承,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若能以中国非遗的智慧为纽带,拓展与沿线各国在非遗文化的发掘、保护、研究、利用、交流和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和空间,便可进一步增进沿线各国对中国非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用非遗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非遗文化以整体的格局整合传播,实现共享传承与创新发展,从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自信。(供图:肖仁丽、练雪


本文系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成都非遗新‘空间’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R36)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

王雪梅,四川传媒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非遗文化、影视艺术研究,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文化专家库成员。

许志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媒体融合与智慧全媒体、文化消费与信息传播研究,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文化专家库成员。

编辑:孙秋玲